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资讯·媒体     
《中国经济信息》2010,(2):14-14
中小企业不是哭泣的孩子,2010:全球消费冰河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句广告词,真是妇孺皆知。但如今它却已风光不再。亚细亚商场由盛转衰,令人扼腕,也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亚细亚的衰败?管理混乱,经营不善是亚细亚衰败的致命点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经营管理不善,企业必然玩完,这条真理,在亚细亚得到了验证。随着亚细亚知名度的提高,亚细亚人的“谱”也越摆越大,经营不计成本,奢侈浪费惊人。1997年,管理不善的亚细亚商场仅管理费用就高达18.6%。由于成…  相似文献   

3.
2001年,那时的中国看起来还像是一个愣头青,正在为突然获得的礼物欣喜若狂。当年,成为WTO第143名成员的中国,彻底告别了"亚细亚孤儿"的时代。从"全球化元年"开始,我们已经蹒跚着走了十年之遥。  相似文献   

4.
王遂舟,这位一次又一次在郑州乃至全国商界掀起波澜,最终酿成众说纷坛的“亚细亚”现象的“始作俑者”,这曾当选全省和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亚细亚”风云人物,1997年他的人生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9月3日这一天,他辞去了“亚细亚”总经理职务,欲知为何,本文披露了辞职情由。1997年9月3日,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做出决定:鉴于原总经理王遂舟的身体状况,同意其辞去总经理一职;任命原中原不动产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锋为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是,亚细亚风云人物、1992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王遂舟…  相似文献   

5.
萧昀 《中国西部》2008,(7):19-19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有没有人曾在你日记里哭泣。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  相似文献   

6.
李厚霖 《浙江经济》2010,(16):57-57
2008年5月,我去了四川。那里刚刚经历了一场史上最惨不忍睹的灾难,所到之处,都是废墟、帐篷、哭泣的老人和孩子,还充斥着浓郁的消毒水味道。这是我从未想过也从未见过的画面,哪怕到今天,只要一想起那个场景,想起当时人们近乎绝望的眼神,都会半天缓不过来。  相似文献   

7.
初见艾滋遗孤。2002年12月的一天,皖北的冬天冷风刺骨,身为阜阳商界名流的张颖,受市民政局委托,陪美国汉普郡大学的社会学家肯·约翰逊了解阜阳孤儿的生活状况。一天内他们马不停蹄走访了多个地方,在利辛县几名艾滋孤儿家里,她们看见孩子的屋里家徒四壁,冷风飕飕。孩子们的脸、手都被冻烂流黄水,观者无不鼻子发酸泪眼朦胧。  相似文献   

8.
《环球财经》2013,(11):10-11
瑞士《新苏黎世报》近期披露,上世纪60年代,十四世达赖喇嘛与瑞士商人勾结,强行将近200名藏族儿童从亲生父母身边夺走,并将这些“孤儿”安排给瑞士家庭领养,酿成多起人间悲剧。据瑞士导演乌里·梅尔拍摄的纪录片《提比和他的母亲们》揭示,这批孩子中其实只有19人是真正的孤儿,其余的至少拥有单亲,有的甚至父母双全。  相似文献   

9.
欧亚 《东北之窗》2008,(12):67-67
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会不会允许巨石压住他的身体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会不会允许他一边饥饿一边流血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会不会允许他哭干眼泪然后死去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会不会允许他的未来从此停止这是我们的孩子这是你的孩子请看着他的眼睛说你想说的话做你想做的事如果你暂时看不见他  相似文献   

10.
《环球财经》2011,(9):125-125
8月3日,根据一项发布在人格研究期刊上的荷兰研究,哭泣并不能像我们以为的那样释放负面情绪,事实上哭对你根本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华林实 《开放潮》2004,(9):12-13
一个叫曹燮的年轻人,最近搞出了一本书,叫《600孤儿的父亲》。不看书,光听书名,就让人有点激动。小曹是个性情中人,表面上不温不火,但一说起这本书和这本书的主人公时,就判若两人。他会用急促的语气狠巴巴地对你说,谁对余祖亮的善举无动于衷,谁就不是个正常人!  相似文献   

12.
尹钢 《中国西部》2001,(5):46-48
在西部高原3800米的康定县塔公乡,有一所远近闻名的特殊学校西康福利学校。在这里有来自祖国各地的9位老师,他们在高原的冰天雪地中用那颗灼热的爱心温暖着18个县的116个孤儿和特困生。我们慕名来到了这所学校,见到了这些可敬而又平凡的志愿者们,和令人心生怜爱的孤儿们。这些孩子中的绝大部  相似文献   

13.
从1949年11月确立“六一·儿童节”至今已有61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却仍有孩子生活在连天炮火中,仍有孩子因饥饿而离世.因无法接受教育而哭泣。因突然的灾难而伤残,因罪恶拐卖而改变人生轨迹……今天。在这个属于儿童的节日。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又能为儿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22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各国的武士、王子、智者,不计其数的人来试解“所罗门王结”,可总是连绳头也找不到,  相似文献   

15.
自制与制胜     
国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儿童分别独自走进一个空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里最显著的位置为每个孩子放了一块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来叫你出去的时候还没有把这块糖吃掉,将对你有一个奖励,再给你一块糖。就是说,你将得到两块糖。如果你等不到老师来就把糖吃掉,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着重探索了东方社会的性质及发展问题,其理论有两个关键点:亚细亚生产方式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上出现了很多观点,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问题进一步厘清,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并把握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丰富内容,总结出其在世界视野下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服务于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发展》2014,(6):27-27
俄罗斯《消息报》称,俄罗斯修改了现行《教育法》,此前,孤儿、残疾人等在进人大学学习时受到优先照顾,现在政府义决定将23岁前生育一个或多个孩子的母亲也列入其中。从今年9月1日新学年开始,符合条件的母亲可以在高校中优先享有接受免费教育的权利,并可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目前,这一规定暂时只适用于俄教育与科学部所属高校,计划今后再扩大到其他院校。  相似文献   

18.
王永 《中国西部》2008,(6):58-67
路透社13日报道,面对中国32年来最强烈的地震,温家宝总理艰难地行走在废墟中,安慰受灾居民。电视台几乎是在不间断地报道形势发展。“爬过倒塌的建筑物残骸,热泪盈眶地安慰哭泣的孩子,通过扩音器向群众大声呼喊,中国总理温家宝已经成为中国面对灾难时开放和动情的面孔……”  相似文献   

19.
霍庆 《中国西部》2013,(36):136-141
《孩子,你得自己走》是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作者苏拉是位中文博士,书中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她自己是如何在儿子海洋从出生到小学毕业期间一步步地锻炼着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的。苏拉认为,在所有亲密关系里,唯有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目的的。家长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分离的过程。如果家长是在真正地、理性地爱孩子,就必须学着放开孩子。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学会独立和自强,这是一种能力,谁也夺不走的能力,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财富。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新教师曾在一次培训会上听专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教育专家看到一个孩子摘了校园里的玫瑰花,便对孩子说:"小朋友,花朵可不能摘啊,你摘了,花朵离开了妈妈会哭泣的,看了让人多心疼啊。"于是孩子很懂事地不再摘了。这位新教师有一次也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遇到相同的问题,也采用同样的方法。但是孩子却说:"老师,你骗人,花朵是植物,怎么会哭泣?"这位教师为什么会失败呢?这说明,现在的新教师入岗培训,专家们只让教师记住某些现成的结论,而没有教会教师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创新"师培"方式,助力新教师专业成长呢?笔者认为,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参训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并以此为依据来选择入职培训的形式与方法。具体来说,培训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案例教学法培训在案例教学中,培训者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案例,使参训教师身临各种各样的具体教育情景,并通过引导他们对具体教育情景中所蕴含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使其获得处理各种可能的教育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训练,以期提高他们解决具体教育情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