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绿色建筑效益评价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对绿色建筑进行效益分析的问题,本文基于效益角度,建立了绿色建筑效益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分法对绿色建筑的指标进行量化,最后运用成本效益比的方法,判定绿色建筑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3.
4.
<正>江苏省启东市王鲍镇方新村是个远离集镇的偏僻村,但自从有了陈俊的规模养鳖场过后,平时进出村里的轿车多了许多,不少人专程来此,还不是为买陈俊的生态鳖呗! 相似文献
5.
6.
7.
"原来收入500,现在收入5000,为什么要500,而不要5000?"菏泽牡丹区小留镇小留村村主任袁江满脸笑容地说道。小留镇为黄河冲积平原,境内土质肥沃,以轻壤和沙壤居多,通透性好,养分含量高,适种北方作物。小留村村主任袁江介绍说,牡丹之所以花开得这么美,实用性这么强,地理位置和土质的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留村从开始种芍药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而芍药当时的作用就是入药,不打油。仅仅是这样,村民的收入还是远远大于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9.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仅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建立一套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从而判断绿色建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同时,也为投资者、建造者和客户提供一个更为客观的成本-效益信息。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业是我国第一能源利用大户,且能源利用率低,环境影响严重,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高耗能粗放型的方式发展,我国将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从社会、经济、开发商、设计等角度,对绿色建筑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从政策、建筑参与者、绿色建材、绿色技术等方面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分析,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另一方面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目前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人们意识到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是有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实践应用。在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建筑”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也在进行着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3.
很难预料,一位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热血青年,因为“接受再教育”,被分配到地处偏僻的东阳市南江林场;很难想像,从此以后,他立足山区、扎根林场近40年,与林为伍、以场为家,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默默地奉献给了林场的绿化事业。他,就是现年54岁的东阳南江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陈业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态经济平衡度、社会区域协调度、运行舒适度、机制绿色度出发,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定量指标进行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及群决策方法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评价体系具有全面性、灵活性,可应用于不同区域建筑的评价,既适用于设计阶段方案优选,也适用于建设项目后评价,对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福英这个名字很女性化,可这个陈福英却是条正宗的汉子。1974年,他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市大柏地乡隘前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初中刚毕业就被迫外出广东、福建等地打工。 相似文献
16.
17.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约占我国社会排放量的一半,加大绿色建筑领域的研发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非常重要。绿色建筑研发是大集成式创新,研发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实务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受到会计界“谨慎性原则”的影响,对企业开展绿色建筑研发有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探讨如何选择绿色建筑研发形成的建筑物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绿色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具有环境友好等优越性,但目前其推广并不十分广泛。究其原因,参建各方对绿色建筑成本认识缺乏深入认识。本文研究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及其特性,有助于从投资角度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有助于补充完善对绿色建筑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颁发的全国“关注森林奖”名单中,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的名字跃然其中。2009年12月23日,在“关注森林”活动总结表彰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等领导为全国10位获奖者颁奖。作为林业厅厅长,楼国华身体力行,长期致力于林业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并有其独特的森林观,形成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绿色语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