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敏  梁猛 《特区经济》2006,(9):139-140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我国被称为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二次革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实践中资金的缺乏影响了该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土地收购储备融资现状出发,指出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渠道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外不动产证券化的实例,提出土地证券化是推进城市土地收购储备顺利进行的一种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学梅 《特区经济》2011,(10):193-194
城乡土地流转问题是重庆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成为改革实验区后,重庆市在促进城乡土地流转的制度和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城乡土地的流转取得明显效果,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重庆市城乡土地流转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该在土地管理、小产权房和城乡规划等方面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3.
张红霞 《特区经济》2012,(8):212-214
本文分析了城市土地市场中地方政府权力寻租的表现、路径,并构建了相应的权力寻租模型,在此基础上,挖掘其滋生的制度环境,进而反思权力寻租的外部性和造成的危害,最后提出抑制性对策,以便为我国的公共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土地制度关涉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稳定,意义重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应该对土地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当代中国宪法中土地条款的变化反映土地制度的变迁,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宪法的高度思考问题,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土地的流转制度,用宪法来确认和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5.
张金玲 《特区经济》2008,(5):181-182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比较缓慢,土地仍然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形式。但是学术界对农村土地保障的作用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本文主要对农村土地养老保障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最终对于已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杨全柏 《特区经济》2008,(5):134-136
土地要素的特性决定了土地通过市场配置能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但同时也容易形成土地的垄断高价,产生财富转移,无法自发实现土地及附着其上住房对国民的基本生存保障功能。政府应在土地收益和居住用地之间科学决策,防止土地垄断对社会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近30年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不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土地制度实现形式,理论上也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笔者认为,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在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化、综合配套和尊重农民选择的原则,并因地制宜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王有强  董红 《特区经济》2008,(12):237-239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合理、行政权的滥用和理论上的匮乏,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合理。建议明确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范围,赋予农村土地所有者法人资格;规范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区,建立合理的土地产权结构;明确土地承包合同的性质;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封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了回顾,并封“反对和平土改”的“左”倾机会主义思潮所造成的损害作了介绍,然後又通过封时代变迁及经济理论发展的分析,引出了两位博士生所提出的疑问(即在土地改革中封地主的土地采用徵收的办法更适合些,而采用没收的办法其理由不够充分)及所表达的观点(若在土改中没收地主的土地理由不够充分,可在以後适当的时候封此问题再进行说明。并进行象徵性的补偿),最後本文又指出,封上面提出的问题需继续进行研究,并建议有关领导部门组织人力以课题组的形式封土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恩平 《改革与战略》2010,26(5):73-75,91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城市土地制度不断优化和调整的三十年。文章回顾了三十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分析了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从有偿使用的试点探索到招拍挂市场化土地出让模式的推广和完善过程,透视了城市土地宏观调控从行政手段到经济手段的转换路径,研究了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土地收益分配关系的演进逻辑,同时也检讨了现有城市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努力实施旧城改造、新城拓展和农村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土地储备制度,是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调控能力,缓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付胥宇 《特区经济》2012,(4):257-259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村官、村民、村集体、政府、开发商多方利益,所引发的潜在经济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村官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更是影响到我国城中村改造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效果。本文从界定城中村村官身份出发,对城中村村官与开发商之间的经济行为表现作出阐述,并对此行为涉及的法律问题从刑法学角度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头朱 《特区经济》2010,(9):136-137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协调、平衡和解决土地征收中权益冲突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是引发土地征收纠纷的重要原因。我国应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台冰 《特区经济》2009,(2):267-269
城市人口统计的偏离会造成城市规划和决策的失误,本文提出兼顾地域、职业及生活特征的全口径城市人口统计模型,除常住人口外还纳入符合一定判据的农村户口居民。本文提出包括人均GDP、收入、消费水平三类指标构成的城市人口判据,按东莞等3个市的数据验算结果表明,本方法算出的城市人口比按户籍法统计多30%~50%,比按地域法少15%左右,差异显著,且验算结果与3市实地调查相符。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文章分析了宁夏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成绩及问题,提出了明晰土地产权、提高土地征地标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有效性、建立农地收益增长机制和加大对农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土地流转扶持力度等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地流转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智敏 《特区经济》2007,(5):173-174
土地流转带来的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深入分析失地农民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建立土地补偿长效机制、建立就业扶持机制、建立居住安置机制、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艳桃 《特区经济》2006,210(7):136-137
在建立城市资源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对国内34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情况进行了聚类,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在土地利用效益方面的各自特征,并对国内城市土地利用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评价,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友谊 《特区经济》2006,(5):289-290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存在不少弊端和缺陷,这些问题只有靠制度改革且制度必须法律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制度,需要从基本原则入手,以科学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并健全其治理机构为核心,全面革新和完善包括配套法律制度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三螺旋”作为一种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互动创新的理论,它建构在世界范围内多个获得成功的科技产业集群基础上,硅谷便是其中一个。通过运用三螺旋理论,透视硅谷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从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的互动和自反行为中,挖掘提炼出硅谷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机制以及产业高速发展的核心因子。  相似文献   

20.
Rapi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transfer more and more land away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ffect the patterns of land use inten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terminants of land use by modeling arable land and sown area separately. An inverse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intensity and industrialization is explor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policy goal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ain self-sufficiency in the end. Several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to reconcile the confli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