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率先发布我国大陆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由此发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在2008年先后发生了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由此促成了政府部门、公众、媒体、员工、消费者、社会团体、社区、投资者、研究机构等企业利益相关方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一场声势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正在中国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2.
黄忠民 《广西电业》2003,(12):40-4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失的道德标准。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这个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企业更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3.
利益相关者与煤炭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断深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不少企业对社会责任仍停留在表面认识上,一切以“利”字当头,企业不负责任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近期发生的“三鹿婴儿奶粉”事件,再次暴露了社会责任的缺失,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三鹿奶粉”事件席卷了22家知名品牌的乳制品企业,涉及相关企业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事态严重程度之深令人震惊。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三鹿集团领导层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同样令人感到震惊。虽然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本身形成和实践与企业规模无关,但是拥有巨大资源的大型企业,其决策和行为也会对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担负的社会责任与中小企业是不尽相同的。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爆发的“三鹿奶粉”危机不断蔓延,从三鹿一家企业波及22家乳品企业,使整个中国乳品产业面临空前的危机。再联想到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的污染、矿难、毒粉丝、苏丹红、石蜡油……这些触目惊心的字眼,使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公民”责任的呼声再度高涨。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2009年5月12日,沸沸扬扬的"三鹿"商标拍卖事件终于有了结果,在三鹿集团破产财产拍卖会上,此前被业内人士所普遍不看好的"三鹿"奶粉商标连同其347件相关保护性商标最终以730万元的价格得以成交。此拍卖结果在令一些专业人士大跌眼睛之余,更引发了网络上如潮的恶评。在绝大多数公众和媒体看来,尽管与"三鹿"集团在鼎盛时期的品牌估值  相似文献   

7.
李春英 《中华商标》2008,(11):21-23
“三鹿奶粉”事件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震惊全国;国内部分明星代言相关乳品品牌身陷其中,进退维谷。事件在挑战国内相关乳品企业社会角色和诚实守信形象的同时,也追问着国内部分代言明星的公众形象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宜化集团,不仅创造了一飞冲天的发展神话和独具魅力的宜化文化,还在成功与收获的道路上努力书写下了"责任"两个大字。以人为本:企业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温家宝总理在纽约回答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提问时曾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失的道德标准。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这个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企业更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有些企业不讲诚信,拖欠货款、制假售假、欺诈瞒骗等,导致了市场竞争无序,经济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当然,这样的企业最终都会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所淹没、所淘汰。美国的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的丑闻,我国的银广夏、蓝田、中科创业等事件,都是不讲诚信惹的祸。而因“陈馅月饼”事件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的南京冠生园的破产,与其说是经营的破产,…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从本质上得到了"回归",获取经济利益,实现股东利益,以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其间引发的社会问题,如三鹿奶粉事件、煤矿灾难、血汗工厂以及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胡前龙 《中国石化》2008,(11):32-32
“三鹿奶粉事件”将中国奶制品企业推向了信用危机的悬崖。他们忘了,还有一件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社会责任。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这个世界承担责任。领导有领导的责任,民众有民众的责任;富人有富人的责任,穷人有穷人的责任。作为一个生产者,不掺杂,不使假,不留隐患,就是责任。你对别人负责,别人才能对你负责;你维护别人的安全,别人才能维护你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的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上这股声势浩大的CSR浪潮,要求企业在营利的同时,应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发展要合乎社会道德规范,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企业使命”问题,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是道德呼吁,  相似文献   

13.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的高低。目前,我国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一些影响。因此,要积极进行道德重建,充分发挥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精神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造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三鹿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学历门”事件等负面信息频频曝光,更有一个20多岁女孩子在网上炫富,就将中国最具权威的公益机构——红十字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各领域频现的诚信危机,已严重侵蚀着当下的中国社会,对社会秩序带来了冲击,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1,"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这个几年前还很少被提及的名词如今已成了热门话题。近几年,由企业引起的社会问题频发,"三鹿毒奶粉"、"双汇瘦肉精"、"强生洗发水致癌"、"台湾塑化剂"、"康菲漏油"……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更多的思考:企业应不应该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对于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电力企业来说,社会责任的管理和实践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使命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企业使命"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热词".其实,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提到的表述"我们的企业是什么以及它应该是什么"是企业使命的最初涵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三鹿"商标再次回归大众视野。这个曾经价值逼近150亿元的商标,因三聚氰胺事件跌落神坛,三鹿集团也因此破产。随后,"三鹿"系列商标以整体打包的方式拍卖,被浙江某公司以730万元的价格竞得。[1]对于"三鹿"商标的回归,人们难免会有一些疑问:三聚氰胺事件过后,三鹿集团商誉全失,"三鹿"商标还有价值吗?公众对于再次回归的"三鹿"商标,还会再接受吗?本文认为,欲探寻商标的价值构成,应从商标  相似文献   

18.
遭遇突发事件,如何面对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在其运作过程中,都难免会遭遇到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甚至演变成危机事件。从企业层面上来看,也是突发事件接连不断。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引爆了整个中国乳品行业的危机,品客薯片、依云矿泉水、养乐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则引发了人们对国际大牌的信任危机,汇源果汁刚一提出转让就引来了众多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的网友前来声讨,而国美创始人黄光裕的被拘则引起一场关于民营企业“原罪”的热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下半年,江苏一大型知名面料企业被拖欠货款,仅一笔就达360万元,陷入了冗长的"面料门"漩涡。这起事件的起因是该企业提供的面料色牢度不够,致使成衣在水洗过程中出现了脱色、掉色和沾色等问题,消费者的大量投诉一度淹没了这家企业。金融海啸中,此类事件对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截至记者发稿,该事件仍未解决。这让我们不由想起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的最后一天,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上,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承认,她为了政府形象、部门利益、企业利润等堂而皇之的理由,使得这一恶性事件没有及时被"刹车",最终酿成食品悲剧。就在撰写本稿时,记者的手机接到了发自全国奶业协会的问题奶致歉信。这里,我们不想回顾事件的始末,只想篡改一句中国古训——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在这类事件中,质量"紧箍咒"的松紧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当前,随着社会监督力度的加强,各行业产品质量问题的曝光率也越来越高。而存在于我国纺织服装业内的类似问题也很多,尤其是质量检测与检测标准的有据可依和可依程度等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表现为企业在采标过程中无所适从,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雾里看花"。12月18日~19日"2008年全国纺织标...  相似文献   

20.
看待企业社会责任怎可"一叶障目"?将社会责任凌驾于营利之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社会责任"之名乱摊派,实是对企业爱心的"绑架"!慈善捐赠成了衡量标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怎一个悲哀了得!近年来,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农民工讨薪困难等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将施工企业推上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风口浪尖。然而,媒体和公众通常更多地聚焦在"荧光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一方面,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农民工工资拖欠、公益慈善不积极等事件,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施工企业横加指责;另一方面,对那些诸如依法经营、税收贡献、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