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静 《大众商务》2010,(6):43-44
国际收支平衡,对国内经济稳定和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我国持续高增的资本和经常项目的双顺差,不仅使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也加速了国外资本的大量流入。本文就结合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结构分析表做出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2.
依托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及蕴含的风险,指出了我国国际收支结构调整的方向为经常项目的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引资政策的更新换代、加强制度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制度,且已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因而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外汇供求和国际收支状况。本文分别从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外汇储备三方面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我国自1994年以来一直保持经常项目的顺差,从双缺口理论模型分析,这是由于国内的储蓄大于投资产生的资本外流所造成的,但是持续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又说明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入,我国又是一个资本流入国。本文试图透过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分析我国的对外资本流动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今后几年我们应采取的国际收支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大,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可持续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在短期内还将持续,而且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在中短期内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大,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可持续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在短期内还将持续,而且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在中短期内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变动并未出现理论上的平衡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东,资本与金融项目变化是经常项目变化的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中日两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关系的异同。最后指出,为了更好地调节我国的国际收支,应该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国际间的非法交易会产生大量“游资”,这对一国金融安全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从会计学角度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逐项分析,研究表明,由于隐蔽性日趋增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非法交易会影响到平衡表的“误差与遗漏”项,大部分交易将以不准确或错误的分录出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因此,分析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时不应忽视非法交易对各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近期来看,以"逆差 顺差"为特点的美国国际收支结构是可以持续的,从中长期来看,以亚洲国家为外围主体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融资这一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长久存在。面对日益庞大的经常项目赤字,美国试图通过货币重估来转移其经常项目调整负担。美国试图通过东亚经济体货币联合升值来调整外部经济失衡,有其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实践起来有困难。美国经常项目失衡问题应该从美国自身着手加以解决,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经济体要采取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以配合。  相似文献   

11.
朱庆 《西部金融》2007,(3):35-36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的局面,这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模式.本文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收支双顺差与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提出当前我们不能陶醉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美丽光环之中,要清醒地看到其中的隐忧,并建议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长期存在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双顺差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通过对双顺差现象分析发现:过高的储蓄率、出口鼓励政策、中国贸易中出口加工贸易的支配地位是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于引资的不合理利用、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是中国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建议降低高储蓄,促进内需、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外汇储备"走出去"、健全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  相似文献   

13.
解读我国近几年国际收支账户的持续"双顺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收支账户是国家间经济往来的账面表现,是衡量一国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几年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以及国内的经济运行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使用国际收支账户的主要衡量工具--国际收支平衡表,对我国2003年至今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项目及各项目之间关系的数据进行分析,透过账户层面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表象,解读造成我国持续"双顺差"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的局面,这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模式,这种特殊国际收支结构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特殊国际收支结构与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提出当前我们不能陶醉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美丽光环之中,要清醒地看到其中的隐忧,并建议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持续着经常和资本项目下的"双顺差".然而这种双顺差的情况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的贸易收支逆差,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也就是要使他们的本币相对人民币贬值.本文从货币贬值调节国际收支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汇率贬值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善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并提出了其对解决我国国际收支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介绍2014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时表示,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确实存在,但服务贸易逆差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未来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不能仅仅看服务贸易情况。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确实存在,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服务贸易就是逆差,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1245亿美元,规模较大。对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服务贸易逆差反映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情况,服务行业整体上国际竞争能力不足,使得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大量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即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高额"双顺差"。虽然持续的"双顺差"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也对我国经济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一套适合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近二十年来国际收支水平的状况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加入WTO将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出现的变化作出了基本估计。最后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提出了国际收支平衡的调控目标 ,并对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建立的政策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孙俣  陶士贵 《全国商情》2011,(13):39-40,49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利润滞留境内,一旦经济形势出现动荡,将导致留存利润的大量汇出,这会给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利润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将外商投资人民币利润纳入国际收支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将外商投资人民币利润纳入监测指标体系,规范外商投资人民币利润集中汇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中国进出口总额将得到较快增长,进出口顺差缩小甚至可能出现贸易收支逆差,中国新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资本项目收同差将保持并且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