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起来,使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从而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然而,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性和不完整性,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社会救济制度。自2004年1月起,福建省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取得了显的成效。以闽中的古田县为例.截至2003年12月,全县31.8万农村人口中,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13500人,保障标准为月人均35—83元,  相似文献   

3.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保障线、生命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运行、监督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通过制度管理、制度衔接和制度创新,构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联动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强化保障能力,规范资金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原因,目前仍有少数农村居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为解决这些群众的生活困难,各级政府曾采取过多种救助和扶持政策,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人民,更体会到这些政策的重要性。为使社会救助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山东沂水县在建立城市低保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从1998年起,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享受保障的村民为2025户、5241人,占农村人口的6‰。  相似文献   

5.
<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是保障民生、发展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政府对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山西省朔州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按照"制度健全、资金落实、管理有序、操作规范、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得到健全完善,有效保障了全市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项典型的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一国或地区公民基本生活的最后防线。尽管各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尽相同,但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贫困线)这一动态指标是各国普遍的做法。为此,本文梳理和分析了部分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程中的测算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立法、科学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合理细化救助对象分类、推动建立低保人群待遇水平与物价联动测算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易 《时代金融》2015,(8):54-56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制度上保障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山西省城乡低保制度从低保标准、人均低保支出水平、低保水平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认为山西省农村居民的低保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山西省应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低保标准、提高农村人均低保支出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河北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上看,河北省自1997年和2005年分别建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在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健全城乡低保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目标及方式,论述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总结学习国内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经验,对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支持方式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总结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如何恰当选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受助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恰当选择农村低保的受助对象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前提与基础。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农村居民的贫困程度很难准确、清楚地核算出来。故此,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农村低保对象的选择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运用调查摸底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合理确定低保对象,并革除低保对象认定过程中一些歧视性的规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黑龙江省初步建立了包括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以相关社会福利等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与人口控制的理论创新与现实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保障影响妇女生育率,其基本生活保障、生活质量、养老、社会服务等都具有较强的生育率效应,中国社会保障的生育率效应实证分析也表明了这一点.我国计划生育在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和妇女生育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新型人口控制保障机制.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保障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农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综合实力。建立农民社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困难救助制度以及农业生产保险(以下称农村社会保障),使农民享受与城镇职工基本一致(主要项目一致,标准不同)的社会保障,得到更多  相似文献   

1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进行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为人民编织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当前,我国已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以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探讨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运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发展迅速,在保障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障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群,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救助制度.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近四年来,在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但其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政策措施上的改进和完善,使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潍坊市财政部门,把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把目光盯向农村最贫困群体,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和生活无助的农村居民,及时建立、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村贫困居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温暖。2005年,潍坊市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农民达到3.8万人。  相似文献   

18.
为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农村贫困贫民的基本生活,宜都市借被纳入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县市良机,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全市农村贫困居民再筑一道生活保障"安全网"。  相似文献   

19.
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建立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而确定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理论依据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者称之为贫困线.因此,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首先要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这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瞄准机制偏差较大,“人情低保”、“骗保”、“应保未保”等现象严重,文章基于对河南安阳某村的实证研究,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认应与“4+2”的工作方法相结合,同时辅助以有力的宣传、监督反馈以及动态管理措施,从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以求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问题,增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