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顾博 《中国高新区》2011,(11):99-101
“我们国家现在需要的是创新,这样一个时刻对张江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6月1日,张江海关事务服务中心的启用仪式上,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丁磊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旨在鼓励自主创新、扶持企业发展的“张江新十条”发布之后,作为张江汇聚最创新最有效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张江聚才计划”目前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上,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双1000”工程,将实现张江人才的居住成本、创业办公成本分别每月人均只需1000元,并同期启用了“张江人才公寓”、“张江创业工坊”,作为“双1000”工程第一批启用的设施。  相似文献   

3.
对张江来说,2009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刚刚经历“聚焦张江”战略实施10年的喜悦,又即将迎来建国60周年的辉煌庆典。在几乎同一个瞬间,张江跨越两个历史节点,不仅是巧合,而且是荣耀。早在80年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英明决策,点燃了全国的“火炬”之光。由此,张江与全国的高新区一样,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4.
从诞生之日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就承载着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任。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张江是中央政府纵向政策聚焦的堡垒,部、市合作,部、基地合作等一系列机制从中央直接映射到上海,这就注定了张江是改革前沿,是国家先锋。自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准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六园”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举“张江”这面旗帜,创新资源进一步融合,张江核心园正步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期。  相似文献   

5.
“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张江,这片曾经寂寥冷清、默默无闻的乡间旷野,如今成了海内外投资家和创业者瞩目的焦点;张江,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正跃升为中国高科技园区的著名品牌。 使张江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的是,1999年8月上海市启动的“聚焦张江”战略一举全市之力推进张江,使之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技术创新的样板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聚焦”后的短短20个月,张江引进项目189个、外资39亿美元、内资30亿元人民币,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前七年的总和,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科技创业三大基地轮廓初显。今年…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资》2007,(12):F0002-F0002,1
1992年成立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肩负高起点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高科技产业的历史重任。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聚焦张江”战略.张江园区由此步八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付冉  任悠悠 《中国高新区》2013,(11):144-145
不知不觉时钟已指向12点,尽管已是午饭时间,但第二届“张江人才”评选活动秘书处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都还在紧张的忙碌着,无暇顾及吃饭.“今年报名的人才比首届多了一倍,从发放人才信息ID卡到核对信息,工作量翻了一倍.”秘书处的小张一边说一边摆弄着手上的文件,“这些都是参加第二届张江人才评选活动的候选人资料,虽然忙,但是看到一个个优秀人才的事迹,我们忙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新区》2011,(10):98-99
8月30日,张江科技金融服务产品发布会在东郊宾馆举行。张江集团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开发设计了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未来星”、“启明星”、“科技支行”、“科灵通”、  相似文献   

9.
“没有活力,哪来示范可言?有没有活力,是张江示范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讲话强调,张江要有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以更大的胆识与胸怀,深入贯彻三中全会和市“两会”精神,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上海人自己都不知道有个地方叫“张江”,这并不奇怪,那时的张江只产荸荠和咸菜;十年后,全球都知道中国有个地方叫“张江”,这也不奇怪,此时的张江已是蜚声中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1.
6月中旬,科技、经济、文化的盛会——上海世博会正如火如荼的召开,与此同时,上海张江高新区也迎来了自己的盛会——“相约张江:第六届张江科技文化节”。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新区》2009,(5):62-63
生机勃发的五月,第五届“相约张江”科技文化节欣然而至,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宴正在上海张江高新区“一区多园”内同时上演,这方热土再次“聚焦”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无数的高新区人共襄盛会,济济一堂。优秀的技术成果汇聚张江,熠熠闪亮。科技与文化相约起舞、刚柔并济,奏响一曲昂扬的创新乐章。  相似文献   

13.
“创星园”是一个拥有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的园区运营品牌,不断延伸着张江创造和创星的孵化影响力.张江最早的一批登陆“新三板”的企业多半出自创星园,现如今“创星园”已经成为新一代孵化器的代名词! 经过十多年发展,曾经作为上海最早的一批孵化器之一而声名鹤立的“创星园”,早已褪下当初稚嫩的外衣,旗下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和完善,目前已拥有上海低碳产业孵化器/加速器、上海新能源新材料孵化器、上海LED照明产业孵化器、上海电子物联孵化器/加速器、上海创意设计孵化器、上海文化信息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张江金山科技园、张江平湖科技园.整个“创星”孵化规模效应已溢出张江,溢出上海.  相似文献   

14.
行走在张江,点缀在园区高科技环境中的艺术作品时不时映人服帘,各种艺术雕塑矗立街头。在张江,既有每年科技界、金融界齐聚论道的“相约张江”科技文化节,也有两岸四地知名艺术家共同打造的“现场张江”,更有各种全民参与的龙舟赛、德国啤酒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在此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麒麟鲲鹏(中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是日本著名企业一麒麟啤酒株式会社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医药项目。中方合作伙伴是在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东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麒麟鲲鹏”项目进入张江高科技园区时.正是“聚焦张江”的前夕,为建设“张江药谷”燃起了一把火。  相似文献   

16.
激情成就梦想,创新点亮未来 15月17日上午,以“创新张江,点亮未来”为主题的“2008相约张江——第四届张江科技文化节”在上海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隆重开幕。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  相似文献   

17.
筑梦黄浦江     
李湛 《中国高新区》2011,(9):98-102
如果说1997年是张江的起点,那么2011年则是张江的新起点。这一年的3月29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揭牌,成为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喜欢把这一天当做“一个历史性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11,(5):22-26
经国务院批准,张江高新区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3月29日上海召开了《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今后,举全市之力建设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在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江价值     
“背个书包进来,开着宝马车出去。“有人这样形容圆了无数创业者财富梦的张江。对于创业者来说,张江是寻梦的地方;而对于浦东、对于上海、对于国家来说,张江的价值在哪里?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聚焦张江“的战略抉择:举全市之力,依托上海的综合比较优势、浦东开发开放先行先试优势和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使张江成为  相似文献   

20.
世界跨国集团摩托罗拉公司投资张江本刊记者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将工作重点转入配套建设和功能开发,围绕促进进区项目开工、投产,张江公司开展了完善项目管理和“一门式”配套服务的“四大战役”,根据不同项目的进度,制订配套实施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