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众媒介信息资源配置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坚 《价值工程》2000,(6):27-28
引言大众媒介信息资源配置,是指依据特定的传播意图和报道目的,对新闻信息所做的配置与设置。大众传播媒介对新闻信息的传播,除了采访阶段的事实判断和选择、写作阶段的素材提炼和加工、编辑阶段的稿件修改和编发外,还要对媒介获得的社会信息,通过创造性开发、组合与拓展,新闻信息获得更深的意义、更多的功能、更高的价值。这是对媒介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以相对少的获取信息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信息传播功能,实现传播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最佳效益。1新闻深度报道的功能与价值现代新闻报道以其特有的处理方式,在新闻信息资源进行创造…  相似文献   

2.
王传宝 《新远见》2010,(11):83-88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由媒体所塑造的拟态环境,成为人们依存的重要公共空间。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成为当下信息社会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政府传播活动,日渐成为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下的中国,改革逐步深入,一些结构性矛盾逐步爆发出来,老百姓时有怨气。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因此,网络舆论渐成气候,对党和政  相似文献   

3.
刘敬元 《活力》2013,(21):53-53
信息化的今天,人们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常态。在传播的诸多信息中,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会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做好灾难新闻报道.向公众传播及时、准确的传递灾难消息。传播正能量。不但能够稳定社会、稳定群众恐慌心理。而且能够汇聚力量,催人奋进,抵御灾难。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传播正能量是新闻媒体的使命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对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来利益具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社会中,新兴技术不断革新,而由技术的革新所带来的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是当下信息爆炸时代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为信息传播开辟了全新的传播方式和路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主要通过改变信息生产与呈现的方式构建新兴媒介生态。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更好地对外传播工作,也是人们需要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冷艳 《民营科技》2010,(12):144-144,105
面对全球化新媒体蓬勃的发展潮流,具有"第五媒体"之称的手机目前在通信传播领域中呈现出领跑的发展态势。手机媒体的媒介特性和传播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手机正在悄然地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已经陷入其构建的网络世界中,依赖于其所带来的便利通信空间与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传播学者梅罗维茨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其专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不仅综合了麦英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戈夫曼的"戏剧理论",而且吸收了亚历山大关于社会交往中情境认同论。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对媒介引起的社会变化作出了自己独特的分析,指出电子媒介是通过改变社会的情境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到数字化的生活,音乐电视也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企业也利用音乐电视这种形式来为企业服务。成为塑造形象。推广企业品牌的有利工具。企业音乐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已经成为企业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新宠。不仅构建了企业良好形象,也为企业文化的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大众传媒也是为社会大众所服务的媒介,大众传媒所占用的是公共资源,所以它有义务去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努力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在过去的生活中,人们的安全意识传播主要靠的是人际传播。现在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以大众传媒为主导的社会生活之中。大众传媒传播与人际传播相比,大众传媒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影响力更大,从各个方面促进民众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大众传媒现在已经与民众的生活融为一体了。而民众的安全意识可以说是处于任何阶段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它时刻作用于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刘涛 《活力》2014,(3):73-73
一、跨媒介传播形式出现的社会背景 纵观人类大众传播史,大众传播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是纸质传播时代,其媒介载体为报纸、书籍,杂志等形式;第二个是电子传播时代,其媒介载体为广播、电影、电话、电报,电视等形式,第三个是数字传播时代,其媒介载体为高清晰度电视,电脑、VCD、DVD、互联网等。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三个时代的划分是科学进步的三次飞跃,而从受众需求的层面来说,三个时代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态势对媒介与信息需求的不同程度。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当单一形式的传播媒介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时,或者单个媒体不能承担高质量、广幅度、大范围的传播任务时,跨媒介传播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0.
跨国并购是企业的重要战略决策,在并购实施过程中,企业不仅面临政治、法律、财务和员工绩效等风险,而且面临异域文化下的信息沟通风险。笔者对中粮收购澳大利亚Tully糖业进行单案例研究,从传播中的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关系入手,对跨国并购沟通中的心理距离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对其他企业跨国并购沟通提供借鉴。主要观点是,在跨围并购沟通中,企业须把握适度的心理距离策略:(1)设法拉近心理距离。一方面,企业可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媒介和信息传播策略进行贴近地域的沟通,由此可通过拉近双方的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而拉近心理距离;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利益互惠方式协调双方关系,通过拉近双方的社会距离而拉近心理距离。(2)必要时拉开心理距离。企业应适当保持低调,从传播范围和信息内容上进行必要的控制,以拉开认知距离;必要时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拉开态度距离,最终实现传播意图。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文化传播在当代中国媒介化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已进入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传播的主要功能是推进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先进文化的传播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当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文化传播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转型社会背景下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与传播的意义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视觉文化传播的概念已经被广泛关注。如今视觉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种文化之中,乃至于各种媒介都已经开始向视觉文化转向。作为大众传媒的先驱——报纸媒介更是在这场传媒变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经过研究发现报纸文化的视觉转向甚至很早以前就早已悄悄开始了。本文试图通过对《申报》、《南京日报》百年报纸的抽样调查,从微观层面解读中国报业在内容和文化上所表现出来的视觉转向历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微博与突发事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微博传播信息的时效性能够使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得以传播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同时,借助突发事件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微博这一传播载体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事实上,突发事件中微博的传播具有“双刃剑”效应:微博对突发事件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微博传播过程中的随意性、草根性也可能造成突发事件在传递过程中出现混乱;微博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与草根性使得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传播被繁杂的海量信息所淹没,给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带来了巨大挑战;微博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可以使得突发事件在人们的讨论中得以推进,但也可能导致人们的盲目跟风。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媒介、社会与文化构筑的场域中,网络媒体的兴起不仅为中国传媒自身带来了冲击与震荡,而且为社会发展与文化创新提供了嬗变机遇.中国的大众传媒如何顺应媒体变革的时代潮流,如何提升中国互联网传播力,塑造中国媒体形象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在大众传播的视野中,检视中国网络传播的环境和中国媒体自身的作为,并作深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平面广告作为商家宣传和推广产品的重要媒介,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和喜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如何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吸引力,唤起人们对于作品的情感和兴趣,一直是广大同行广泛关注、深入探讨的话题。将抽象艺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当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媒介、社会与文化构筑的场域中,网络媒体的兴起不仅为中国传媒自身带来了冲击与震荡,而且为社会发展与文化创新提供了嬗变机遇。中国的大众传媒如何顺应媒体变革的时代潮流,如何提升中国互联网传播力,塑造中国媒体形象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在大众传播的视野中,检视中国网络传播的环境和中国媒体自身的作为,并作深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由复旦黄洋中毒事件引发的对1994年清华朱令案的重新探讨、对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的重新反思,高校危机在2013年重又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与讨论的话题。在复旦投毒案的进程中,职业媒体、社交媒体的"全程直播式"报道对舆论的引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以"复旦黄洋中毒事件"为例,结合2004年2月发生的云南大学杀人案,意在探讨各大媒介在高校危机中传播的合理、不合理之处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唐思容 《民营科技》2008,(10):72-72
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极易引起家长乃至社会的关注,而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却往往被忽视。也许有人会问:教师,为什么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问题有多严重?通过媒体的报道,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都有所了解。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很多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问题,工作的压力,家庭乃至社会的压力都是导致他们心理不健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陶勇  侯广信 《企业活力》1991,(12):31-32
<正> 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成为发展生产、促进销售的最佳选择。那么,企业是如何看待广告宣传呢? 最近,徐州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和广告公  相似文献   

20.
闵晓闯 《活力》2014,(15):54-54
媒介的公共性建立在社会的公共性之上,这种公共性不在于媒介传播的广泛性和受众的聚合性,而在于对媒介利用的程度和方式,民主表达是社会民主的第一步。媒介功能与社会公共意志是一个共存体,表现为相互支撑、相互利用、取得共同发展的目的关系。传媒不仅仅单向推动了社会意志表达,社会公共空间结构的转变对传媒也有间接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