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扭曲要素价格的经济增长模式备受批评,但是要素价格扭曲的增长效应尚未得到实证检验。借鉴Nakakuki et al.给出的模型,采用制造业面板实证检验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使得经济增长的成果被放大。进一步测算要素的价格差异与流动性,发现要素价格差异的方差趋于扩大,而劳动、资本的流动性趋于下降。要素价格差异扩大及流动性不足锁定了要素市场扭曲,从而扭曲要素价格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很强的惯性,导致诸多经济领域累积了矛盾与风险。因此中国未来只有改变这种增长模式,否则经济增长将趋向下滑、甚至停滞。  相似文献   

2.
Cobb-Dauglas生产函数是描述产出和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之间关系的一个经典公式,以其为媒介,对贵州省1979—2008年30年间的经济增长和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促进贵州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其中资本投入的推动作用更大一些;科技投入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极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存在资本无效,简单地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就会得出错误结果。资本无效产生的根源是利率管制与福利制度改革导致的过度储蓄,无效资本掩盖了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参与收入分配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在增长框架下通过固定资本产出份额对实际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通过估算,说明最近十几年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我国经济进入起飞和迅速增长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一。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生产能力和产出量扩大的方式。一般地说,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粗放型增长,二是集约型增长。我们今天所说的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是与现代经济增长学中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相一致的。现代经济增长史表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中,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增加的贡献率愈来愈小,而由技术、组织、管理等无形要素所引起的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愈来愈大。要…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但其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带来的后果也越来越显现.通过对1985年~2008年广东省的经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并对要素投入增长与全要素增长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得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有效劳动作用不明显的结论,指出今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贡献率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全竞争均衡假设条件下,新古典主义将技术进步理解为是传统的要素投入的增长所不能解释的那部分产出增长,并把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良好指标。通过运用计量模型构建与引入制度变量和经济结构变量的C—D函数,运用浙江省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资本、劳动、科技和制度要素共同作用下的经济增长,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结构因素与制度因素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去,从而测算出比较真实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增长悖论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增长悖论”问题,必须解决更深层次的“激励机制”问题、“有效歧视”问题和“产业升级”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可以看作是对“结构调整论”的回应,不重视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官员的激励)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总是徘徊在调整阶段,丧失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有效歧视”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有效劳动需求论”的回应,不破除“有效歧视”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劳动供给。“产业升级”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技术进步论”的回应,一方面,没有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进步不是有效的技术进步,因为不能形成“扩散效应”和“拉动效应”;另一方面,达成共识的产业升级会造成“潮涌现象”,从而形成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8.
劳动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要素,其配置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优化劳动要素配置的过程。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包括劳动力总量提升、结构优化以及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改善。受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以及劳动力总量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要素配置效率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特征。总体上而言,我国劳动要素配置效率在不断提升;而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出现了劳动力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报酬份额持续下降,以及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与局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措施予以解决,以不断提升劳动要素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9.
劳动是经济增长的动因和主体要素,劳动绩效的高低对一国财富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中,劳动者的劳动努力程度、劳动行为和劳动质量各有差异。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这种差异的成因和对产出增长的效应,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提高劳动绩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找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了解增长动力的演变规律,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解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动态变化;同时运用DEA方法,从要素供给角度分析中国各地区劳动、资本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合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角度,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特征和问题。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来源由前期的消费转变为出口后,近年来又转变为投资,而资本要素一直是中国各省市增长的主要要素驱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投资主导阶段,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伴随着效率下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经济职能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并指出:“国家协调论”应该成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协调”是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规范政府行为应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并举;经济法应与国际经济法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史研究当前深陷困境。要使中国经济史学科摆脱困境,经济史研究者需明确经济史学的性质,彻底改变传统研究方法,加强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史研究中的运用,养成多学科融合的经济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共识,本文通过对生产函数及粗放型经济数学模型的分析揭示出粗放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种种弊端,指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是个复杂而矛盾的进程,其弊端日益显露;当代经济全球化正面临世界贫困化、两级化和边缘化的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平等性和失衡现象的加剧,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经济手段中的计划与市场之分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公有制或私有制的国家都在追求最优的公有化与私有化组合,而在经济手段上则追求最优的计划与市场化组合。通过引入政府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最优的公有化与私有化组合、计划与市场化组合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在国际领域中的表现,是各国在经济上独立自主的权利。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经济主权原则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二并不矛盾,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坚持经济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和谐经济理论是从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以及庸俗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通过辩证地“扬弃”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经济学的本旨来看,和谐经济理论是科学的和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理论学说。当前,我国提出并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以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为指导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发展整体利益为根本宗旨的经济法的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得以凸现,经济法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补充、融合到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作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具体地说经济法应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经济法应以全社会乃至人类的整体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应树立人、社会和自然整体和谐的价值观;经济法应全面追求社会公平、全面公平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要素投入与资源配置的过程 ,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伦理规定 ,是一个价值选择和道德协调的过程。经济伦理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微观层面上 ,它是一种人力资本 ;在中观层面上 ,它是一种无形资产 ;在宏观层面上 ,它是一种社会资本。经济伦理通过降低交易成本 ,创造合作效益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 ,经济伦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性质和方式具有特殊性 ,需要具体地去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