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桂西山区的百色地区,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0元,全地区仍有107.8万人末解决温饱。几年来,各族干部群众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了异地开发新路子,涌现了一批具有方向性、启发性和影响力的典型。这些典型的经验,揭示了贫困乡村搞好扶贫开发的  相似文献   

2.
尚兴村是田阳县石山区中一个贫困村,全村居民275户、1521人,6t3个劳动力,共有土地面积14666亩,全部属岩溶地区峰丛洼地地貌,耕地面积只有1779亩,全部是旱地,分布在99个石山弄场,其中牛可耕地只有力3亩,人均0.14亩,88。&的耕地属于石缝地,土质十分瘠薄,长年种植玉米、豆类和红薯等作物,产量很低。1987年全村农民人均有粮58公斤.人均纯收入157元。尚兴村农业资源很缺乏,全村范围内几乎是裸露石山,森林覆盖率为3.11%,生态环境极差,水资源缺乏,人畜饮水困难,每年有5个月缺水。全村共有19个自然屯,均无公路。由于资源缺…  相似文献   

3.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分行现有员工25人,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为己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扶贫和引领作用,全力服务地方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荣获2015-2016年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五一劳动奖状"。固原市分行紧紧围绕总行"一二三四五六"总体发展战略,以抓党建促业务发展,凝心聚力,砥砺前行。2016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84580万元,主要投放于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路网及贫困地区公路教育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4.
国营红江农场是1958年并村、移民时办起来的,曾经是湛江垦区几个连年亏损的老大难单位之一。在1973年以前,每个农业生产工人月工资只有12元。从1958年至1978年累计国家投资1,300余万元,而农场却累计亏损750万元。尤其是1977年遇到历史罕见的大旱灾,当年亏损129万元,相当于全场年工资总额的80%。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百色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蓬勃发展,开发的重点面向山地,大办绿包企业,建设林、果、茶、竹、药等商品基地,从而推动了山区经济开发和治穷致富工作的发展,展示了边远民族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出路与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6.
脱贫群体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对后脱贫时代的减贫政策制定和共同富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周至县为例,基于2016—2020年全县农村建档立卡家庭收入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收入流动等指标从收入结构视角对脱贫农户的收入不平等变化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脱贫农户与一般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性收入在脱贫农户的总收入和对总收入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上都占据主导地位。不同时期都有不同来源的收入分别发挥带动增收和平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其中分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是影响总收入基尼系数的决定性因素。2020年仅有转移性收入的增加能显著降低脱贫农户的总收入基尼系数。在脱贫攻坚时期的政策作用下,脱贫农户自生能力有显著提升,收入有序流动,总收入不平等状况呈减缓趋势,在疫情背景下也并未表现出“危机下更加不平等”的现象。鉴于此,本文认为应通过延续现行减贫政策、注重精准再识别并分类施策、提高脱贫农户财产性收入等方式带动农村脱贫群体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瞄准目标偏差、脱贫绩效边际递减、返贫时有发生等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有效扶贫脱贫对当前的乡村治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合作治理理论,探讨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变对农户脱贫的影响。第一,组织参与的治理方式能够提高村庄治理的有效性,对促进农户收入增长进而促进农户脱贫的影响最为明显。第二,政府主导的治理方式对农户脱贫的影响较大,但在我国贫困地区的作用并没有显现出来,贫困地区的政府功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迫在眉睫。第三,农民自治对农户脱贫的影响明显但作用最小,可能原因是受参与机会和渠道的制约。基于乡村多主体治理的复合型扶贫脱贫途径,从治理理念以及体制机制层面提出了促进农户"内生型"脱贫以及"主动"脱贫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脱贫县的农户经济发展质量事关长效脱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及逐步实现乡村振兴。基于农户经济基本理论,结合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构建了用以评估脱贫摘帽县农户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陕西省合阳县7个镇(街道)的500份农户调研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法分别测算了当地农户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及绩效评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合阳县农户经济发展质量已经基本达到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水平;县域内各乡镇之间农户发展指数仍存在较为显著的异质性,且同一地域各维度发展指数之间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1996年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第三年。广西的扶贫工作经过了10年的不懈努力和近两年的攻坚之后,现已进入"啃硬骨头"的难中之难阶段。如何使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区农民,尽快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百色地区实施异地安置和异地开发"温饱工程"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从中将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实施异地安置和异地开发"温饱工程"是解决石山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百色地区位于广西的西部,与云南、贵州两省接壤,毗邻越南,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49万人;总面积5441.47万亩,其中岩溶面积达1582万亩,占总面积  相似文献   

10.
一、开发生态有机茶的背景 我国是茶叶主产、消费、出口大国。入世后茶叶市场更加开放,茶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茶叶的进口标准极其严格,如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对茶叶实施新的检验标准,对茶叶最低农药残留限量与卫生指标要求十分苛刻,客观上使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着“绿色壁垒”等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清远市是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全市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256万公顷;总人口352万多人。 清远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南面是比较富饶的小平原地带,北面有4660平方公里的石灰岩地带,是广东省重点扶贫地区。全市共有34个石灰岩乡镇,人口72万,面积占广东全省石灰岩山区总面积的70%。广东原有200万人处于贫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2021,(10):80-89
本文利用CFPS2018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地区农户脱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两种贫困维度下,非正规金融均能正向显著地促进农户脱贫;上述脱贫效应对不同类型农户、不同地域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从农户类型来看,非正规金融对农户的脱贫效应集中在非农户中;从地域划分来看,非正规金融主要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存在显著的脱贫效应,而对东部地区无显著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对我国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和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整治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成本收益理论、Logit与Tob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理论上,农地整治能提高耕地生产性收益与非生产性收益,降低劳动成本,但可能会增加土地和农机的使用成本,使得农地整治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2)实践中,农地整治对农户耕地转入行为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非农就业状况对农户耕地转出行为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研究结论:现阶段,为活跃农村耕地流转市场,应加快推进农地整治、提高农地整治质量、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定耕地流转价格,以增加耕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此外,应增加城市非农就业机会,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发证工作,以增加耕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4.
研判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环境溢出效应对于脱贫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基于碳排放视角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总效应看,脱贫地区农户商品化转型、机械化转型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溢出效应,且是负的外部效应,而组织化转型则是正外部效应。从三类转型系数比较看,组织化转型带来的正外部效应还不足以完全抵消其他两类转型带来的负外部效应。第二,从异质性效应看,组织化转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同时,生计转型过程中养殖业生态环境溢出效应更明显。此外,生计转型过程中家庭收入和碳排放之间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因此需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生态环境行为。第三,从调节效应看,组织化主要通过规模化生产发挥了作用,因此在脱贫地区构建环境友好的生计类型,需重点强化农户组织化程度,发挥规模化生产环保作用。该分析意味着降低生计转型的负外部效应,不仅是技术性问题,更是生产经营模式和政策引导问题,重点是在提高组织化生产方面发力,可行路径是发挥好农业财政的环保功能,强化定向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地处桂西山区的百色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这里聚居壮、汉、瑶、苗、彝、回、仡佬等七个民族,352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87%,土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1%。全地区十二个县(市)都属于贫困县,其中有九个县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县,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0元,全地区仍有107.8万人未解决温饱,占未解决温饱总人口的68%,这里面有22673户。11.4万人,人均耕地不足0.3亩,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扶贫攻坚步履艰难。 几年来,百色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了异地开发新路子,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基于实地调研的农户微观数据,以四川省邛崃市宅基地异地置换模式为例,明确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研究方法:PSM-DID模型。研究结果:(1)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韧性存在正向政策影响,其中,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倡导力和社区能动力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社区包容力有显著抑制作用;(2)社区生态环境水平、多元主体治理参与水平和社区基础设施水平在宅基地退出政策与社区韧性之间起正向推动的中介作用;(3)社区韧性水平的高低受社区倡导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包容力,最后是社区能动力。研究结论:实施宅基地退出政策有助于农户迁入社区恢复稳定,这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以收入不均等为代表的相对贫困问题会进一步凸显出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以及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缓解脱贫农户收入不均等状况将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文章基于幕阜山区S县调查数据测度当前脱贫农户收入不均等状况,探究影响其收入不均等的核心因素。研究发现:脱贫农户收入不均等状况较脱贫前有较大缓解,但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系数的绝对值仍处在偏大的区间;同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等因素对脱贫农户的收入不均等状况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为此,要注重农户人力资本的培育、社会资本的巩固和物质资本的积累,确保脱贫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能力稳定提升,进一步缓解收入不均等状况,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地处华蓥山中段西侧的四川省广安县前锋镇,于1994年3月、8月分别被批准为四川省委、省政府首批试点小城镇和全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截至1996年5月底止,全镇累计完成小城镇建设项目205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兴办加工型、生产型项目180个,改建扩建公益性设施项目6个,发展个体工商户2100户,兴建房屋(含生产性、公益性用房)面积11.33万平方  相似文献   

19.
莲塘村地处玉林城区西郊,全村有20个农经社,904户,3730人,劳动力2263个。现有水田面积1800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村。该村是处于亚热带气候中的小平原,适宜发展反季节夏菜、冬菜,1990年以来,该村党支部、村公所为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正确处理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关系,因地制宜地调整农  相似文献   

20.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战略工程之一,取得了重要成效。但由于基层政策执行偏差,部分地区有扶贫搬迁农户陷入安置依赖、救济陷阱,或出现搬而难富问题。基于对易地搬迁地区村户的随机调查数据进行实证考察,发现相对贫困程度、贫困异质性及家庭特征影响到村户搬迁意愿、搬迁脱贫内生动力及其成效,制约搬迁的扶贫精准性与有效性。搬迁对外出务工村户的生计影响有限,对本地生产的贫困村户有帮扶效应。获得补贴不等于持久脱贫,单一的安置补贴降低了扶贫精准度并容易滋生救济依赖。因此,要改变包揽、一刀切、唯补贴的帮扶方式,扭转安置结果至上的政绩导向,设定补贴弹性区间,规避救济陷阱。搬迁政策重心要由搬迁转向脱贫,注重生产经营条件与就业机会创造,推动搬迁农户转型为有发展能力的职业农民或新市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