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海经济》2009,(9):74-74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陆续公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公报。根据数据统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半年GDP增幅普遍好于预期。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共有14个地区保持两位数增长,22个地区GDP增速超过8%,仅有6个地区增速低于7.1%的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2.
《上海经济》2012,(1):90-90
全国31个省2011年前三季度(直辖市、自治区)经济数据已发布。从生产总值总量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位居前五位,GDP依次为36953.1亿元、35113亿元、33030.9亿元、22627亿元、20370.4亿元。分地区而言,  相似文献   

3.
全国31个省2011年前三季度(直辖市、自治区)经济数据已发布。从生产总值总量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位居前五位,GDP依次为36953.1亿元、35113亿元、33030.9亿元、22627亿元、20370.4亿元。分地区而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中国最大的C2C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的数据,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中国大陆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0工具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从省域层次对中国C2C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回归分析,以及对淘宝网的特产网络店铺进行地理分布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C2C电子商务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达程度非常相关。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物流业越发达的地区,其C2C淘宝网特产店铺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5.
龚小彪  彭莉莎 《特区经济》2011,(12):265-267
本文利用Theil指数与Moran指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产值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逐年加剧,并且空间依赖性程度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加强。再将Theil指数分解为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发现东、中、西地区的组间差异正占据主要地位。同时200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技术产业总产值Moran散点图表现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强烈正相关性,即空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然而各区域间的差异性却逐渐增大。因此,为了研究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采用了变截距模型对比分析了2002-2013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年度面板数据,在这些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增长指标、股票市场发展指标以及控制变量指标三类指标分析其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探讨缩小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异质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数字经济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该结论具有稳健性,且相较于东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为中国持续稳定地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2010,(12):78-78
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数据日前陆续公布。从GDP绝对值来看,两东两江(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继续保持总量优势,位居全国前四。分地区而言,  相似文献   

9.
《上海经济》2011,(11):78-78
2011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数据已陆续公布。从生产总值总量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位居前五位,GDP依次为23347亿元、22918.3亿元、21880.8亿元、14654亿元、12404.68亿元。  相似文献   

10.
到2004年底,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目前,国家对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比例关系没有统一的规定,国际上也不存在单独根据社会平均工资一定比例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所谓“社会平均工资法”,判断一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合理,要全面综合考虑。我国各地区工资标准差距客观存在,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方面构建基于双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在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双重空间因素作用下,政府支持对本地创新质量和其他区域创新质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又以经济距离的作用更强;金融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了本地创新质量,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了其他区域创新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对研发效率的重视也在逐渐提高。提高研发效率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产出的有效途径。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2005-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30个省份研发效率的演变趋势以及我国整体和分地区研发效率的收敛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研发效率地区差异较大,且省际之间和各省不同年份之间的波动性都比较大;从整体来说,我国各省研发效率不具有收敛的趋势,但是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研发效率具有收敛性,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份研发效率则不具有收敛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收入差距正在加速扩大的非均衡格局,已经对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缩小差距,保持区域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对三大地带、六大区和各省市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提出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有助于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6—2019年中国 30 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系统和吸引外资能力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耦合协调度和 PVAR模型实证分析两系统间的耦合与互动发展特征。研究发现:2006—2019年经济发展水平和吸引外资能力均有明显改善,各省区市的系统耦合协调度为 0.11—0.61,呈平稳上升的态势;在空间上,耦合协调度的局部莫兰散点主要分布在一、三象限,说明大部分地区呈现“高?高”或“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在互动关系上,吸引外资能力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吸引外资能力的影响程度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选取8个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2010年31个省市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定量比较,综合评价我国31个省市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选取了2个公共因子并加以解释,得出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天津等地区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针对所得结论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国31个省市1994-2012年的经济增长和制度质量指标构成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单位根、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检验了制度质量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经济增长差异也会致使区域间的制度环境不同。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市场化发展,为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善产权关系,提高政府效率,使经济增长和制度环境得以良性循环发展,同时这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及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赶超最根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南欣 《科技和产业》2023,23(4):192-198
从相对数和绝对数指标出发,测算中国31个省区市影子银行发展水平,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研究2008—2020年中国影子银行发展水平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分布动态演进。研究表明:中国影子银行整体发展水平逐年稳步上升,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发展尤为明显,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影子银行发展速度最快;全国范围内影子银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发展不均衡程度未改善,其中东部沿海、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空间差异最明显,北部沿海、西南、西北综合经济区呈缩小态势。  相似文献   

18.
谭涛 《科技和产业》2023,23(5):80-86
为探讨科普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在构建科普和科技创新水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测算2015—2019年各省科普和科技创新水平,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全国科普和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但区域间失衡问题依然突出;科普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仍有超1/3的省份处于失调阶段,科普与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2008-2016年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普资源配置水平进行了分析,从时间上比较广西近年科普资源配置水平的变化,得出基于因子分析的广西科普资源配置水平综合排名。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科普资源配置水平不容乐观,综合排名位于11~22名不等并呈一定的落后趋势;科普经费,科普活动和科普传媒配置水平在全国呈下降趋势;科普人员,科普场地配置水平虽有一定上升趋势,但多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财政分权作为调控央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地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计算绿色GDP,再构建系统GM M模型,运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刺激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要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为实现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持续推进财政分权改革,因地制宜地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