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债券违约风险(default risk)又称兑付风险,通常是指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时没有能力或不愿偿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分析是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关键,因此对债券违约风险的有效管理是债券成功发行和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自2014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零违约"的神话被打破,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频频发生,违约数量逐年攀升,资金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债券的违约数量与资金规模更是高涨,其数量及规模均在2017年的3倍以上。本文将就近年来债券市场违约的风险特征进行整理并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7,(13)
2014年-2016年期间,我国的债券违约事件迅猛增长。2016年,在国家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要求下,一系列产能过剩、抗风险较弱的企业出现了债券违约现象。本文选取了山东山水水泥集团这一典型案例,结合其财务状况,对其债券违约的过程、原因进行梳理,从完善债券市场机制、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方面提出我国企业防范债券违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债券市场上频发企业债券违约事件,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已经成为监管者和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新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观对企业资产质量影响的视角,以2014—2020年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资产质量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资产质量与债券违约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提高资产质量是降低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周楠烯 《会计师》2022,(22):68-70
发行人的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债券能否成功兑付的关键,因此偿债指标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应用,对债券违约风险防范有着重要意义。对偿债指标影响因素和违约案例的剖析,通过分析偿债能力指标这一影响因素对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债券发行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这一模式在国外已经成熟,也渐渐成为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截止到2018年,我国债券规模总计达到47.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6.9%。但2018年也是我国实质性债务集中爆发的一年。根据Wind资讯2018年违约债券数量达119支,总规模为1166.51亿元。就数量或规模而言,单2018年所发生的债务违约已超过前三年(2015-2017)的总和。在2015年之前,由于债券市场存在着"刚性兑付",所以并无实质的债务违约情况,但"11超日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情况,成为了首个实质性债券违约。同时这也预示了市场中信用风险正在加大,因此对有关债券违约原因的研究与预判也是有着充分必要的。通过对国内债券违约市场的整体分析以达到规避可能的债券违约风险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债券发行量的爆炸式增长必然会增加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如何科学测度并防范地方政府债券违约风险是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环境、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债券发行结构和信用评级等方面分析了如何识别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运用改进的 KMV 模型测度了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和违约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2000—2019年的数据得出了2020年河南省地方政府债券安全的发债规模。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债券风险防控的“牛鼻子”,探究国有企业债券违约成因及处置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通过梳理2014年以来国有企业信用类债券违约情况及有关处置方式,分析相关趋势特征及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结合债券违约处置相关政策研究并提出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防范的措施意见,为我国债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颖 《中国金融》2021,(4):54-56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债券违约是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客观存在的现象.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企业债违约率约为1.1%,一直处于全球相对较低的水平,低于穆迪统计的全球企业债平均1.6%的违约率,也低于目前我国银行业平均1.9%的不良贷款率.2020年我国债券市场企业债违约规模增长是趋缓的,特别是民企违约呈下降趋势,但地方国企债券累计违...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债券违约事件频发,民营企业首当其冲。对民营企业而言,债券违约有其共性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得新")的分析,发现投资风格、筹资渠道、内部控制等方面是其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企业应谨慎制定发展战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及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等相关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债券违约的数量规模、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企业属性、债券品种及违约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特征趋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融资特点,探讨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后的五种处置方式,认为我国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机制还不完善,缺少独立法律制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对发行人缺乏硬性约束,影响了违约债券的整体兑付水平,投资人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建议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债券违约发生率、优化发行人融资结构、建立债券违约的市场化处置机制,以降低债券违约风险,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章主要从数量的角度分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交易行为。由于传统金融市场理论与银行间市场的实际情况存在不符的情况,作者试图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银行间市场的主体交易行为。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本实证分析仅局限于银行间现券交易。实证结果显示,银行间市场不同主体之间的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最后,论文引入行为因子,对传统债券定价模型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5.
<正>文章以2017—2021年银行间市场上市公司所发行债券为研究样本,检验绿色投资者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者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及相关债券信用利差,与不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信用利差约低14.4%。文章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导致债券信用利差降低的现象在ESG绩效和内部控制较差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考虑引入绿色投资者,完善绿色债券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周期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大幅增多,信用风险不断增加,期间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特别是2020年发生的永煤债违约事件,引发了监管层乃至社会对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的成因、影响及对策的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的现状及主要成因,梳理总结了公司...  相似文献   

17.
资产抵押债券(ABS,Asset—BackedSecurities)是20世纪70年代末资产证券化(Securitization)兴起之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的新型金融投资工具。它是以特定“资产池(Asset Pool)”所产生的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撑,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的债券工具。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得到分离和重组,以及有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作为发行基石是ABS不同于一般固定收益债券的两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债券违约是在债券市场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打破国企“刚性兑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但由于国企的负债规模普遍较大,有的甚至在千亿元以上,即使仅有违约风险而没有发生实质性违约,都会引发市场巨震。受经济周期和市场信心等影响,短期内债券违约现象依然可能出现,但我国债券市场长期行稳致远的改革与发展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垃圾债券交易市场,美国正面临着由次贷危机而引致的信用违约危机的冲击.目前美国监管部门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又做出了改进,在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管理要求、对重点债券加强信息披露与监控、加大对垃圾债券发行主体高管人员违规的处罚力度、突出"对话、合作和互信"的监管理念等方面体现出新的特点,构成了对垃圾债券违约风险进行控制的法律监管与社会中介机构及公众监督约束合力,以期达到对投资者进行保护、减少市场震动、将系统性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风险交互均会对债券利差产生影响,其中风险交互对债券利差的影响最强,提高了流动性风险与违约风险对债券利差的边际效应。通过分析不同违约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组合下的风险交互对债券利差的影响差异,发现风险交互效应与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等级不存在必然联系,中(低)风险组合的债券可能存在高风险交互效应,因而在受到负面冲击时可能发生实质性违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