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深圳金融业继续保持安全、稳健、高效的运行态势,深圳金融业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就是在总行、广州分行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深圳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其改革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金融业也同样走在全国前列,深圳金融业也同样走在全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前沿。深圳金融业处在与世界接轨的市场化环境之中,竞争非常激烈,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纷纷展开了从产品到组织再到制度的一系列创新。作者回顾和分析了深圳金融业的创新环境和历程,提出了未来几年内银行业创新的三大方向:满足客户支付需要的业务创新、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业务创新和满足客户理财需求的业务创新,同时还提出了成立业务创新委员会,建立“业务创新论坛”等设想,并设计和规范了业务创新工作的基本运作流程和其组织机构职能。  相似文献   

3.
正在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三地进行的综合配套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就深圳创新环境而言,正如姜建清董事长来深调研时指出的那样:深圳作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完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金融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所作为,成为全国金融业的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家》2010,(9):158-159
2009年,是本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深圳金融业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项指标超过了历史最好纪录,金融创新亮点纷呈。深圳金融业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双宽松"的经济金融政策,得益于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深圳金融业30年改革创新所打下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5.
深圳经济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于学军一、深圳金融的探索随着深圳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深圳金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一方面适应了深圳新经济体制的运行要求,另一方面金融的某些超前改革和发展,又促进了深圳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特区金融业为...  相似文献   

6.
凡是到过深圳进行经济或金融考察的人,尤其是北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无不对深圳金融业的高度发达所惊叹,林林总总的金融机构除了在直观上让人眼花缭乱外,那金融机构除了在直观上让人眼花缭乱外,那金融机构的多样化,金融业务品种的应有尽有,金融机构实力之雄厚,金融业的跳跃式快速发展,更让人刮目相看,到2000年底,深圳金融机构数量达到146多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达到52家),从业人数达到43000多人,一大批新金融机构方兴未艾,外资金融机构分支或代表处纷至沓来,用深圳人的话说,没有这些快速发展的金融机构的支持,也就没有深圳今天的繁荣和成功。  相似文献   

7.
谢莎 《中国金融家》2008,(12):103-104
“金融业是一个寄托着深圳光荣与梦想的行业。没有金融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今天的深圳。”这是现任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许宗衡同志在2007年4月的讲话。如今,站在深圳银行业三十年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仍可体会到这个评价的精准之处。  相似文献   

8.
马梦琪 《金融论坛》2003,8(7):36-41,60
深圳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 ,其改革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金融业也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金融业也同样走在全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前沿。深圳金融业处在与世界接轨的市场化环境之中 ,竞争非常激烈 ,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纷纷展开了从产品到组织再到制度的一系列创新。作者回顾和分析了深圳金融业的创新环境和历程 ,提出了未来几年内银行业创新的三大方向 :满足客户支付需要的业务创新、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业务创新和满足客户理财需求的业务创新 ,同时还提出了成立业务创新委员会 ,建立“业务创新论坛”等设想 ,并设计和规范了业务创新工作的基本运作流程和其组织机构职能。  相似文献   

9.
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顺应金融全球化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身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金融业在对外开放上大胆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灵魂,是深圳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经过探索和实践,深圳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2006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293亿元,与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一道,共同构成为深圳的主导产业。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发明专利申请占全部专利申请的比重均位居国内第一,  相似文献   

11.
黄育华  王力 《南方金融》2012,(8):77-80,84
"十一五"规划以来,广州市大力实施"金融强市"战略,使金融业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大城市前列。但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金融业发达城市相比,广州金融业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本文通过对金融业在广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广州与"京沪深"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广州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升广州金融业发展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规划以来,广州市大力实施"金融强市"战略,使金融业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大城市前列。但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金融业发达城市相比,广州金融业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本文通过对金融业在广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广州与"京沪深"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广州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升广州金融业发展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纵观深圳金融业发展的历程,我们会看到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金融创新几乎层出不穷,其范围几乎涉及到了金融业的所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马经 《南方金融》2008,(4):5-10
当前,广东金融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争当科学发展金融产业的排头兵,我们首先必须在解放思想上先行一步。广州和深圳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前列,如今共同肩负着率先实现金融发展新跨越的重大使命。对广州、深圳的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查找推动金融业科学发展的薄弱环节,探索促进金融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广东金融强省建设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目前,深圳以1.5万亿元金融总量,居于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随着国家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深圳金融业发展面对着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处于国内外“两种循环”、“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交汇点。未来五年,深圳将克服四个“难以为继”瓶颈制约,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四大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区域合作。深圳经济向珠三角、  相似文献   

16.
这是《深圳金融机构通览》一书的开篇语,写于改革开放十五周年的1993年。这篇文章以机构发展和业务拓展为主线,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金融业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壮丽场景。文章的作者熊良俊当时曾供职于深圳金融机构,亲历了那段难忘岁月。虽然十五年前我们所描述的只是一座城市的片断(尽管这座城市对于改革开放而言有着特殊意义),虽然十五年前我们的一些观念、一些期盼已不合时宜,虽然十五年前我们也无法预想到今天我国金融业所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在举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却能藉此让我们回望改革开放之初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感受曾经的年轻,感怀曾经的守候,感念曾经相携走过的你、我、他,感慨曾经的沧海、如今的桑田……  相似文献   

17.
纵观深圳金融业发展的历程,我们会看到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金融创新几乎层出不穷,其范围几乎涉及到了金融业的所有方面。在机构创新方面,有全国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第一家外汇经济中心、第一家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第一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等;业务创新方面,有全国最早的楼宇按揭贷款、全国第一张外汇商业票据、全国较早公开发行的股票、全国第一张可转换证券等;技术创新方面,有电话银行服务,有“定期一本爱”、“一卡通”、“一柜通”、有“银税卡”、“银行证券卡”,有“医通IC卡”;因内部管理方面,有行长、经理公开招聘制,有资金集约化经营,有“存、利、费连锁控制法”,有“贷款稳定度”管理;监管创新方面,有公开招聘高层次金融工作人员,有率先建立的“企业经济档案制度”、“贷款证制度”,有全国第一部“外资银行非实地监管手册”,有全国首部“投资信托基金管理办法”等等。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金融创新,带动了深圳经济金融的超常发展,打造了深圳金融业今天的辉煌,同时促进了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CEPA的签署及于2004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为深港金融业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为大珠江三角自由经济圈的形成与突破以及深港金融的同城化准备了重要的基础制度条件。本文在全面分析CEPA对深圳宏观经济、金融业及银行市场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与工银亚洲、澳门分行及广东省分行的跨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分享CEPA商机;加快业务、资产和客户结构调整,尽快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各项指标先期达到上市要求;研究深圳各区域市场的差异性,实施各支行分区域经营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福田区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区域,金融基础尤其重要。而在深圳,各区为成为深圳的"华尔街"暗中角力。文章以福田区金融业发展为例,分析打造金融中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宜知己知彼,创新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深圳金融尝过起步的艰难,经过快速增长的兴奋,有过调整转型的困惑,最终迎来科学发展的喜悦。三十年过去了,深圳金融已今非昔比。那么,深圳金融业的发展又能为我们提供些什么经验与启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