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代理制是现代社会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外贸代理制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国际化、市场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和要求。外贸代理制以其降低交易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开拓国际市场等特点和优势 ,备受各国青睐。改革开放以来 ,外贸代理制在我国得到很快发展 ,但由于起步晚 ,立法不完善等原因 ,外贸代理制的理论和实践都存在不少问题 ,严重制约着我国外贸代理制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贸代理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着重从法律学角度探讨了我国外贸代理制存在问题和缺陷 ,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外贸代理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推行外贸代理制。1991年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1994年颁布实施的《对外贸易法》中又以法律的形式正式规定外贸代理制,标志着我国已下定决心改革外贸体制,向国际惯例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但在实践中,外贸代理制的推行受到环境的限制,特别是受到观念的限制,原想利用社会大分工,发挥产业优势,实现工贸结合、优势互补、提高运营效益的意图并未真正实现,加上代理引发的外贸纠纷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致使外贸代理在外贸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不足5%,…  相似文献   

3.
我国外贸代理制的法律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1984年开始推行外贸代理制,并将其作为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外贸代理制的推行并不顺利,究其原因,除了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外,法律制度上的冲突恐怕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法律依据我国外贸代理制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通则》所建立的代理制...  相似文献   

4.
外贸代理制是指我国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公司、企业(作为代理商)接受其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作为委托商)的委托,在授权的范围内代理进出口商品(包括货物和技术)业务,并收取一定手续费的一项外贸制度。它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项基本制度。推行外贸代理制,能够节约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有力地扭转我国外贸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营格局,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效益。一、我国实行外贸代理制的现状分析自规年代中期外贸改革重点推行“外贸代理制”以来,改革遇到了不少困难,进展十分缓慢。据统计,卯年代…  相似文献   

5.
下放外贸经营权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下放外贸经营权对对外直接投资和外贸代理制的效应分析,认为外贸经营权的下放对出口的替代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还会优化和完善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贸代理制探讨□甘舒宁王锦平一、外贸代理制的理论、法律基础及意义分析(一)外贸代理制的理论基础外贸代理制是指: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代理人),根据其它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进出口业务的一种法律制度。该制度主要涉及三方当事人即...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外贸代理中的几个法律问题●白红平实行外贸代理制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外贸代理制可以使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之间的购销关系转变为委托代理关系,加强了工贸双方的凝聚力,提高其经营与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也是当前国有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之...  相似文献   

8.
为使外贸经营管理体制与世界惯例接轨,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要求,我国已将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势头的强劲,势必会有更多的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获准经营外贸业务。面对新形势,进一步推进外贸代理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产生于1991年,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的外贸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贸易从审批制改为了备案制,加入了WTO,市场进一步开放,多部涉及到外贸代理制的法律法规也相继颁布,<暂行规定>与外贸实践脱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与合同法等也发生了内容冲突.在此情况下,2008年0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8年第2号令废止了原对外贸易经济部发布的<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对外贸易经济部令1991年第1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从这一变迁,我们可以看到外贸代理制在我国的产生及不断改进完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代理制”就是外贸企业提供服务、接受委托办理进口和出口业务、收取手续费、盈亏由委托单位负责的制度。这是外贸企业克服“吃大锅饭”的弊端,解决外贸发展而经济效益降低这一矛盾,扫除外贸发展障碍的有力措施。实行“代理制”,有利于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密切合作,推动工贸结合。也应看到,“代理制”实质上是将外贸风险转嫁给出口企业,严重地影响了工贸结合和外贸发展。我认为,完善“代理制”的关键是工贸共负盈亏。  相似文献   

11.
商事代理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外贸代理制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巍 《经济师》2005,(6):58-60
代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进入2 1世纪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代理制度相应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代理方式。这些新的代理方式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有关代理的传统框架。文章从比较法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建议,为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自由贸易要求的与国际接轨的外贸代理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新《外贸法》基础上建立新的外贸代理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1日新《外贸法》的颁布使外贸经营权全面下放,也使外贸代理所依托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本文对我国外贸代理制度变迁的原因和这一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国际上通行的外贸代理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外贸代理这一制度的变迁方向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徐德岭 《经济论坛》1999,(10):23-23
一、中外外贸代理制的共同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首先,外贸代理制已经成为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必要环节。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外贸代理制是必然出现的普遍经济现象,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美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就是通...  相似文献   

14.
李彦颉  周婧 《时代经贸》2011,(16):115-115
外贸代理制度是指我国具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接受其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的委托,在授权范围内代理进出口商品,并收取约定代理费的一项外贸制度。外贸代理的法律性质要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完善法制,促进外贸代理各方的和谐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强 《江南论坛》2007,(4):38-39
外贸代理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与必要条件.我国1984年开始推行外贸代理制以来,实施情况并不理想.2004年7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施行前推行审批制,审批制下的外贸代理并未坚持平等自愿这一民法基本原则,违反了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新外贸法实施后,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为外贸代理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外贸代理各方的和谐共赢,我们就完善我国外贸代理法律制度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外贸联营是近年来外贸放开经营后出现的一种横向联合的经营方式,给我国对外贸易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给外贸信贷资金管理带来了困惑。总结和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完善我国外贸体制改革,搞活外贸信贷资金,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 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是我国外贸体制十年改革的基本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和加速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搞活外贸企业和出口生产基地,实行了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放开经营,促进联合的工贸、农贸、商贸、军贸、技贸、贸工农联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我国所要推行的出口代理制的内涵、形式做了理论阐述。分析了实施代理制的一般前提条件和现实约束条件以及实施后的效应。指出了实施出口代理制的难点所在和目标所在。进而从现实和理论、现在和未来、微观和宏观角度剖析了实施出口代理制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推行出口代理制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迎接外贸代理制出口方式推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国家有关部门拟将目前通行的以收购为主的出口方式,转为以代理为主的出口方式。政策尚未正式出台,已引起各外贸出口企业的极大关注,众多企业表现得忧心忡忡,认为实行代理制会使利润空间减小。其实,早在1997年,在我国第三轮外贸改革启动时,为了使我国外贸行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外经  相似文献   

19.
刘桃 《经济师》2005,(10):66-67
广告代理制是当前世界广告业中的主要运作形式,也是经济发达国家现代广告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广告代理制的运作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媒体的垄断经营问题。文章就媒体的垄断经营给广告代理制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解决渠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谢猛  王琛 《经济师》2005,(10):19-19,174
外贸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民经济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规范的新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也陆续展开,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在层次上渐次推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