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扶贫资金的流动性,反映在资金的导入,管理使用和退出三个环节上。从循环的角度看,退出环节尤为重要,但往往被忽视,导致许多项目资金有去无回,扶贫绩效低下。建立农村政策金融扶贫资金的退出机制,关键在于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加强立法,建立农村政策性金融扶贫资金的预算制度;2,建立委托-代理责任制,统一管理,统一使用;3,组建扶贫创业基金,试行农村“创业”融资市场。  相似文献   

2.
协同治理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速推进农村精准扶贫,事关国家“四个全面”战略落实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却面临着农民缺位、政府越位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究其根源,在于农村扶贫中没有树立协同治理理念。一方面,农村人才过度外流,脱贫主体不足;另一方面,在扶贫中,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缺乏协商合作,导致现行脱贫机制难以满足农村精准扶贫要求。因此,应该通过培育农村脱贫主体,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重塑农村脱贫治理机制,来优化农村精准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旅游扶贫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思路,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扶贫机制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整合协调缺乏、参与不完整和监督评价缺乏等方面的缺陷,按照机制设计理论的要求,从规范管理机制、建立多维信息传递机制、创新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机制、完善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和健全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家庭内部养老功能的削弱,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十分必要。由于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制度设计、财力投入和监管等方面责任的不到位,导致自1992年以来的"老农保"失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框架,建立稳定增长的筹资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存在担保资源不足、社会服务不到位、银行创新担保方式能力不够等缺陷,无法适应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缓解农村信贷约束,应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信贷担保创新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在目标上高度契合、在内容上一脉相承、在实践上纵深递进,两者具有顺承、紧密的内在逻辑。但是,审视两大战略衔接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参与主体差异、衔接难度较大,保障机制缺失、衔接运行不畅,扶贫急功近利、衔接动力不足和返贫风险常在、衔接链条脆弱等问题。促进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需要强化观念衔接机制,重视主体衔接机制,构建保障衔接机制,优化目标衔接机制,完善考核衔接机制,建立预警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7.
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政策优化--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政策作为扶贫的重要工具,对加速贫困地区脱贫、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江西省在不断完善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政策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政直接投入产业扶贫比例小,扶贫带贫减贫能力弱,扶贫形式单一,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对接差,财政支持产业扶贫缺乏着力点等。为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统筹完善财政支持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建立财政支持产业扶贫过渡机制;拓宽加大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投入;构建财政支持产业扶贫有效利益联结机制;细化实化财政支持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适当扩大财政支持扶贫产业覆盖范围;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容错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8.
商业保险支持农村扶贫开发是贯彻中央精神的、履行社会责任、促进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保险机制在支持农村扶贫开发中具有独特优势:可成倍放大扶贫资金效用,提高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调节利益分配关系,改善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保险业可从做好基础扶贫工作、参与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贫困地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参与贫困地区综合开发等方面在支持农村扶贫开发事业。  相似文献   

9.
减贫理论的发展、致贫认识的深化和精准扶贫的现实要求减贫模式由开发式扶贫模式向参与式治理模式转变。而教育发展不仅是参与式贫困治理实施的前提保障,也是参与式贫困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影响因子。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我国存在农村终身教育、扶贫教育环节薄弱、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配置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尚未建立精准教育扶贫的推进机制等问题。因此,应积极构建参与式贫困治理体系,改革教育扶贫资源分配制度,转变教育扶贫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和发展教育扶贫机构及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残疾人扶贫实践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社会救济式的非正式扶贫阶段、正式扶贫的起步阶段、扶贫攻坚阶段、长远规划阶段和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阶段;其间,扶贫政策的变迁呈现出七种趋势:从救济式非正式扶贫到专业扶贫开发、从局部扶贫到全面扶贫、从单一要素扶贫到综合要素扶贫、从粗略扶贫到精准扶贫、扶贫目标从短期实现和解决生存问题到长远规划和兼顾生存与发展、扶贫主体从单一到多元化、扶贫措施从简单和非专业到多样和专业化。目前残疾人扶贫仍然存在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精准化程度不够,各部门扶贫任务不明确、考核机制缺失,领导机制与服务机制不完善,注重客观扶贫、不注重主观扶贫等问题。应坚持多元、综合的残疾人扶贫方向,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领导机制和服务机制,并充分发挥贫困残疾人的主体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完善信贷扶贫运作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政策性扶贫贴息贷款在运作中受管理体制、运作方式、政策设计、思想观念等方面问题的影响,出现了贷款总体质量差、成本高、挤占挪用、认识不到位、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扶贫开发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机制、强化运作机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贷款风险共担机制、改进服务机制、强化政银协调沟通机制六项措施,完善信贷扶贫管理和运作,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信贷扶贫的支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是新时期我国农村两项重要的社会救助政策,如何实现贫困对象的动态管理是目前制约两项制度顺利实施的一大难题。对重庆市贫困地区的调研表明,农村贫困对象识别存在偏差,贫困对象分类不够明确,扶持措施缺乏针对性;“福利依赖”和“贫困陷阱”现象突出,受助人口退出难;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与联动,扶贫资源供给分散。应基于贫困对象识别机制、贫困对象分类救助机制、贫困对象自身“造血”机制、动态考核与退出机制和部门联动与资源整合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系统,对贫困对象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应退尽退”的目标,提高两项制度的运行效率,维护制度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扶贫开发瞄准机制逐步建立。根据对湖北省恩施市扶贫开发现状、问题和扶贫效果的调研,扶贫瞄准机制运行中主要存在瞄准主体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整合、瞄准对象精度不高、瞄准项目偏重于短期效益、瞄准制度环境运行不畅等问题。面对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和挑战,必须不断完善和创新瞄准机制。在瞄准主体上要创新扶贫资源传递机制,在瞄准对象上要创新动态瞄准机制,在瞄准项目方面要创新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实现从开发式扶贫到保护式扶贫瞄准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贫困农户因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物权而难以进入金融市场,金融扶贫需要通过增信机制解决信贷配给问题。实践中的农户增信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基于农村外部正式制度的增信,如农业保证保险贷款;二是基于农村内部非正式制度的增信,如农户联保贷款。农业保证保险贷款制度以“保险合同”为增信标识,是一种建立在法律合约基础上的经济性制度安排,其制度缺陷容易导致合作博弈低效和需求刺激不足;农户联保贷款以“共同还款责任”为担保约束,是一种以社会资本内生激励机制为核心的非经济制度安排,既有信用发现和监督惩罚的优势,又存在农户还款集体违约的风险。在精准扶贫目标下,湖南“瞄准”扶贫项目的农业保证保险贷款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而农户联保贷款还需要更多的模式创新,如激励乡村精英与贫困农户组成联保小组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农"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稳定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采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机制框架图,阐述了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农村就业政策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光伏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有效尝试。鉴于光伏扶贫对自然资源与金融资源的需求,在我国贫困地区推广、实施光伏扶贫任务艰巨,应探讨光伏扶贫可持续发展路径,开展光伏扶贫机制模式研究,分析下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围绕资金、政策、监管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形成具有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制度等相互交织的诸多原因,农村扶贫开发与反贫困必然构成21世纪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与难点问题.如何有效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非政府机构的扶贫资源,形成以政府扶贫为主导的反贫机制,消除脱贫农民返贫现象和制止扶贫资金漏出问题,需要开辟多种投资渠道,从加大农村投入、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基层政府改革和实施不同形式的移民等途径加以考量.  相似文献   

18.
非诉讼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正处于纠纷频发的多元化时代.以协商、调解、仲裁为主体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不仅符合农村社会的现实,还能弥补诉讼功能上的不足.为应对多元化的农村社会矛盾和纠纷,必须加强非诉讼解决方式的规范化建设,赋予其权威,建立起有效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消除贫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贫困治理结构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合作,这是当前贫困治理结构变化的重要内容。在贫困治理过程中,前者需要后者的专业性、技术性和人力资源,而后者需要前者的政治性、财政性资源。但是,政府部门在与NGO、龙头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合作仍然面临着制度化保障缺失、有效补偿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整合资源,实施社会化扶贫战略,建立以"委托—代理"为核心的政府部门与NGO合作模式,搭建龙头企业营销平台,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扶贫贴息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中负有不可推却的社会责任,应充分发挥其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特色优势,积极投身到扶贫帮困工作之中。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学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号召,与永泰校县对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建立稳定长效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采取转变观念、增强本领、发展产业、拓宽渠道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创造社会价值,为学校赢得广泛社会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