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论内部审计的风险与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及特点 1.独立性的限制影响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众所周知,内部审计的地位.决定了内部审计很难象社会审计一样处于独立于被审单位之外的中介地位,就内部 审计的实质而言,只局限于本单位领导的管理工具,是单位领导主观意志的体现。鉴于此,内部审计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其客观性和公正性必定受到影响.这就为审计风险留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4.
5.
6.
7.
9.
崔柳 《财会研究(甘肃)》2001,(3):52-54
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加之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增加了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审计的难度,使审计风险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特征的分析,探求社会审计风险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茅东萍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2,(3):21-22
社会审计组织所从事的是一种中介服务业务,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量贩声誉和信誉,更关系到千万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尽管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质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其审计质量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论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所谓国家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派出的专业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提出的审计意见或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法制建设的加强,国家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审计机关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概念最早起源于民间审计领域。自1931年美国厄特雷·马尔歇公司案件开始,到1938年的麦可森·罗宾斯公司破产案,再到60-70年代针对八大会计公司的300多起诉讼案,在民间审计领域刮起了一股诉讼浪潮,被世人称作“诉讼爆炸”,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审计风险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民间审计的审计风险有许多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19.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报和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日益增强,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来的几例审计失败案例,社会上对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审计人员对审计 相似文献
20.
在内部审计实务中,审计机构如何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问题,是审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笔者认为,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有效控制此种风险,就必须在正视问题,做好有关工作的进程中注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