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现代化"的灵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网络的建立,信息已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并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本文在探讨相关信息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信息化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研究信息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实施“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工业化和信息化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必须大力发展,并坚持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大趋势,是当今最典型的先进生产力。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向传统制造业的渗透与发展,并将这种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必将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是我国针对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和特点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方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工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信息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带动力强,信息技术应用面广、效率高,且中国拥有后发优势、局部科技优势、已有一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市场潜力巨大,决定信息化能够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完成三大任务、采取两大主要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主要指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对社会生产力系统的科学化改造,使以工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的“知识经济”,完成了生产力由“硬”到“软”的过渡,从而使知识经济成为了一种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级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信息产业逐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成为了评价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水利是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水利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多维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通过提高经济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信息资源开发的,水平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从而为整个社会提供质优而快捷的产品与服务。信息化也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它通过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内在的信息联系而使与信息流相伴的物流更加快捷和发达。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发展水平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实施赶超战略,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有必要从宏观角度对各国各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分析和评估。国内外近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信息化水平测算方法有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国际电联指标体系法、信息化综合指数法和中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法等,各国各地区可以依实际情况择一而用。  相似文献   

10.
区域信息化经济发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化经济是一种通过学习实现的创新密集型经济.信息化经济冲击传统产业,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受到挑战.发展区域信息化经济需要充分挖掘人力资本潜力,积极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合法扶持区域市场和民族工业,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