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政府治理是通过认识和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政府治理理念,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和权利运行机制,不断寻求最有效的管理现代市场经济和驾驭市场机制的政府行政模式。我国现阶段的巨额债务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政府的过度参与与民众监督的乏力造成了政府治理的不完善。文章首先分析了政府治理理论的西方起源,然后以此借鉴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并提出在改进我国政府治理的视角下改善债务规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债务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2008年中央政府出台的"四万亿"经济计划,在促使地方政府融资增加的同时,扩大了地方债务赤字规模,形成了潜在的债务风险,解决地方债务膨胀具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影响及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关键在改变当前支出方向、转变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投资收益,从而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控制,以减少地方政府债务膨胀。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仅规模庞大,而且结构分散,且由于缺乏统一的地方债务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地方政府债务实际上处于失控状态。针对此现状,应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以此来促使地方债务透明化、增强对地方财政行为的约束力。此外,还应建立相对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架构及地方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债务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并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以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相似文献   

4.
鉴于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的严峻形势,对其构建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融合了灰色关联分析(GCA)和BP神经网络的优势,构建出基于GCA-BP神经网络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选取我国30个省市区的2015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各省市区债务风险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最后从预警体系、债务信息披露体系、政府支出结构和科学设定政府债务限额四个方面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产生了大量的资金需求。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进行投融资运作的新型实体,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平台数量和债务水平持续增长。然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管理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债务结构不清、负债率过高等问题,这给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金融市场乃至宏观经济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治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问题可以从提高债务能力、市场化经营、宏观调控和财税体制改革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蔓延,我国政府启动了四万亿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政府多渠道举债筹资成为确保积极财政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政府债务筹资规模的扩大,政府性债务余额的不断积累,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能够综合反映政府财力及政府债务的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通过分析政府的收入、支出以及负债情况,建立一套分析政府债务的指标体系以及能够综合反映政府财政状况的政府财力指数,从而为合理评价政府财力及债务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基层政府的债务负担问题非常突出,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对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的情况分析可以知道债务的增加既是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扩大的必然后果,也可能会加大财政风险,因此必须对地方政府债务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首要任务是认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文章在简要回顾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着重从控制和管理结构风险的角度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融资结构、债务的资金投向结构以及未来债务偿还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进而指出我国地方债务在资金来源集中度、投融资结构、或有债务以及管理体系方面都存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财税体制改革、债务投融资结构匹配、关注或有债务以及提升债务管理水平等措施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中,作为控制财政资源的政府及其官员能否根据所辖居民的需求偏好来配置财政支出,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文章根据对Devaranjia(1996)和邹恒甫(1998)的模型拓展,论证了公共支出结构是由政府治理质量内生决定的观点,而且发现政府治理、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因此,为了提高政府治理质量,真正实现公共财政,一方面要构建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治理,使其真正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必须更加有效地约束政府官员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10.
自2010年审计报告首次披露地方政府债务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及其风险获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呈现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特点,部分地区债务负担重、风险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与政府职能转变、财政体制、治理机制、债务管理等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财政体制、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政府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化解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发挥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1.
政府支出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评估政府支出效率、分析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对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并对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各省政府支出效率呈现多峰分布。政府支出效率与财政分权程度和开放程度负相关,与工业化程度、人口密度、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治理水平正相关,与政府支出规模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治理作为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之一被实施和推广。参与式治理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全然退出,有效的参与式治理有赖于政府角色的定位和能力的建设。温岭民主恳谈案例研究表明政府角色和能力建设在参与式治理中的重要性。参与式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应是帮助者、服务者和合作者,政府能力建设包括制度能力建设、网络管理能力建设和政府人员胜任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宏观税负的高低没有固定的判断标准,其合理程度取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建设比重偏高、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偏低、社会保障支出不足等问题。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结构应进行战略性调整,着力建立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公共财政,具体改革思路是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重新界定政府支出范围、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遵循公共财政的基本功能,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以及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公共财政,以此确定合理的、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消费会产生挤出效应,也会产生挤入效应。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基于1995—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分税制下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而言,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从地方政府支出的结构来看,东部地区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政府消费支出次之,政府投资支出的挤入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15.
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存在着债务规模大,责任主体不明确,债务管理不规范、效率低,债务信息不全面、不透明和隐蔽性强等问题。政府会计可以为地方债务管理提供信息;政府会计信息是地方债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同时,政府会计职能的发挥是地方债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应该建立独立的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地方债务控制;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地方债务透明度;健全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切实保护公众利益;发挥社会审计的监管职能,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以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我国财政支出及其结构的角度出发,描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的转变。对许多学者所认为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逐渐减弱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解决方案是增加财政中的支农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与一般理论相违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应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总量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规模较为合理;第二,从结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大的挤出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结构严重扭曲;第三,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不同效应:经济建设支出、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科技支出与财政支农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和Tobit回归修正法,从公共民生角度对1978~2008年的我国政府最优规模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在经济增长目标下,预算内支出平均最优规模为13.21%,预算内外支出平均最优规模为20.06%;但在公共民生目标下,二者分别为15.61%和21.78%。这意味着政府最优规模的衡量标准应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政府职能定位相匹配,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标准。因此,应该结合国情,从不同角度审视政府的最优规模,并有效调整公共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9.
政府会计是政府预算管理的技术基础,政府预算管理模式变化影响政府会计变革的方向。随着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预算管理对政府会计提出更高的要求,现行政府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从而制约了预算制度改革进程,阻碍了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改革政府会计,促进政府预算管理与政府会计的有效衔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