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磊 《中国报道》2011,(5):44-45
他们前往华盛顿示威抗议,要求获得应得的民权;他们呼吁种族研究计划提倡种族自豪感;他们是美国种族压迫最新的受害者。不过你也许想不到,“他们”都是白人!  相似文献   

2.
摩罗 《环球财经》2009,(7):117-117
郭实腊、丁韪良公开的身份是传教士,但是他们的第一认同并不是宗教,而是国家和种族认同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家、种族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常会产生冲突,这是由于不同文化地域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本文将对中美日常交际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对其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论述,从而找到中美交际中的正确对待方式,这对发展我国对外往来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许雪 《中国西部》2013,(5):74-75
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氏族中人口的多少决定其种族的兴衰,所以原始先民慢慢懂得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性,即种族繁衍的重要性。他们向往和赞美生物界的繁殖能力,由此便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原始生殖崇拜。刚开始原始人凭着自己的观察和联想,认为某些动植物可能会提高自己的生殖能力,于是  相似文献   

5.
"数字鸿沟":中美差距知多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地域、教育水平和种族不同的群体在掌握和运用网络等数字化技术上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各群体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差别  相似文献   

6.
廖倩 《魅力中国》2014,(13):49-49
美国梦,这个曾经听起来那么崇高的梦想的代名词,在繁荣过后已经接近破灭的时代。曾经,在美国,不论你的出生,不论你的种族,不论你的宗教信仰.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开拓自己的一片蓝天。而如今这个梦想正一步一步走向幻灭。其中的原因也并非一言可以道尽,此论文将浅析美国梦破灭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媒体速览     
超级富豪新种族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已存在多年。花旗银行的3位分析师在2005年给投资者的报告中称,世界在走向两个对立的阵营:一边是超级富豪,另一边是所有其他人群。他们把这种经济形态称为精英购买力主导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范伟 《改革与开放》2014,(21):42-43,72
选举权常被美国人称为“第一自由”或“第一权利”。殖民地时期,只有极少数人享有选举权,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才真正实现了普选制。其选举权民主化的进程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美国人获得选举权的主要因素有财产、种族和性别。  相似文献   

9.
<正> 南非首次多种族大选顺利结束后,第一届由多种族参加的民族团结政府经过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国民党和因卡塔自由党三个党派的协商,于5月11日正式宣誓成立。民族团结政府的成立不仅标志种族隔离统治的结束和一个由黑人多数领导的种族平等新南非的诞生,也给近几年来受暴力冲突危害的南非带来了希望。按期组成民族团结政府,不仅是广大黑人的迫切愿望,也是南非其他各族人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40年前,从加洲的沙福利实验室,脱离出8位工程师,成为美国商业历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他们就是载入史册的硅谷8叛逆,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富于幻想,象罗伯特·N,戈登·E和尤金凯莱,他们很快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成为用硅制造芯片的先驱。更重要的是,他们为硅谷的形成播下的种子,成为了流传至今的传统。 今天的硅谷,拥有上万家电子和软件公司,数以千计的公司在这里诞生,每星期产生11家新公司,一下子塞满了这个长50英里的狭长地带。这种集群影响是令人震惊的,公司规模小但效率高,单是计算机和半导体生产就占了美国工业增长的45%,全球最大的100  相似文献   

11.
春节前,香港特首梁振英的首份施政报告终于面世。先看这份报告封面,可谓是全新的尝试——过往的施政报告,都是单色印刷,而今年则是以一幅蓝天绿地,六名儿童奔跑的照片作为底色。蓝天绿地代表着适宜居住的优美环境;六名儿童代表着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融合团体;他们一齐笑着向前奔跑,寓意新一届政府第一份施政报告贯彻的精神——朝气和希望,同时也为700万港人带来了希望与未来。  相似文献   

12.
李勍 《中国西部》2010,(2):12-13
我只是希望通过我自身的一点微薄力量,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去关注我们的慈善事业,那不仅仅是捐一点点钱或物资就能表示你有多慈善的事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只有爱心才是没有国界,不分种族的。  相似文献   

13.
达沃斯表情     
王澄波  苏航 《东北之窗》2011,(19):110-111
这是一幅全球化面孔的写真集。 我说的全球化,并非指种族、国籍上的集合,而是来自世界各个地方不同性别的人,聚在大连之夏,用他们丰富的表情,传达他们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和焦虑,从这些面孔上,我分明看到智者们试图为今天身处困境的世界寻找到救赎之路的跋涉。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改革与发展》2008,(2):29-32,33,34
一、加拿大和美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况 加拿大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得较好的国家。两个国家的国情比较相似,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具有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设有三级政府。两国在教育、失业、看病、养老和住房等方面已经实现均等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从1965年出台到20世纪末,"肯定性行动"经历了两个阶段:发展时期和调整时期。在这两个时期中,以消除就业歧视、以期达到就业平等的"肯定性行动"在促进黑人妇女平等就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黑人妇女逐渐摆脱就业中的种族和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6.
朱墨 《魅力中国》2010,(3X):212-213
卢西恩.弗洛伊德的许多作品中反映了"恐惧"的因素。这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恐惧和种族命运的恐惧上。个体生命的恐惧是受到了20世纪叔本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等人的哲学思潮;而种族命运的恐惧则源于卢西恩的犹太身世。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卢西恩对于"恐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70年代以后 ,国际性组织和世界性会议发表的宣言、计划中出现了许多对付种族暴力、恐怖主义行为的教育策略。加强对儿童和平、谅解和宽容教育 ,对公民进行正确种族观教育 ,是遏制种族暴力、恐怖行为和战争的两个主要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白郎 《中国西部》2007,(5):99-108
一头“孤独的雄狮”紧紧盯住了一个土著种族,他那雄沉的爱,那波澜壮阔的奋斗,那与这个种族的大地骨血相依。作为与纳西人交道最深的洋人之一,“洛克的世界为我们挽住了多少记忆,留下足迹犹如飘浮的彩云”(埃兹拉·庞德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吴月  王琼 《理论观察》2005,18(6):34-35
美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宁柯维奇曾指出:“在20世纪,美国几乎所有 的重要的政治家都毫无例外地把文化因素考虑为其处理外交的组成部分;的 确,文化在他们决策中起着明显的,常常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美国的 文化外交开展分析和探讨,不仅有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美国的对外政 策,而且能够启发我们从深层次的文化视角来认识国际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若说贫富差距,欧洲比美国小,社会福利也是欧洲比美国好。但美国人觉得他们的社会流动性大,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向上爬”,即使贫富差距拉大,也不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加之他们能包多参加“游戏规则”的制定,因而可以长期保持对自己社会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