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正庆 《中国金融》2006,(18):22-22
《中国金融》杂志发刊600期.历时56年,刚好等于我参加工作的年头。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同舟,我与《中国金融》杂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的金融生涯、成长进步与《中国金融》杂志的成长发展几乎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2.
罗葵 《新疆金融》2009,(12):86-87
每个人都会有一件珍宝在心目中闪亮。阅世近50年,遭逢了无数风风雨雨,许多珍视一时的宝贝和至交不知不觉松开了手,不再隍惺相惜相伴;只有《新疆金融》犹如多年的君子之交,虽然淡淡的、一如我寒室里多年的生生不息的兰花,不曾分离,始终供应我绵延不绝的与时代共舞的最新鲜的精神食粮,伴我成长。  相似文献   

3.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2005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理解它的内涵和实质,对做好人民银行分支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马经行长在2005年第6期的《中国金融》发表题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文章,阅读这篇文章有以下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2006,(18):47-47
《中国金融》杂志从创刊之初就肩负起传达贯彻党的经济金融工作方针政策、宣传报道金融动态和基本知识、交流金融工作经验等为金融业发展服务的使命。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在对中国金融业的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忠实报道中,做了许多工作.今天的《中国金融》杂志已经在国内经济金融界具有很大影响,在金融行业拥有广大读者,是宣传党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主渠道刊物和全国性的金融政策指导类刊物。  相似文献   

5.
<正>欣闻今年7月《福建金融》创刊20周年了。作为省政府联系金融工作的一名成员、曾经的一名金融工作者和《福建金融》的一个热心读者,我有幸见证了她的成长和进步,感受到她对我省经济金融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此,我谨代表省政府对《福建金融》创刊2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2006,(18):44-44
在秋风送爽的日子里,《中国金融》杂志迎来了总第600期出版,在此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服务于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改革发展.与之共同成长、壮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杂志不断开拓进取,以“大金融、宽口径、全方位”的宣传视野,打造金融媒体品牌,成为广大读者的好参谋、好助手,是国家开发银行等各金融机构员工十分喜爱的刊物。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周小川行长发表在《中国金融》2005年第1期上的《再谈中国经济中的股本一债务比例关系》的文章后,我颇受启发,对调查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文章不仅仅清晰地阐释了“股本一债务比例关系”这样一个经济学论题,更重要的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央银行金融调研工作具有很大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姜继桂 《中国金融》2006,(18):32-33
在众多的金融类刊物中,我更喜欢《中国金融》杂志。她是仅有的一份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一路走来的金融期刊。积淀是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她给人以沉甸甸的质感,就像她所承载和讲述的对象——金融一样。正如货币在市场上具有特殊的权威性一样,《中国金融》杂志在目前的金融类刊物中,同样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是《中国金融》杂志的特点,也是她的优势。金融类刊物的读者最想获得什么?就是权威人士的权威话语。这是我喜欢读她的最重要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记告生涯,我儿乎每人都和金融家打交道,许多成了好朋友,他们的风范、他们的人格.他们的谋略、他们的睿智、他们的才华,一直影响着我,帮我成熟、让我成长,任新春到来之际,我代表《中国金融家》杂志向他们拜年,向他们致敬!  相似文献   

10.
我的职业是金融分析,业余爱好是文学,因此曾经为金融文学刊物《金潮》撰过稿。《金潮》杂志社社长赵新生专门向我推荐过丁力的作品,称赞他是中国最有爆发力的金融文学作家。从那时开始,我阅读了丁力的一些作品,比如《圈套》。《大老板小老板》和《为女老板打工》等,但我觉得这些作品虽然涉及金融,却很难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文学作品,因为除了文学欣赏之外,读者很难从中掌握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金融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2006,(18):46-46
经历了金融业成长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金融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国金融》杂志已走过56年曲折又辉煌的历史。 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伴随着新中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而诞生、成长、壮大,紧紧围绕经济金融工作中心,以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服务于金融体制改革大局,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中国金融》杂志逐步创立了稳健、权威的品牌形象,以全、准、快、深、稳健求实的报道风格以及鲜明的金融特色、专业的报道水准、优秀的采编质量,成为金融战线不可或缺的喉舌。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2007,(14):80-81
《中国金融》杂志创刊于1950年,是国内金融领域历史最悠久、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杂志以宣传金融方针政策、探讨现实金融政策、研究实际金融问题为主旨,以“专业权威、职业读物、传播广泛”为特色,创刊50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13.
忆通联     
王治民 《中国金融》2006,(18):40-41
1979年,是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改革开放初期。这一年,停刊多时的、全国惟一的金融刊物——《中国金融》杂志复刊了。我这个在人民银行总行各生产基地和“五七”干校经过十年多“苦心志”、“劳筋骨”磨炼的老编辑,又被调回《中国金融》杂志社的编辑岗位上。一年后,被安排到新组建的通联部工作。  相似文献   

14.
营销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市金融》杂志上曾登载了李艳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外资银行如何拓展个人外汇存款市场》,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讲述了外资银行在业务营销拓展上的工作策略和方法,读后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5.
李守荣 《中国金融》2006,(18):38-39
我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近40年的平凡生涯中,与《中国金融》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1991年之前,我是《中国金融》杂志的热心读者,她成了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每期必读,对重点文章如读有所悟便写点学习心得,真是受益匪浅。阅读之余,也不时地试笔投投稿,得到了编辑们的悉心指点,更是终身获益。记得,1982年我从日本住友银行研修回来,以力之(下力量而为之的意思)的笔名写了一篇《住友银行的经营管理概况》的稿件,投给了《中国金融》编辑部。时任编辑部主任的冯春林同志对此稿非常重视,从稿件的内容结构到辞章语法都精心指导我进行修改,然后他又亲笔斧正,并加上“编者接”,在“国外考察报告”专栏首篇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6.
刘廷焕 《中国金融》2006,(18):26-26
《中国金融》杂志发刊600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我觉得自己有特别的缘由表示祝贺,这个特别的缘由还要从我的工作说起。 《中国金融》杂志自1950年创刊起,一直都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办,受到人民银行历任行长及各级领导的关怀与重视,人民银行对自己的这份刊物委以重任,寄予厚望。为了使《中国金融》杂志更好更快地发展,人民银行不仅关心刊物的定位、办刊方向等问题,还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我2000年2月25日起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分管中国金融出版社工作,从此,这份刊物的成长、发展就与我息息相关了。  相似文献   

17.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本质、影响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演说,今年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把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随后召开的人民银行分支行长座谈会又对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做了全面部署,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目前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国有银行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汇率改革等热门问题上,但市场参与不能不认识到,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将引致整个金融生态重大变迁,对金融生态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与《中国金融》交上朋友是从一篇文章开始的,算得上以文会友。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金融周报》(《中国金融》一段时间曾改用此名)征文,我写的《西藏波密建行杂  相似文献   

19.
郑庆寰 《浙江金融》2006,(10):18-19
自2004年12月7日周小川行长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了“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学术报告以来.金融生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研讨的热点问题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金融体系无疑是一个崭新且富有启发性的税角。本文从金融生态的概念分析入手.研究我国金融生态链的构成,分别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协渊机制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金融风险的生成.并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怀念朋友     
300,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但对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杂志和我本人来说,却是不应忘却、值得纪念的特殊数字。它不仅记载了《金融理论与实践》20多年辉煌的成长发展历程,而且也是陪伴我进入金融领域、令我幸福愉快的美好时期的完整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