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宏观经济层面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与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系统地探索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显著挤出了企业债务融资,且挤出效应在长期政府债务与短期政府债务样本中均存在,并在东部与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而地方政府债务明显推高了企业内源融资与股权融资水平;PPP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债务融资的挤出效应。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通过投资环境对企业融资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债务通过提高市场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水平对企业内源融资与股权融资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PPP模式在中国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提高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通过蒙特卡洛-熵权分析模型的构建,将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及项目风险因素引入到考虑政府财政补贴的PPP项目财务模型中,从项目公司、政府和融资机构三方利益目标出发,量化得出某高速公路PPP项目前期的合理负债率区间为(6750%,7504%),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具备不同债务水平的决策建议方案进行赋权,进一步确定出该PPP案例的最优负债率。通过案例实证研究使模型得到实践的检验,对PPP项目发起阶段项目公司合理资本结构的确定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参与PPP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否有助于其税负的减轻?基于PPP概念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研究了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PPP提高了其避税程度,降低了税负水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效应在统计上最为显著,而电力、热力等市政建设类项目企业参与PPP后税负不降反升。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有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政策启示是在严格执行显性税收优惠的同时,规范PPP项目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质量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财政压力和税收竞争是解析财政收入质量的有效视角。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质量,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质量绝对水平偏低、提升缓慢并且存在地区异质性。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质量的影响,进一步验证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质量的作用渠道,结果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抑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质量;全国层面,财政压力通过促进税收竞争抑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质量的提升;分地区层面,税收竞争仍然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财政压力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质量的作用渠道,但发达地区更偏好以税收竞争应对财政压力。基于此,文章从强化预算管理、健全地方税系、针对欠发达地区建立阶段性补助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财政分权导致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使地方政府面临财政纵向失衡压力,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则给地方政府带来经济赶超压力,这两种压力促使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领域,而转移支付带来的财力增强则会激励地方政府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以16个省区市的237个地级市为样本的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与其获得的人均转移支付显著正相关,与财政纵向失衡压力和经济赶超压力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效应,随着财政纵向失衡压力和经济赶超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弱;转移支付规模的增加可以弱化财政纵向失衡压力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负向影响,但对经济赶超压力的负向作用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表明转移支付可以显著缓解财政纵向失衡压力,但对经济赶超压力的缓解作用不明显。应改进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以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省以下政府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财税制度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纵向失衡压力,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改革以减轻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压力。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主体,财政压力以地方政府行为作为传导变量,对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效果有深刻影响。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行为的促污和治污效应对财政压力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激励生产型地方政府行为促进污染增加,在财政压力下促进污染增加效应的激化,即压力越大越污染。环境治理型地方政府行为中的环境保护支出对污染治理有效,财政压力对其治污效应有提升作用;排污费征收不治污、反促污,财政高压使其促污效应强化。在财政增支减收、压力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可从治理体制性财政压力诱因、强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监督和约束以及优化治理工具提升环境治理绩效等方面来平抑财政压力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引发的环境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影响机理进行阐释和实证考察,从新的视角阐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背后的制度性激励。研究发现: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可对地方政府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产生积极的激励效应,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规制行为对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有正向调节作用和提升效应,能够弱化竞争行为的负面影响和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和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的现实背景下,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对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降低了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通过增加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税收负担与降低社会保险征收力度使企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下降;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对劳动密集型、盈利能力弱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负向影响更大。由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和加强地方债治理能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PPP模式因其能实现引入社会资本缓解财政压力、提高公共产品提供质量和效率、改变政府治理方式等多重目标而备受关注.2014年以来,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掀起了PPP发展热潮,PPP规模迅速扩张.根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统计,截止2017年6月末,我国共有13554个项目进入项目库,总投资规模16.4万亿元,其中进入执行阶段的落地率达到38%.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2016年中国PPP项目投资已经占到GDP的2.39%,位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参与PPP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否有助于其税负的减轻?基于PPP概念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研究了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PPP提高了其避税程度,降低了税负水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效应在统计上最为显著,而电力、热力等市政建设类项目企业参与PPP后税负不降反升。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有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政策启示是在严格执行显性税收优惠的同时,规范PPP项目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主体,财政压力以地方政府行为作为传导变量,对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效果有深刻影响。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行为的促污和治污效应对财政压力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激励生产型地方政府行为促进污染增加,在财政压力下促进污染增加效应的激化,即压力越大越污染。环境治理型地方政府行为中的环境保护支出对污染治理有效,财政压力对其治污效应有提升作用;排污费征收不治污、反促污,财政高压使其促污效应强化。在财政增支减收、压力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可从治理体制性财政压力诱因、强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监督和约束以及优化治理工具提升环境治理绩效等方面来平抑财政压力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引发的环境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激励既来自于纳税人自下而上的公共需求,更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压力。通过对影响教育投资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地方转移支付相对于地方自有收入对地方教育投资有更强的激励,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落后地区获得均等化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增速相对更大、更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地方自有收入规模差异扩大所造成的教育投资差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和地方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政治维持关系,即当地方出现财政风险时,中央不会坐视不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放任预算外资金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转移支付(特别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来援助地方。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膨胀没有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财政收支安排的不同,我国地方政府存在差异化的财政风险。通过选取动态、静态的财政风险指标,利用多层次模糊评判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地方财政风险测度模型,研究测算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程度,对保证地方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黑龙江省财政样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该省年度财政风险程度和主要的风险成因,该实证结果与黑龙江省财政的现实情况基本相符,从而验证了财政风险测度模型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将公共支出划分为投资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带有更多的经济性,服务性支出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或者准社会公益性。在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会将全部财政资源投入到公共投资中,以实现经济飞速发展,但农民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在集权模式下,中央政府会对两种投入进行权衡,但其支出结构也很难恰好实现农民的效用最大化。运用1978年~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农村的公共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有的农村公共支出失衡,财政资源在农村公共投资和农村公共服务两个类别的配置需要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