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现代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经营目的是追求高利润。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因此信贷资产质量的优劣对于银行自身经营和发展尤为重要。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利息同收率低等已是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因此盘活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资产率,  相似文献   

3.
4.
5.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新金融》2004,(8):48-48
一是在如何面对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观念上,要正确处理好自己努力与上级政策的关系。攻克不良资产这座“堡垒”的内驱力,只有依靠国有商业银行上下员工的共同努力,明确“等靠要”只有死路一条。二是在如何面对可能裂变的资产质量问题上,必须将控制风险和超前处置的关口前移,使可能形成的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切断不良资产形成的机制。三是在如何面对不良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大多按照以客户为导向的原则,设计了矩阵型信贷管理体制,根据各类客户的特点成立了不同的市场部门。但是,有些银行或其分行在矩阵型管理体制下,仍然是按照直线型管理模式运行的,新成立的市场部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新体制下,虽然原来的信贷人员,分设为客户经理和信贷风险经理两类相互独立的岗位,但由于未能相应建立独立的信贷决策机制和信贷责任考核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然存在较大的隐忧。本文就职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完善矩阵型管理架构,建立独立的信贷决策体系和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制度,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银行业现有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种种缺陷,因此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防控必须结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先详细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危害和成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处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预防不良贷款增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的信贷体制改革基本上都是围绕如何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而设计的,一般的原则是:彻底的审贷分离、独立的风险控制、科学的审批决策和信贷经营责任制。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商业银行原来的信贷观念、信贷制度和操作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经过强制推行,贷款的质量有了提高,信贷体制改革的成效正在逐步体现。但是,笔者认为,这种部门之间的平衡制约机制、信贷审批人决策制度等信贷体制改革虽然有一定成效,但还很不完善。要深化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体制改革,不仅需要进一步调整组织机构和经营机制,更需要信贷观念的转变,新的信贷文化的确立,以及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高频率地动用几乎所有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终于在2000年得到了较好的显现;但同时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的滞延长、作用不充分、信号失真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致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依然不畅,效果仍未完全达到预期。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各种错位。  相似文献   

12.
13.
14.
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情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大幅上收,信贷投向不断向少数行业、企业和发达地区集中,这不仅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也给基层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盐城市信贷集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集中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基层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提高信贷准入标准、上收信贷审批权限,并在强化信贷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了欠发达地区的信贷市场退出使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增长下降,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再生产的合理需求,形成中小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贷款无望,银企关系及金融运行环境恶化,不良贷款上升等一系列不良反映,并形成"信贷紧缩——不良贷款"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17.
18.
伴随着集约化经营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集约式的信贷管理模式,贷款权和逐步上收于总行一、二级分行,上级行直贷规模不断扩大、多数基层行仅有办理小额质押贷款的权力,其它项目贷款仅有推荐权而没有贷款权,营运资金的空间愈来愈小。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目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甘肃金融》2002,(5):34-36
白银市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各国有商业银行在白银市实施了程度不同的信贷退出战略,势必会对当地经济金融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近期我们组织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