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已熟知,企业把产品质量看成自已的生命,因而提出“质量第一”、“名牌战略”等口号,而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从15年经济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中,在实现温州第二次飞跃的“第二次创业”总战略目标下,于今年初提出了“质量立市”的战略方针。把一个市的经济兴衰和质量联系起来,把质量看成兴市立市的根本因素,这是温州又一个具有远见的决策。这和今年“质量万里行”活动以“质量兴国”为主题,有同样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日,温州召开实施发展工业“12345工程”动员大会,温州市委严令,对有意挡道、阻碍“12345工程”实施的部门与个人,一定要追究责任。这是温州史无前例的做法,体现了温州官方对温州模式的强制性转变。“温州模式”正在转型。温州作为民企集聚地,其经济活力虽倍受关注,但其外资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短缺经济的环境下,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温州个体私营企业,利用简陋的设备,生产销售了不少质低价廉的商品,使温州产品一度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温州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为此,温州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狠下决心,一手抓解放思想,立足区域发展,一手抓整顿秩序,规范质量管理。1993年温州率先提出了质量立市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温州市质量立市实施办法》。1996年,温州在进一步深化对质量工作认识的基础上,又提出名牌兴业的方针,把质量和名牌紧紧联系在一起,按当时的话说“市场是海…  相似文献   

4.
信用温州诚信立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设温州信用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信用工程,是提高温州整体素质和形象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率先发展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进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践;率先实行市场取向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试验;率先开展以股份制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进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和途径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然而,在温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经一度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闻名全国.为此,温州市委、市政府于1993年下半年果断作出了"质量立市、品牌兴业"的战略决策,较好地解决了温州的信用缺失问题,使温州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建设信用工程,从质量温州、品牌温州,走向信用温州,才能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形象.  相似文献   

5.
温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对质量工作的重要性,有过极为深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1993年下半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质量立市"、实施"358质量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实践,初步探索了一条以"质量立市"重塑温州形象,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16日,首家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于一体的真正意义上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瑞财团)在温州市发展大厦17楼挂牌。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中瑞财团是全国首家无地域限制的以“财团”命名的控股有限公司。温州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中瑞财团的出现是温州民  相似文献   

7.
<正>一、温州服装企业概况服装是温州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这几年的发展很快,特别是温州服装品牌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功,45个品牌达到国家质量最高等级标准。 2003年,温州的服装企业“报喜鸟”、“法派”、“庄吉”、“美特斯·邦威”分别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庄吉”和“报喜鸟”也同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温州的服装企业已经经历了以数量型为主、数量型与质量型相结合的发展阶段,现在必须把“抓质量”提升到  相似文献   

8.
梁积江 《英才》2005,(2):18-18
拥有资本最多的温州,炒房房火,炒煤煤火,炒人才又如何呢?2004年在温州召开的“中国民营企业国际人才智力交流大会”上,有72家猎头公司出现在民交会上洽谈业务,其中不仅有国内知名的“海德思哲”、“光辉国际”等公司,更有国外的诸如澳大利亚的“埃克比斯”、法国的“Mercuriurval”、日本的“AvantiStaff”等公司,韩国的一家猎头公司竟然把温州列为前三位的目标市场。如此规模的猎头公司进入温州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房管局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企业服务年活动中,与百家企业结对,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推出三项措施,力求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0.
7月23日,温州市政府在上海举行温州金改招商推介会,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在会上提出,温州将随着内地与台湾的互动紧密,借助与台湾接近的地理优势、国家提出发展海西(海峡西岸)的策略以及长三角的迅速发展态势,来促进温州金融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先后有3个字与温州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第一个是“资”字,即温州人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自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第二个是“假”字,即温州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假货的确不少,有些产业甚至是通过造假起家的。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和品牌意识的兴起,温州货已经不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是精品、名品的代名词,一大批全国名牌甚至国际名牌在温州逐步形成。第三个是“炒”字。近年来,媒体谈起温州,往往少不了一个“炒”字,如“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等等。之所以将温州人与“炒”字紧紧联在一起,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长垣现象并非今日才引起人们的关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长垣现象的说法。1999年和2002年,新乡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在长垣县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场会,号召远学温州,近学长垣。30年前,长垣以灾多粮少花子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温州地区的经济出现勃勃生机,走向兴旺发达,逐步形成了温州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已闻名中外。这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创业过程,从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到完善的现行阶段。初创时期,档次低、规模小、结构散、质量差,特别是假冒伪劣商品,一度大面积地出现,使“温州货”信誉扫地,一时曾被视为“资本主义市场的自由泛滥”。  相似文献   

14.
温州人善做生意是有名的,温州人的富有也是闻名的。温州市连同所辖6县(市),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一人经商办企业,老板的80%以上拥有百万元资产,千万元富翁超过30万,亿元以上的富豪也不少。各地撒开“老乡网”温州老板无论到哪里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凭的是极强的亲和力和适应力。如南京方圆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州老板李方源去年移师南京,他充分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宁经商的温州人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自己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了一张几百户的“老乡网。”同时…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下半年,温州市委市政府针对机关的作风和行政效率低下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温州经济发展这一突出问题,痛下决心,作出了在全市开展"效能革命"的决定。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作为承担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机构,其工作的作风和效率直接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发展环境。站领导班子深刻领会"效能革命"的重要性,通过组  相似文献   

16.
“在质量问题上深受其害的温州人民,如今在质量问题上也深得其利。”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冒康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烧温州假货到烧假冒温州货,正是这‘俩把火”烧出了个新温州,在全国彻底改变了温州和“温州货”的形象。冒康夫副市长毫不讳言人们曾经将假冒伪劣产品与温州划等号。温州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由于缺乏规则,缺乏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温州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是浙江省会杭州武陵门1987年销毁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温州皮鞋假劣产品的那把大火,彻底“烧”醒了温州人民和温州的领导。从…  相似文献   

17.
品牌温州     
在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一位朋友从上海过来。我很想知道这位青年走南闯北的朋友对温州人的评价,于是请他谈谈自己的印象。“毋庸置疑,温州人是中国最优秀的一个群体——不管他们曾经或现在走过多少弯路”,朋友的话言简意赅。不错,正是这样一个群体,没有任何政策、区位、资源优势,却在短短二十年的艰难摸索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像“正泰”、“德力西”、“康奈”、“红蜻蜒”这样优秀的民族品牌,成就了享誉中外的“温州模式”、“新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温州市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在新的发展时期,温州市委、市政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部省民政综合改革为抓手,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又走出了一条探索创新之路。目前,本刊记者对温州市委社工办副主任、民政局副局长王绍寅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曾涛 《经济界》2002,(5):56-58
一、温州人的精神与个性温州人的精神气质与个性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但流传下来的顺口溜还是可以窥视到温州人内心深处世界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殊气质。比如说:“温州人睡得了地板,也当得了老板”,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他们的骄傲之一。创业初期,温州人大部分时光在挤火车、汽车中度过,没有位置,就钻到别人的椅子底下睡一觉,打地铺也是家常便饭。又有人说:“上海人有一块钱就要打扮,广东人有一块钱就要出去游玩,北方人有一块钱就要去神侃,温州  相似文献   

20.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温州民营经济更成了温州经济的主导性力量。在全市的工业、GDP、税收三项指标中,民营经济分别占了99%、80%、80%的份额。市场经济愈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激烈,企业竞争更表现在品牌的竞争中。温州民营企业在品牌竞争中有一个痛苦的起点。20世纪80年代,温州民营企业的产品相当部分没有牌子,俗称三无产品,为了应景,有的标上“MADEINCHINA”字样,有的则盗用别人的品牌,再加上质量低劣,这就导致了1987年8月杭州武林门广场火烧温州鞋事件和1990年国家七部委联合发文对柳市低压电器市场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