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西部论丛》2005,(9):49-49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成立,并发行人民币作为中国的新货币。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币自2005年7月正式与美元脱钩以来,已经累计升值超过了7%,预计今后还将会继续缓步攀升,经济界和理论界预期的人民币持续升值成为现实。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成为当前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那么,在当前全球及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准确认识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厘清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升值幅度的确定——为什么是2%? 2%的升值幅度的确定,实际上主要考虑的是中国的贸易顺差总体规模以及特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企业的适应能力。2004年我国商品贸易和服务项目顺差是32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不到2%,加上考虑到中国的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从总量上来看,2%的升值幅度基本上可以促成实现商品贸易和服务项目的大体平衡。  相似文献   

4.
张超 《科学决策》2010,(11):44-49
文章基于我国2005年7月-2010年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VAR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股票价格报酬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利率、CPI和股票价格报酬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人民币汇率对股票价格报酬有正的影响效应,CPI对股票价格报酬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而利率对股票价格报酬有负向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5.
金铮  周红 《北方经济》2009,(9):87-88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一直以来,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争论仍旧持续不休,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美国.虽然汇改3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21%,但是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责和刁难并未就此偃旗息鼓.  相似文献   

6.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学术界对于人民币汇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大部分集中在用预期效应的理论以及日本泡沫破灭的经验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截至2007年11月的最新数据,包括国家统计局的国房景气指数.中房上海指数以及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数据.阐述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外投资房地产市场的资本的影响.从而说明人民币升值对于国内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的长期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问题在国内外受到特别关注.人民币升值最早在2003年由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七国集团会议提出,指出中国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果然兑现了其人民币汇率调整“出其不意”的预言,2005年7月21日晚19点零1分,国内外市场上喧嚣近3年之久的“人民币升值论”突然成为现实,一纸《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6号)宣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均发生了变动,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施10年之久的非正式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寿终正寝,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日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必然对我国吸收FDI产生影响,但小幅升值对我国吸收FDI总体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汇率是开放经济中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变动将对一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已经成为经济及金融领域不争的事实。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改后将近7年的时间里,政府逐渐放松了对汇率的管制,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1.
《西部论丛》2008,(5):14-16
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展开“汇改”计划,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已经经历了两年多的里程。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一路高升,人民币升值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民币升值的背后,夹杂着太多太复杂的利益关系,对各方面的影响也逐渐凸现出来。特别是2008年4月10日,美元兑换人民币中间价收于6.9920,一举进入“六”时代,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一时间聚集了所有人的目光。为此,本刊特别邀请了几位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梁艳芬 《中国经贸》2005,(12):31-32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对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小幅双向波动,总体升值的趋势。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显示,在近 4个月(83个交易日)的交易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49个交易日中上升,34 个交易日出现下跌。其中,人民币对美元最低收盘价为8.1128:1,最高价则报8.0831:1;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的汇价也是随着这两种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的走势总体呈现升势。截至11月18 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收盘价较上年末分别升值2.32%、12.3%和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2005年7月进行新一轮汇率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攀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巳从2005年的8.19到2013年6月底的6.17,人民币升值幅度将近25%。图1为近五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相似文献   

14.
张君 《中国经贸》2010,(3):44-44
随着经济复苏信号的明显,人民币汇率问题在平静了近一年之后,再次成为了专家们谈论的焦点、西方政客们的手中牌,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国内通胀的抬头,国内有关汇率是否应该尽早升值的争议也开始升温,人民币的汇率到底牵动着谁的神经?使之再度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走势分析1.升值预期过高的原因主要是货币性因素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后,人民币确实存在小幅升值的压力,但并没有外界舆论和预期的那么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民币遭遇如此大的升值压力?笔者认为,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有实体经济因素,但货币性因素远远大于实体经济性因素。2.市场升值预期信号在减弱人民币汇率改革正朝着浮动迈出关键的、可喜的一步,客观上相对稳定了市场的预期。此外中美利差保持了一定的差距,美元短期内将较为稳定,中国利用外资的增幅在减缓,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3.实际大幅升值的压力不大  相似文献   

16.
关于近期人民币汇率飙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钧炎 《北方经济》2008,(10):78-79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汇率改革前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截至笔者发稿时.汇率已突破1美元兑换7.1元人民币的关口.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4.5%。如此迅速飙升的人民币汇率到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是否超过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承受范围呢?  相似文献   

17.
孙文刚 《山东经济》2007,23(1):94-96,118
利用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的平行数据对上市公可经理报酬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上市公司经。理报酬的变化与基干净资产收益率公司业绩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理报酬与公司规模和经理相对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经理的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张征征 《北方经济》2006,(10):46-47
1994年以来,我国持续保持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和政策决策层的热切关注。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作出四点安排: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下,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意昧着从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在汇率制度方面结束了长达10年的“固定”汇率,开始走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会有更大幅度的升值。消除升值预期将是长期而且更为艰巨的工作。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是直接相关的,人民币升值对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无疑是人民币汇率调整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君 《中国经贸》2010,(7):38-39
相对于美国单方面试图迫使人民币升值,国际上大多数的人士认为,中国佣有汇率政策自主权,中国目前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实现持久稳固的复苏。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近几年来的市场表现说明,人民币汇率已异化为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一制度在稳定我国外汇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很难说它较好地适应了我国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经济形势。关于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外汇储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动地快速攀升中略见一斑。而这一制度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央行被迫入市进行“干预”,其结果是汇率的小幅波动或者不动,从而弱化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也防碍了汇率生成的市场化。另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