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博 《北方经贸》2014,(3):49-5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经济稳步增长,人们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对消费品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食用性消费品越发重视。而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企业危机屡见不鲜且层出不穷,如何在这些危机中转危为安是每个食品企业的必修课。"速成鸡"事件中,肯德基成功的危机公关,给我国食品企业危机公关工作带来一些启示:要有危机公关意识;要有危机管理机制;要有危机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危机对于社会与组织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能否处理好危机,关系到一个组织的组织形象和社会信誉.中国企业的危机事件数不胜数,其中,“郭美美事件”轰动一时.本文主要结合对“郭美美事件”的分析,对企业公关危机管理进行概要阐述,为中国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危机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烈 《致富时代》2011,(2):111-111
当今社会,物质极大繁荣,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伴随着交往更加密切的同时,一些以企业为核心的公关问题也应运增多,那么如何使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信誉?企业在遇到公关危机时如何合理解决?如何使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都是现实抛给公关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反观现实,我们会发现社会上对于企业公关存在着很多误区,将企业公关庸俗化、单一化。该文将以企业为着眼点浅谈企业公关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的经济时代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也随之加快脚步,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透明化,这使得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危机公关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中的危机沟通是企业危机管理很重要的步骤,危机沟通成功与否决定着企业的危机管理的成败。文章分析了危机事件,阐述了危机公关的含义,针对企业的公关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笔者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研究,能为当前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在实施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很多企业在快速反应中出现的明显问题,往往与内部公关出现问题有关所有的企业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快速反应的公司,尤其在出现危机的时候,但是我们看到,当公关危机出现的时候,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把反应的重点放在了对媒体和公众的公关上。然而大家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  相似文献   

6.
陈佳 《广告导报》2008,(1):49-50
近年来接连不断的在华外资企业危机事件,如谷歌拼音法抄袭事件、赛门铁克诺顿“误杀”导致中文WinXP崩溃、重庆家乐福促销引起踩踏事故等等连同其在遭遇危机之后的一系列危机公关表现显示出,在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危机公关,遭遇了相当程度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研究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危机公关,并将处理危机突发事件、媒介关系管理作为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崔欢 《商》2014,(8):145-145
危机公关在现如今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拥有着重头戏的角色,每当企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企业采取的任何应对措施都在进行一件事即危机公关,作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如何将对企业的伤害降到最小化是危机公关的终极目的。企业进行危机公关时,与之关系甚为密切的角色非媒体莫属。媒体可以是危机爆发的传染源,亦可以是危机事态扩大的催化剂,当然亦可以是危机事件转危为安的转折点,媒体也是结束危机事件恶性发展的“终结者”。借助媒体的使用对企业重塑形象,推动企业继续向前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今在动态竞争中的中国企业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其破坏程度也越来越大,然而中国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却相对较弱.本文以建设性方式指出双汇危机公关的漏洞,以启迪未来中国企业的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9.
企业危机的产生通常会对企业形象和声誉、内部管理和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或构成威胁。要解决企业危机,就要进行危机公关,尤其要注重媒体应对在企业危机公关中发挥的作用。当前,媒体公关在企业危机管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探讨与分析,特别是对媒体公关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运用机制研究。为此,文章通过对媒体公关存在问题根源的分析,探讨出从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建立和谐的内部合作机制,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四个方面建立好媒体公关机制,让企业度过危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公关关系学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探讨了雀巢中国公司在处理“碘超标”危机事件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雀巢危机公关在中国失效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商》2016,(3)
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现实问题中,解决危机事件时错误的使用公关的情况偶有发生。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危机事件,往往会危及组织的形象,利益关系甚至生存。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公共突发事件的出现,危机公关中存在的问题愈发地被凸显。准确理解危机公关的涵义,深刻认识危机公关的重要作用,正确把握危机公关的途径方法和原则,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志铭 《商》2013,(19):104-104,95
危机公关是企业在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时所要采取的重要因素,解决企业出现的突发事件。在去年出现的销售过期产品事件将麦当劳公司带入了一场危机之中,但是因为其使用有效的危机公关方式来进行与公众的对话,使得这场危机公关取得巨大的成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本文就麦当劳销售过期产品事件来分析其危机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公关关系学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探讨了雀巢中国公司在处理“碘超标”危机事件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雀巢危机公关在中国失效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
吴凡 《糖烟酒周刊》2005,(23):B016-B017
飓风起于萍末,溃堤源于蚁洞。企业在市场中成长,必然面对各种风浪。危机随时可能发生。昨天还辉煌的企业,今天就可能被一个小小的细节所击垮。劣质奶粉、散装假酒、火腿风波、雀巢含碘超标、毒粉丝、过期奶回锅……行业危机事件一件接一件,层出不穷。综观国内众多企业,大多不重视危机公关。据浙江某机构调查。具有危机意识的企业不到30%,并且是在危机发生时,才临阵磨枪,处理危机也通常是紧闭大门,封锁信息,对外界,尤其是新闻界讳莫如深。然而坏消息常常是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如果企业不具备危机公关的能力,一旦危机发生,只会让企业越陷越深,甚至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结局。7月份《月度话题》特别推出“危机公关”系列话题:建立危机预警体系,做到“防隐患于未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危机出现后,如何快速地进行处理?危机发生后如何稳定自己的渠道关系,如何将危机成功转化为“商机”等。  相似文献   

15.
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公关危机。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突出事件的出现,造成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发生恶性变化,企业与公众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可以说,企业的知名度越高、规模越大,公关危机对企业的冲击也就越强烈。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体制转轨期,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法制尚不健全,市场不甚规范,企业面临的公关危机也就更多。而国内企业与国外大企业相比,总体上看管理水平较低,危机意识较淡薄,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较弱。所以,如何处理公关危机、实施危机营销应摆到国内企业经营者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6.
王玉晶 《北方经贸》2005,(11):18-19
本土化公关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政府公关、体育公关、文化公关、危机公关、灰色公关等形式。良好的政府公关、体育公关、文化公关可以树立企业形象,增强公众亲和力,扩宽信息渠道,获得媒体的柔性宣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同时,危机公关方面表现的欠佳和灰色公关的不正确使用,使得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公关仍有亟待改进之处。研究借鉴跨国公司本土化公关,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策略。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企业公关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企业的公关危机由一个偶然事件变成一种常态,构建公关危机管理体系是企业在网络时代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主要应从公关危机预防、处理、恢复和总结等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青  张梦生  杨楠 《商》2012,(4):114-114
当今世界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宽阔的生存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将众多企业暴露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当中。一个个品牌的消失和一次次市场的风云变幻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闪光的机遇背后隐藏着的是令人畏惧的危机。危机公关,作为现代企业经营中的一大重要管理手段,在当今社会中显得越来越必要。面对危机,有的企业反应快速、积极应对,将危机化为转机;有的企业却欲盖弥彰,消极沉默,对企业形象以及品牌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失。下面,我们以ZARA质量门事件为例进行危机公关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雅坤 《中国市场》2013,(45):45-46
近年来各种企业危机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试以游昌乔提出的企业危机公关的5S原则为依据分析农夫山泉公司对此次危机事件处理,检讨其在危机传播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此为同类事件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很多企业危机事件频发,公关工作的不到位给企业造成了极大损失。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反思,本文提出了应对危机的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