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芸 《商业时代》2012,(22):134-135
降低单位GDP能耗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不平衡性,地区间能源强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首先对各地区能源强度进行分析;然后选取2010年30个省市的统计数据作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降低能源强度、缩小区域差异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揭示能源强度的演变规律是研究我国节能减排问题的一个前提,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能源强度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发现能源强度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并不唯一,这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确定我国能源强度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基于理论分析,本文选取1953-2010年间的数据,对人均收入与我国的能源强度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现阶段,能源强度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各区域间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四大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各个区域不同指标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距,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地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主要制约着中部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0年~2014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省际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由于在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的不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SPSS 21.0软件,使用因子分析法、系统聚类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中国化石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化石能源消费量区域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西北、华北区域消费程度高,东南区域消费程度低,其中山西、宁夏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强度、速度最高,而四川、重庆等地区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化石能源消费与技术进步同科技创新、第二产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关系显著,前两者呈正比例关系,后一者呈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能源效率进行了比较,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区域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建议,为节能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对能源要素价格波动及环境规制强度对我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强度、利润率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都会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其中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能源要素价格,最后是工业企业利润率。  相似文献   

8.
刘俊俊  任梦麒 《商》2013,(23):143-143,123
陕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但长期以来受到低能源效率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影响陕西省能源效率的相关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实证分析。实证检验证明:能源转化率的提高明显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在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方面,煤炭占消费比重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能源效率有明显的反作用。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肇涵 《商业时代》2012,(4):115-117
本文运用转移份额分析方法,将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从能源消耗强度中分解出来,实证度量了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能耗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迁是中国能耗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更加关注其对能源与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西、云南、贵州区域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影响该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实证分析发现所选取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强度、投资规模等因素指标对人均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方向影响,在验证长期库茨涅兹曲线假说中,发现该区域呈现为"N"型,出现了重组效应,在此,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适宜的减排方案。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1)
选取我国30个省市2012年的截面数据,通过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的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对我国省际能耗强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技术进步能够提升我国省际能源效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国有工业产值占比、煤炭消费量占比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对我国省际能耗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水平的能耗强度,各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能耗强度越高,各因素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能源消费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选用我国30个省份2002年—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与总产出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对各省份的能源消费总量与总产出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得出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总量对总产出存在正的效应。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各省份的能源消费量对总产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流通经济》2016,(12):29-39
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是当前我国碳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正确评估各驱动因素在碳排放中的贡献度对于促进行业碳减排意义重大。可基于LMDI分解技术,构建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变化驱动因素分解分析模型,将物流业碳排放变化驱动因素分解为碳排放因子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物流产出效应、经济发展效应、人口规模效应等六个方面,并利用2003—2014年我国30个省市区物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样本年内各驱动因素动态变动和区域差异情况可以发现,我国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效应是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高速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物流业产出的提高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东部地区能源结构的变化对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有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能源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此外,对各省市区情况的分析表明,广西能源结构效应表现最好,宁夏能源强度效应表现最好,江西物流产出效应表现最好,河北经济发展效应表现最好,四川人口规模效应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1998~2004年中国工业31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与工业能源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对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技术购买有利于降低工业能源强度.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并没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论是高能源强度行业还是低能源强度行业,我国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较弱,没有与国内外技术引进形成互补优势、共同促进能源强度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5.
徐莹敏 《商业时代》2015,(10):144-14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区域R&D投入却存在着较大差异,传统解释变量并不能完全解释这种差异。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31个省份1998年到2010年的宏观面板数据,以基督教堂数作为各区域现代商业文化的代理变量,对文化因素影响区域R&D投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条件下,现代商业文化程度对于区域R&D强度的差异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也同样证明了文化因素对于区域R&D投入有着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倪超军 《商业时代》2012,(10):136-137
民族构成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地区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对新疆的民族构成、人力资本与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是,民族构成是新疆区域差异扩大的格兰杰原因,人力资本是新疆区域差异扩大的格兰杰原因,民族构成、人力资本与新疆区域差异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林晓静 《消费导刊》2011,(13):66-67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建立回归模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环境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环境是高度相关的,且环境(以二氧化硫排放量表示)受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影响显著,所建模型通过了拟合优度检验。最后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有显著差异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0~2012年有关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技术进步和能源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市场集中度和技术进步效应对于能源产出均影响显著,技术进步是影响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该分析以期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和分析我国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定性分析和LMDI指数分解法得到了六个因素:经济规模、能源强度效应、人均能耗、人口密度、能源利用率、能源空间支持系数,并根据各个因素对被解释因子的贡献率分析各因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碳排放量也大幅度上升.我国已经承诺到2020将碳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探寻经济增长与碳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碳强度尽管都是非平稳的,但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联系.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进一步显示,人均GDP对碳强度存在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