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经济学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认识,是造成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发展政策失误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已经形成的国际技术经济关系,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必须经历三种模式,即单纯引进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并认为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模式的演化升级,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2.
对于技术进步问题,活跃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剑桥学派曾提出独到的见解。作为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卡尔多不赞同新古典把技术因素包括在生产函数中的做法,他认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的。卡尔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进步函数以反映人均资本增长率与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关系,并说明了长期均衡增长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3.
4.
产权与资源的稀缺性和外部性两个问题密切相关.专利保护促进了新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弱化了发明创新的外部性.专利制度是激励技术进步的有效的产权安排形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技术进步的经济基础是经济增长,并且技术进步的商业价值也只能体现在经济增长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在根本上都取决于它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中国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即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产品生产由于存在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加入WTO面临美国等农业发达的冲击和压力,根据国际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及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现状,中国应采取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同时面向国际市场引进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对策,把提高大宗农产品--液产量的技术物优势农产品作为重点考虑,这是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市场制度与中国农业技术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农业现代化既包括技术现代化,也包括制度现代化,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通向现代农业的光明之路.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竞争性的市场制度,致使农业的科技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在我国当前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制度的作用,应该把诱致性技术变迁和强制性技术变迁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9.
10.
经济发展会促进民主进程。在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关系曲线图,即G-D曲线图。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传统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民众对民主边际需求不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有相对应的合理的民主认可率(DAR值)区间。从中国和美国的G-D曲线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指责中国的民主与人权问题时,理想化地把中国的DAR值提至高位,忽视了中国的实际国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介绍和分析技术创新理论、技术进步测度理论和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特点和演变情况,探释技术进步理论的发展历史与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2.
论技术进步与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劳动力就业而言,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它演绎着一场“创造”与“摧毁”的对比竞赛。任何一次大的技术进步在淘汰一些就业岗位的同时,必然在其它相关领域创造出一些新的就业岗位。本文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愚见。以期对技术进步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正确的引导,让“创造”战胜“摧毁”,从而使技术进步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14.
本通过对传统企业界技术的评价体系进行介绍,分析了它的局限性。鉴于目前形势,提出了若干建议并对其内容作了有限的补充,与传统体系一起,最终形成一整套更为完善和有说服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静态和动态的比较优势分歧的焦点是贸易条件是否恶化,贸易条件又直接取决于一国技术水平进步的速度,虽然,较低技术水平的商品客观存在着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趋势,但一国可以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来优化自己的贸易条件.随着技术链的拉长,传统的重商主义或进口替代加自由贸易两阶段技术赶超模式已过时,新的技术进步模式应该根据一国资源有效配置原则分为自由贸易、有限产业政策、有限战略性贸易政策三个阶段.中国当前的工业化水平要求采取第二阶段战略,才能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加工食品对外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2008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加工食品对外贸易的特征,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OLS得到同期中国食品加工业C-D生产函数的估计式,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加工食品对外贸易对我国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加工食品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对我国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均具有正面效应,加工食品出口贸易对食品加工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20.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有两个途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本文从碳排放强度的视角,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测算了1996 ~2011年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小;在各个产业部门中,对整个国民经济碳排放强度降低贡献最大的部门是工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因此,将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