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文章把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构建一个考虑环境税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求解模型的最优均衡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环境税对最优增长路径的影响。发现环境税的开征降低了最优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却提高了人们的最优消费水平。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可以帮助减小因环境税给经济增长率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邱国斌 《技术经济》2016,(11):88-96
考虑损失厌恶企业的决策者在评估损失或收益时心中存在参照点。将企业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企业,即当订货量大于需求量时才存在参照点的企业;类型二企业,即无论订货量大于或小于需求量均存在参照点的企业。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上述两类企业的效用函数,得到了企业的最优订货决策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两类企业的订货量与损失厌恶系数、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缺货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类型一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小于类型二企业的最优订货量;随着损失厌恶系数、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增大,类型一企业和类型二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可能递增,也可能递减;随着缺货损失的增加,类型一企业的最优订货量一定递增,而类型二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可能递增,也可能递减。  相似文献   

3.
团队激励的关键问题是团队成员的合作问题。修正放松了关于团队成员的理性人假设,引入互惠性假设,用考虑互惠心理效用的效用函数替代物质效用函数,构建包括两个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生产的博弈模型。研究了两种博弈模型的团队成员最优自身努力水平和帮助他人的努力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物质效用和互惠心理效用的情况下,非理性团队成员的行为更加复杂,他们会在物质收益和互惠收益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将Rabin(1993)提出的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效用函数植入现有的委托代理模型,获得一个代理人表现出"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代理模型。由该模型给出来的最优委托代理合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比现有委托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该研究改进和完善了蒲勇健(2007)的结果。与蒲勇健(2007)的研究相比,我们发现在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情况下,非理性代理人的行为更加复杂,他会在公平与自利之间寻求平衡。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型一般会存在解。  相似文献   

5.
消费习惯、异质偏好与动态资产定价:纯交换经济情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Chan和Kogan、Bask和Cuoco等的方法考虑纯交换经济下的定价问题,我们引进了两个投资者:一个具有外在性消费习惯;一个不具有消费习惯。我们重点考察消费习惯对投资者的最优消费规则的影响以及对资产价格的确定。此外,我们还考虑了对数效用函数下,消费习惯以差的形式出现的情形下的消费规则和定价问题。我们发现当两个投资者中一个具有消费习惯而另一个不具有该习惯时,消费习惯同时改变两个投资者的最优消费规则、消费动态和财富动态。此时的动态资产定价受外在性消费习惯的影响,即时Sharpe比为常数,并等于同质量经济下的即时Sharpe比。同时,如果考虑对数效用函数下消费习惯以差的形式出现,则即时Sharpe比是时变的,反周期的。  相似文献   

6.
博弈论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博弈论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个人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因此,制度是N人博弈的均衡解。当一种经济中还存在外部利润时,说明博弈尚未找到最优解,还可以进一步剔除严格劣战略,就是说非均衡的制度结构必然导致制度变迁,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制度结构的演变过程也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蒲勇健 《经济学》2007,7(1):297-318
本文通过将Rabin(1993)提出的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效用函数植入现有的委托-代理模型,获得一个代理人表现出“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代理模型。由该模型给出来的最优委托-代理合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比现有委托-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该研究改进和完善了蒲勇健(2007)的结果。与蒲勇健(2007)的研究相比,我们发现在同时考虑了物质效用和“动机公平”的情况下,非理性代理人的行为更加复杂,他会在公平与自利之间寻求平衡。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型一般会存在解。  相似文献   

8.
序贯观察与选择策略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书问题是一类序贯观察与选择问题,描述了一种动态的信息搜索与决策过程。已有解决秘书问题的方法,主要特征是以取样观察选项中的最大值选项作为标杆,其优点是能保证赢的概率最大,但其不足是很少考虑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决策能力与启发式认知偏见。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假设提出均值标杆策略,以及通过决策最优度来测量决策收益的设想。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决策者运用该策略情境下的截止阀值与决策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均值标杆策略的决策最优度明显优于最大值标杆策略,且决策最优度随标杆策略的变动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决策最优度的最佳值应该是以取样观察选项数量的20%个选项的平均值及其附近作为标杆。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最优套利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金经理人效用函数为指数效用函数、投资基金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条件下,基于市场存在交易费用及投资期限无限情况下的最优套利策略,就各参数对最优交易策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在无风险资产和多种风险资产之间进行资产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不存在无风险借贷时 ,通过对证券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分析 ,可以确定有效界面 ;存在无风险借贷时 ,以上所得有效界面则会改变。在考虑效用函数的基础上 ,可以分别推导出以上两种情况下的最优资产组合 ,并可根据实际的政策条件 ,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世界各国法规对汽车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开始重视对汽车乘员约束系统优化工作。而汽车安全带是乘员约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驾驶员和乘员的重要保护装置,所以对安全带特性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仍在继续进行。乘员约束系统逆问题满意准则模型是本文作者提出的新数学模型,它反映了汽车CAE的实际需要。该模型抛弃了寻求多目标问题最优解(或权衡最优解)的思维方式,以决策者满意为准则,寻求多目标问题的满意解。本文利用该模型,以头部伤害指标和胸部伤害指标为评价指标,利用汽车碰撞模拟软件MADYMO进行数学试…  相似文献   

12.
马万勋  雷勇  邹艳  蒲勇健 《技术经济》2014,33(10):113-118
以供货频次和需求配比为视角,构建了一个供应链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在需求方为先决策者和供应方为先决策者两种情形下供应链系统的最优价格决策机制,分别给出了两种情形下的最优价格决策方案,指出产品是最优价格决策中的根本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由新古典经济理论和规范的决策理论可知,市场行为主要受物质激励的推动,利己心和理性是经济决策的基础。这里的理性意味着决策者能够以逻辑和系统的范式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并在给定可选集和可获得目标中做出最优选择。同时理性也表示一种向前看的决策方式,即决策者可以考虑决策行为在未来会导致的一切后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消费习惯理论,构建一个包含随机死亡概率和不确定劳动收入的连续时间生命周期模型,探讨退休养老计划参与者的消费与投资问题,将参与者的生命周期分为退休前和退休后两个时期,退休前参与DC型养老金计划,退休后领取固定支付的年金,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应用动态规划方法得到了CRRA效用函数下退休前(后)最优消费与投资决策的显式解。最后,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演示了最优消费与投资策略随参数变化的动态行为,并给出了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5.
乘员约束系统逆问题的研究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一个方面,是汽车CAE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乘员约束系统逆问题满意准则模型是新的数学模型,它反映了汽车CAE的实际需要。该模型抛弃了寻示多目标问题最优解(或权衡最优解)的思维方式,以决策者满意为准则,寻求多目标问题的满意解。本文对乘员约束系统逆问题满意解的广义含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满意准则幢型乘员约束系统逆问题的满意准则数学模型:如果记则上述模式可以写成更简洁的形式x是n维设计变量向量,g(x)是P维约束函数向量,F(x)是m维目标函数向量了是m维目标函数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刘伟  陈晓红 《技术经济》2005,24(7):90-92
本文从效用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入手,利用效用曲线将决策者分为风险规避者、风险偏好者和风险中性者三类;进而分析了期望值分析实际上是风险中性者决策的依据,而效用分析是不同类型决策者的决策依据,对风险中性者来说,效用分析等价于期望值分析;最后从预测的价值角度得出了效用分析优于期望值分析的结论,并用具体案例实证了利用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一、方法步骤现实经济系统中的评价问题,决策者考虑的评价指标往往不只一个,而是通过综合多个主要指标进行,即大多数经济评价问题都是多指标评价问题,如宏观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及微观的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等。一般地,这种多指标评价问题的基本结构可以表述为:对现有的m个方案A1,A2,…,Am进行最优排序,每个方案中决策者考虑的评价指标有n个:G1,G2,…,Gn。通过调查,决策者可得到有关信息如表1所示:表三评估信息显然,这一表式结构可用矩阵表示为式中:aij表示第i个方案的第j项指标取值。这个矩阵称为评价…  相似文献   

18.
库存控制的研究一般只考虑正常订货的情况,但实际上紧急订货经常出现。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的制定时,上游厂商为下游厂商的紧急订货准备一定量的产品,可以减少缺货损失,降低成本。本文在分析了考虑紧急订货的供应链库存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最优策略的数量模型,并给出了求取最优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投资决策中定量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表明 ,在各类经营决策 ,特别是重大的投资决策中 ,各种定量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各种定量决策模型都不可避免地与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总的来说 ,有定量方法总比没有定量方法好。从表面上看 ,决策中的数学模型提供的是“最优解” ,但由于模型的假设前提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 ,这个“最优解”往往并非最优 ,有时甚至是无效的。为此 ,人们在决策中普遍认同“满意准则” ,即追求“满意解” ,而非“最优解”。从更深的层次看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与“满意准则”并不矛盾 ,因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本身就是决策方法选择中的“满意解”。…  相似文献   

20.
匈牙利法在排序问题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个不同的零件在1台处理机上进行加工,切换品种时,需要花费调整费用,如何排序使调整费用最小,尚没见到理想的最优排序方法。传统的方法是下一个最好法。下一个最好法虽然方法简单,但通常情况下得不到最优解,近似最优解也不理想。尤其是在一定条件下,明显不合理,优化效果极不理想。新方法巧妙地把匈牙利法应用于这一模型,通过简单的变换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近似最优解,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求出最优解。新方法解决了下一个最好法近似最优解不理想的缺欠,又克服了分支定界法繁琐、工作量大的不足。新方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