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本文估计的中国投资者的相对风险回避系数远远大于10,远大于Mehra和Prescott(1985)所认可的最高水平,证实了中国股市存在股权溢价之谜,并指出了解释中国股权溢价之谜的潜在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
西方针对股权溢价的理论研究在各类实证“异象”中不断发展,对股权风险溢价的理解也因此不断深化和多样化。其中,具备较强生命力的研究发展方向围绕标准C-CAPM模型对现实溢价解释力不足的原因展开,通过放松标准模型过强的假设而对其进行扩展。从文献梳理来看,改进效用函数假设、改进完全市场假设、改进无摩擦市场假设,以及改进经纪人理性假设的研究,推动着股权风险溢价理论的前进,共同构筑了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郑晓亚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137-146
结合全局与分段样本,利用H-J方差界的思想综合考察标准模型对我国自股票市场成立以来的历史数据的解释效力,探讨我国是否存在如西方国家资本市场一样的股权溢价之谜.实证结果发现,通过实际市场数据得出的主要考察参数在模型设定的合理参数取值范围之外,标准模型在分段与全局样本中均不能对我国199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股权风险溢价提供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西方针对股权溢价的理论研究在各类实证“异象”中不断发展,对股权风险溢价的理解也因此不断深化和多样化。其中,具备较强生命力的研究发展方向围绕标准 C-CAPM模型对现实溢价解释力不足的原因展开,通过放松标准模型过强的假设而对其进行扩展。从文献梳理来看,改进效用函数假设、改进完全市场假设、改进无摩擦市场假设,以及改进经纪人理性假设的研究,推动着股权风险溢价理论的前进,共同构筑了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志坚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4):17-19
通过介绍证券市场流动性溢价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观点,对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概括,并简要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历史法分阶段、分样本测算了中国资本市场1992年至2012年的股权风险溢价,并将测算结果与成熟市场国家组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组的溢价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体现出一个典型新兴国家市场的特质,就平均水平而言市场高溢价和高波动性并存。一方面体现出中国市场在短期暴涨区间对投资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代表着中国的市场投资者与成熟市场国家投资者相比,既承担着更多的风险,也存在着更为急功近利的投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对股票市场溢价现象的困惑与争论由来已久,对其成因的解释可以归纳为理性定价与非理性定价理论。文章对1993~2003年中国深沪A股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上述两种对立理论均存在局限性:一方面,高账面市值率组合的资产类指标表现较好,内在风险较低;另一方面,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长期而言股市不存在过度反应现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寻求解释溢价现象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9.
吴忠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5)
本文以“行为公设”与资产定价理论的相互关系为线索,试图理清资产定价理论发展的轨迹,重点论述了资产定价理论各发展阶段与行为公设的逻辑关系以及各种观点与行为公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使用行为公设概念,不仅能够很好地描绘出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轨迹,增进对资产定价理论发展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的理解,而且能够澄清各种争论的根源。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行为公设是资产定价理论体系的基石,它对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优化投资组合理论时引入风险厌恶系数可以提高模型效率,但鲜有文献探讨如何确定风险厌恶系数。经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性别、学科背景以及财富水平是决定风险厌恶程度的显著性因素,基于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通过对投资者分类可得到相关因素下的风险厌恶系数,从而确定不同因素下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发现,经典的生命周期理论无法充分解释居民退休后消费明显下降的现象,即存在退休-消费之谜,退休-消费之谜对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了质疑,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和争论.本文围绕退休-消费之谜的提出、存在的争论和如何解释退休后的消费下降,系统地评述国外相关文献,旨在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退休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支出和社会公平关系的文献研究有理论的与经验的.理论上的文献多研究财政支出怎样经由卫生、教育对社会公平发生作用,经验上则是经由横截面与时间序列数据探讨财政支出与卫生、教育的回归关系.文章则经由对国外有关文献展开综述,梳理财政支出对社会公平作用的发展演变,以期能够为公共财政和公共产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区域贸易协定问题一直被学者们所关注.它不仅影响到多边贸易体系的进展,也影响到世界各国的福利水平.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区域化福利问题的主要理论文献分类综述,重点梳理了模型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结论,为我国今后参与区域化合作的政策抉择提供了有益参考.作者将相关理论模型总体划分为三类: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点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是否发挥了应有效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关注和争论的热点。为了检验股权激励机制的效用,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国外多数研究肯定了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相关,而国内以往实证研究中,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不相关的结论居多。另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环境不同。 相似文献
15.
对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更加透彻地理清股权激励的本质,找到公司高管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内在联系。失当的股权激励必然导致利益输送和财务报告失真,完善公司股权激励相关法律规制,有利于优化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持续经营与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静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9,(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权证这一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梳理权证定价、权证风险的度量与避险、权证的价格发现功能、权证对标的股票的影响和国内权证市场5个方面的研究文献,对其理论价值进行评述,并提出权证研究的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于通道费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基本上是单纯从法学或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试图从法学与经济学综合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探讨通道费问题。即在阐述通道费的特征、回顾国内外关于通道费的经济学和法学理论研究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学视角分析通道费问题的思路,其中重点分析了对大型连锁零售商滥用相对优势地位收取通道费的行为可以比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规制。同时就进一步建立健全通道费的规制框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公司治理微观组成不可或缺的大股东制衡,其选择与否是大股东对股权性质、持股差异及法制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权衡,在股权性质相同、持股差异不大及法制化水平低的情形下,大股东具有形成制衡的有利条件,但并非必然形成制衡状态。而学者对大股东制衡的经济后果给予了更多关注,既有支持有利于经济后果的成果,也有不利经济后果的证据,没有形成统一结论。上述结论差异或不足的可能缘由:一是现有研究更多地思考如何改进度量制衡的指标体系,而忽视了大股东制衡行为是否发生的事实;二是股权性质、持股差异与投资者保护环境等是影响制衡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它们影响的途径、时机、强度等没有深入探究;三是制衡经济后果的结论迥异是制衡机理缺失的必然反映,内部机理决定表面现象,制衡机理研究相对较薄弱,机理不明将导致其作用后果不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