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信用博弈模型论证当前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且对失信行为缺乏足够严厉的惩处措施。分析企业信用缺失的现实根源,解决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关键是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2.
企业信用缺失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因素、企业产权和政府行为因素等角度分析我国转轨时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要提高企业信用要多管齐下,从加强制度建设,改善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律环境,规范政府行为以及保护企业产权等角度来提高企业信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信用缺失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用缺失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信用缺失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普及信用文化、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栾弘勋 《时代金融》2013,(14):206-207
治理企业信用缺失,应加强政府对企业信用管理的政策支持,正确地实施角色定位,提高合同履行质量及加强内部管理,设立专门信用管理部门,建立规范严密的信用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信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微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提出了小微企业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隋红 《投资与合作》2011,(12):46-46
本文圆绕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失主体,阐违了信用的涵义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危害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下的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6.
“银行难贷款、企业贷款难”一直是困扰银行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两大难点问题,其症结主要在于企业信用的缺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这一中介机构的出现,在银行、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信用桥梁,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企业信用缺失的空白,它不仅为银行分担了风险,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海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面临监管主体模糊、资本规模小、担保模式陈旧和抵御风险能力低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转变经营模式、建立健全风险分散机制与风险补偿机制,促进担保公司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企业债券发展中的企业信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企业信用有其内在运行规律,企业信用行为是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博弈的均衡结果,企业信用运行机制是企业信用及与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相关因素之间所固有和特定的联系方式,而企业的行为方式、信用信号的传导途径及利益相关者特征是企业信用机制的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发债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及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是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也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银行是经营特殊资源的企业,经营货币,同时也在经营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但实际生活中.银行信用缺失现象也确实存在,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银行信用建设,构筑强健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信用问题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缺失的社会信用已经危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严重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由于信用缺失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比较复杂的现实原因,也有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改善信用状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作为信用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在缺失的信用环境中如何保持稳健经营已经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危害目前,计会各个层面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信用缺失问题。从构筑社会信用体系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监管机构信用和个人信用等层面来考察,政府信用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整个互动关系中,政府每项政策,官员的一言一行,都在展示着政府形象,关系着政府信用。然而,老百姓感触到的一些现象正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为处置不良债权不遗余力,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从实际操作看,收效不大.这当中既有相关的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及企业信用差甚至逃废债的因素,也有银行自身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滞后的原因.因此,当前要进一步盘活化解不良资产,必须突破原有思维,放眼世界,寻求更有效的办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资性担保机构历经十多年左右的时间,得到长足发展,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既有规则缺失因素也有机构自身问题,既有政策扶持不够也有银行参与不足的影响,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建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核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基石。而我国目前企业信用缺失现象遍地开花,关键原因在于缺少相关制度约束。本文通过阐述信用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目前的客观状况,提出了建立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核心制度的设想。主要包括以改革企业产权制度作为重点突破口、建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企业信用中介服务制度和建立企业信用人才培育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要想百业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而诚信、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发展环境是否优良的显著标志。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已严重阻碍了规范市场的发育形成,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体系作为解决信用缺失问题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北京市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效果。今后,工商部门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信用征信及查询信息体系,因此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已是当务之急;企业信用制度缺失、机制建设滞后导致信息不对称,加重了企业融资成本;中小企业信用透明度低及信用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因此,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实现全社会信息共享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其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所谓征信,顾名思义就是“征求信用”的意思,而企业征信则是指以企业为征信客体的征信活动,也就是在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的主体的信用记录、经营水平、财务状况、外部环境等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信用能力尤其是偿债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所作的综合评价。2006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我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不久将会正式运行。运行后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由人民银行负责组织建立,并设立征信中心承…  相似文献   

16.
刘建民 《中国外资》2011,(21):80-81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先导,是一个企业立足市场的依托,更是一个国家立足世界的基石。"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才能政令畅通,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越来越缺乏诚信。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不完善的原因;深入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对于我们建立一个健康诚信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和谐发展,而企业失信行为的频频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信用安徽"建设进程中,企业信用缺失阻碍了安徽信用建设前进的步伐。本文着手于安徽企业失信状况,研究了失信惩戒力度、信用法律及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安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并从道德、法律和政府等层面提出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郝建会 《山西金融》2003,(12):10-12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企业与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长期以来,我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信贷总量的增长上,而对维系经济正常运行的社会信用缺失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一些企业信用缺失,破坏了整个社会信用环境,阻碍了银行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制约了企业自身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就企业信用度对银行信贷资金投入的影响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和谐发展,而企业失信行为的频频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信用安徽建设进程中,企业信用缺失阻碍了安徽信用建设前进的步伐。本文着手于安徽企业失信状况,研究了失信惩戒力度、信用法律及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安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并从道德、法律和政府等层面提出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创值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进行的,创值活动效率的高低,创值能力的强弱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既有物质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构成商业银行创值活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