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有关制度规定(一)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内,因为磨损、陈旧等原因造成的价值减少额,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值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实际上就是固定资产更新准备金的合计数。经过计算每一个会计期间应系统分摊的折旧金额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并根据用途计入资产相关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很多种,但我国允许  相似文献   

2.
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即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产品成本或构成企业费用的那部分价值进行补偿,从而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固定资产的原价;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本文以固定资产折旧为出发点探讨折旧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原农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产畜资产的核算要求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产畜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给企业会计计量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带来不确定性。笔者根据相关畜禽养殖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会计核算情况,对此进行探讨。根据会计制度,产畜作为固定资产,应当合理地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会计核算上,通过  相似文献   

4.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该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和已累计计提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由于它是一项非付现成本,其实质相当于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预提的一项基金,是企业对由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给固定资产带来的耗费所做的合理估计,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已消耗的部分,属于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并不表示固定资产的实际减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王继平 《中国市场》2014,(52):144-145
众所周知,资产是有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上的价值贬值。如果没有计提折旧,必然导致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符,这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决策会产生消极影响。会计处理不仅仅给事业单位提供资产流动、分配等条件,而且提供财务数据以供单位决策者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所以,只有正确有效的会计处理才能更好地帮助决策者进行正确决策。显然,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会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产损失,这些都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和长远发展。本文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了简单分析,表明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其账面价值随之发生变化,在实务操作中,许多会计人员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变化后如何提取折旧颇难理解。本文假设在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没有发生变更,企业仍遵循原有的折旧方法,且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均  相似文献   

7.
一、判断题(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你认为正确的,在每题后面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 1.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方法、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应遵守财政部的统一规定。( ) 2.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对于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应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 )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核算方法 ,在账务处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根据会计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 ,笔者认为 ,每一会计损耗的转销 ,最终是以折旧方式体现的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只对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进行调节 ,这样可防止出现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价值又得以恢复时 ,其可收回金额大于按原方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所计算的账面金额 ,从而高估资产价值的情况 ,真正体现了会计处理上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按正在实行的固定资产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一是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二是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相似文献   

10.
徐玉果 《消费导刊》2009,(19):103-103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用固定资产账面上每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净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1.
吴婧 《商业会计》2000,(2):35-35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我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之一,它是以不考虑净残值情况下的双倍直线法折旧率,按每期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原值减累计折旧)确定每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必须注意以下两点:①双倍余额递减法要求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计提得较多,而后期逐期递减,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因此,年折旧额呈逐年递减趋势。②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而实际上固定资产又都存在残值,为了保证既不多提折旧也不少提折旧,即能在期末使账面余额正好等于净残值,就需要在适当时候改用直线法…  相似文献   

12.
十六、企业是否可以把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确定为零? 《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相似文献   

13.
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推动铁路运输生产有序进行的重要物质保障。随着当前我国铁路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技术改造的不断加强,固定资产占整个企业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如何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完善其核算,不仅是铁路企业维持日常运作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对铁路效益进行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进而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工作质量,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按正在实行的固定资产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一是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相似文献   

15.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该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和已累计计提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由于它是一项非付现成本,其实质相当于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预提的一项基金,是企业对由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给固定资产带来的耗费所做的合理估计,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已消耗的部分,属于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并不表示固定资产的实际减少。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营环境变化或者是经营不善等原因,往往会给企业固定资产带来影响,直接的危害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下降,使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按《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确认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如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转回,都将导致固定资产重新计算各年折旧额,各会计期间折旧额的变化也影响到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核算。  相似文献   

17.
新《企业会计制度》为了全面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资产至少定期或在年末进行检查,对其可变现净值低于帐面价值的部分,作为减值准备处理。这对那些计提减值准备而不需要摊销的资产(如应收帐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等),其核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而言,既要计提减值准备,还要正确计算折旧或摊销额,因其价值补偿有了两个渠道,会计上就面临一个问题,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确定。对此,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未予明确规定,笔者以固定资产为例,对上述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陈立军 《中国市场》2015,(8):102-103
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多种,折旧作为企业的一项成本费用,如何正确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到企业的应税所得额和所得税税负。本文从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的有关规定出发,探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及税收负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育松 《现代商业》2014,(17):238-239
铁路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是铁路企业主要的生产资料,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既是保证铁路企业正常运转的需要,也是科学评价铁路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概念的重述,对铁路运输企业在不同时期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办法的回顾,结合工作实际,对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办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及建议,重点对“固定资产-线路设备”中的路基资产的折旧办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必须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果在未来不能带来如期的经济利益,就表明其价值降低了,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后,还会影响其折旧数,需对折旧率和折旧额进行调整,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