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艳 《民营科技》2010,(12):144-144,105
面对全球化新媒体蓬勃的发展潮流,具有"第五媒体"之称的手机目前在通信传播领域中呈现出领跑的发展态势。手机媒体的媒介特性和传播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手机正在悄然地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已经陷入其构建的网络世界中,依赖于其所带来的便利通信空间与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媒体”依托个人终端即时通信的蓬勃兴起,成为普通大众使用最广泛的传播平台,自媒体带来了“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的惊人态势。截至2014年6月,中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5亿,这标志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的大众传媒一般都是被动的“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而Internet开辟了一种交互式的“多对多”的传播模式。本文先分析三种不同的传播模式, 其次比较各种传媒的特性,最后是结论部分。一、三种传播模式 1.“一对多”传播模式 Lasswell(1948)提出“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厂商通过传媒将信息传播给多个消费者,根据媒体  相似文献   

4.
李彦霖  刘敬 《活力》2011,(3):129-129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1.其受众资源极其丰富。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受众.而对手机媒体化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用户资源。眼下,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2.7部。手机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它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传播、整合信息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完善、手机用户认知的不断提高和运营模式的逐渐形成.手机媒体会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1.其受众资源极其丰富.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受众,而对手机媒体化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用户资源.眼下,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2.7部.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新闻媒体更加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日常要素。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对民众影响之广泛,作用之明显,受到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媒体诸多功效中,值得我们加以探讨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对品牌的宣传作用和对品牌的增益效应。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传播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新闻媒体对品牌的增益趋势逐渐增强,给我们带来许多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栾港 《企业导报》2012,(15):116-117,223
基于Web2.0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通信工具的迅速兴起,加速了互网络自媒体化进程。在自媒体时代,人们不仅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且也通过网络提供信息。具有自媒体特征的微博,其商业价值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自媒体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本上阐述了自媒体环境下微博广告传播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媒体的特点,对其产生的传播效果进行描述,试图找出不同媒体类型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及其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6,(11):75-76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医院应如何利用好网站、微信、微博这类自媒体传播平台推广医院、服务社会,这是一个热点课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经过多年探索在自媒体传播上有着独特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11):180-181
微信公众平台是继微博之后产生的新型大众化媒体传播平台,目前已发展到第五版了。个人或者组织均可以申请使用个人或者小型媒体。然而,快速的对已注册平台进行很好的建设、推广,以发挥平台辐射效应成为平台建设的关键。本文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汽车自媒体传播平台设计为例,详细说明微信自媒体传播平台的设计过程及应用推广过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田烨 《中外企业家》2013,(6Z):241-241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每个人一天要被动接受的信息达到了近两千条。对单一受众来说,由于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无用或不被需求的,所以"地毯式"轰炸的大众传播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达不到从前的效果,并且使多数受众产生了信息屏蔽的习惯。这种传播形式是相对于大众传播形式的,我们称之为分众传播形式,它的产生代表着一个新的媒体形式雏形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的到来。笔者主要分析了手机媒体的发展对分众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媛 《价值工程》2013,(34):316-318
亲社会行为指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回报的行为,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媒体通过有所侧重的集中宣传一个人或一类事物而对社会大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IAT内隐联想测验,探究媒体传播与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媒体正面积极报道增强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倾向,反面批判报道降低其内隐亲社会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3.
董鲁晓 《新远见》2010,(3):83-89
借助媒体资源进行的传播活动对目标群体有直接的影响和强烈的效果,但是在国际传播活动中,在接受和认知的层面上,由于文化传统的隔阂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和误解,正规的媒体传播活动很容易引起目标国公众的自然抵触和抗拒,因此反而很难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甚至会产生相反的解读和效应。此时,恰当地借助非媒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微博、微信、个人主页、博客等互联网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进入个性化发展时代,网络的交互性、移动性得以大大增强,呈现出自媒体化发展态势。在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体思想,以往是通过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进行传播,而在互联网逐渐成为个性化主流媒体,并实现自媒体化的大趋势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遭遇到各种思想的阻碍,因此,怎样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模式,使马克思主义用语更加适应自媒体,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整合营销传播能够有效地实现营销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和回报,因此成为市场营销学界重要的发展成果。本文主要探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媒体中的应用,通过媒体自身以及媒体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两个方面谈谈媒体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树立品牌形象,密切与受众和广告客户的关系,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15):256-257
当今社会面临着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国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市场经济下条件下意识形态转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利用微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创新手段,进而繁荣微媒体文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微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旨在研究如何运用微媒体这个传播媒介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使科学理论转变为真正的物质力量,使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巨大的实践作用。通过对微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分析,为微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加速了新媒体的诞生,而手机媒体作为第五媒体,既继承了传统媒体的优势也发挥了新媒体的特点。并且手机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现代智能手机集录音、照相、摄像、编辑文字于一体,从而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真实性创造了条件。并且手机媒体的使用范围特别广,所以如果用手机媒体传播新闻可以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从而很好地起到新闻宣传作用。因此要想了解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首先要知道手机媒体的特点,才能更好的为加强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正面影响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通过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势和具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媒介、社会与文化构筑的场域中,网络媒体的兴起不仅为中国传媒自身带来了冲击与震荡,而且为社会发展与文化创新提供了嬗变机遇。中国的大众传媒如何顺应媒体变革的时代潮流,如何提升中国互联网传播力,塑造中国媒体形象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在大众传播的视野中,检视中国网络传播的环境和中国媒体自身的作为,并作深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媒介、社会与文化构筑的场域中,网络媒体的兴起不仅为中国传媒自身带来了冲击与震荡,而且为社会发展与文化创新提供了嬗变机遇.中国的大众传媒如何顺应媒体变革的时代潮流,如何提升中国互联网传播力,塑造中国媒体形象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在大众传播的视野中,检视中国网络传播的环境和中国媒体自身的作为,并作深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石佩霞 《活力》2014,(7):150-150
一、手机媒体、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得新闻客户端成为获取新闻资讯最为快捷的渠道〈br〉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随着各个城市无线网络覆盖和家庭无线网络搭建,越来越多的受众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各类移动阅读终端及无线网络和3G 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新鲜资讯,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新闻客户端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