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从分析一种货币国际化需要具备的条件出发,阐述了欧元国际化的程度取决于欧元保证的经济基础,依赖的外部环境及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作为交换媒介的普及程度,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欧元首先表现为区域性货币,只有当欧洲联盟从相对封闭的经济一体化逐渐走向开放,增加区域外国家对它的依赖性时,才能充分实现其货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论当今世界货币体系的本质谬误兼及欧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货币的本质规定来看,当今的以美元为中心的,由纸币组成的世界货币体系是一个不科学的货币体系,存在着本质的弊端,即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不与黄金挂钩,美国可以无限期地无偿占有与各国美元外汇储备等值的别国财富供自己使用,欧元的诞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对现有不合理的世界货币体系的挑战,区域货币是通向未来新的单一世界货币的中间桥梁,我们应正视现实,制定对策,关注世界货币一体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5.
黄腾 《亚太经济》2003,(4):18-19,10
欧元自其流通以来,对美元的汇率就持续走低,从1.1欧元兑换1美元的起点,跌落至0.83欧元兑换1美元的谷底。就在人们对欧元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欧元开始收复失地,并于2002年初接近甚至超过美元平价的水平,而且这种势头一直持续至今。欧元这种大起大落的表现,让很多人捉摸不透,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笔者将解释欧元近两年来的表现,并对其未来短期内走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内林教授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德国引人注目的欧元反对者。这篇文稿已用德文、荚文发表,感谢罗敏先生译成中文。经作者同意,专投我刊。内林教授作为一位资深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和德国政界、银行界和学术界知名人士,以其特有的坦率的意识形态视角,针对德国和欧洲社会经济的时弊,揭示了隐藏在社会经济表层下的实质问题,并指出动荡根源的症结所在。虽是一家之言,很有独到见解,读后颇有启示,令人深思。相信对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德国社会经济及其改革问题会有所帮助。特别刊出以飨读者,并向作者和译者致意。  相似文献   

7.
梁万泉 《特区经济》2010,(10):15-16
本文重点着眼于国际外汇储备和国际金融市场等方面,对欧元现有的地位、影响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秦凯 《改革与开放》2012,(2):114-115,117
美、欧、日元的国际化表明,一种货币要想国际化,必须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金融市场、良好的国际信用和充足的外汇储备、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等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同时还应具备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欧元问世已近两年。虽然欧元对美元的比价曾一度跌幅超过30%,但是作者认为,欧元运转两年基本上是成功的,欧元最终将会得到稳定。一旦欧元对美元的比价在0.9一线稳住之后。欧元有望在今后一两年内,对美元比价逐渐回升到1.00—1.10,这也比较符合欧元目前约被低估20%的基本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欧元现钞投入流通,其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的进一步巩固,美元目前虽然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独霸地位正日益受到挑战,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将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与欧元国际地位的此消彼长及其汇率关系的调整变化,有可能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和汇率体制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战后,以美元荒、美元过剩和美元危机为标志,展示了美国经济由繁盛到衰落的历史。1968年,日本一跃成为翼第二经济大国,接着又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大国。美国、西欧和日本形成了西方的三个经济中心。到70年代到,在国际货币领域出现了美元、欧洲货币体系和日元三个贷币中心。美元作为老的货币中心,虽见衰落,但仍发挥着老大的作用;欧洲货币体系自1979年3月创立,随着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的逼近和欧共体各国的努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日本随着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中地位的迅速提高,日元在国际结算、国际储备和国际信贷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元国际化业已取得很大进展。此时,对日元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得失,借鉴其成败,的确是一件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廖九如 《发展》2001,(11):22-25
欧元给世界经济注入新鲜“血液”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通过的“马斯特利赫特条约”,就欧洲单一货币化的计划达成了协议,条约规定了实行单一货币的5条经济趋同标准:1短期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3个经济运行最佳国的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2长期利率不得超过3个经济运行最佳国的20%;3政府预算赤字不得超过本国GDP的3%;4国家累计债务不得超过GDP60%,成员国货币加入欧洲汇率机制已满2年,但不对其他货币进行贬值;5欧元EURO的直接前身是欧洲货币单位埃居ECU,这是…  相似文献   

13.
14.
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预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做重大调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黄金的国际货币职能退化,美元的地位不断被削弱,德国马克,日元的地位不断增强,尤其是1994年以后,日元,德国马克不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人们一般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将由战后美元“一统天下”的时代,逐步走向美元,德国马克,日元共同充当国际货币的“三足鼎立”的时代,但实际上马克和日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并不能与美元相提并论,准确地说应该是“美元一极主导,马克,日元三币共存”的国际货币格局,随着欧元的正式启动,“三币共存”的国际货币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美元的主导地位将被彻底打破,马克将融入欧元,而日元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居于什么样的地位,也成了人们关心的重要国际金融问题之一,本文拟通过美元,欧元,日元对比分析,对日元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做出客观的估价。  相似文献   

15.
16.
从欧元体系的结构弊端看欧元内在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敏 《世界经济研究》2000,(6):68-72,58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现金进入流通领域,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12种欧币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欧元从“记账货币”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货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欧元区现包括12个国家,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德国、希腊、法国、芬兰、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欧元转换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01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为预备阶段,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向有关商业银行、零售商、运钞公司投放欧元现钞,并向市场少量发售欧元硬币;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半个的不懈努力,欧元终于成功地诞生了,于1999年1月1日成为欧盟中的十一个成员国的共同货币,欧元区的大小几科与美国相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欧元区,欧元区的实力以及欧元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强,可以肯定地说,欧元是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5,(24):29-30
欧盟宪法在一星期之内先后遭法国及荷兰选民否决,等于对欧洲的政治及经济前景投下两枚威力强大的炸弹,从欧元汇价应声急挫可见一斑.在风雨飘摇之际,意大利一名官员提倡举行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元并重用原来的货币里拉,令所谓的“欧元解体”甚嚣尘上,逼得欧洲央行行长在周末出来辟谣,指欧元解体属无稽之谈,退出欧元更是经济自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