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取2010—2017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适用于综合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沿线48个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各4年的平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市场与政府、边境管理以及商业环境3项得分均值高于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金融投资环境略低于总体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而物流与基础设施远低于贸易投资便利化平均水平。因此,应重点从基础设施和金融投资环境等方面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利用修正的F-W模型分析互联网推动出口增长的作用,并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就1999~2014互联网发展差距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在降低国际贸易固定成本的同时,也会降低贸易的变动成本;互联网发展差距的缩小、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克服贸易基础设施落后、市场间地理距离远等传统对外贸易障碍;互联网发展差距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贸易的发展存在一定制约。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缩小其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差距,是提高中国与有关伙伴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推进夯实"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系统构建了一套投资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了全球107个国家(地区)2009~2016年投资便利化的发展状况,并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异质化东道国投资便利化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地理区域投资便利化发展差异较大,大洋洲、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与南美洲投资便利化指数依次递减,投资便利化指数较高的国家多为欧美发达经济体,而投资便利化指数较低的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与南美洲的欠发达地区;从全样本来看,东道国投资便利化建设显著促进了中国跨国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从分样本来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推进投资便利化发展,可以有效吸引中国跨国资本的流入,但中国对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则较少考虑投资便利化因素;从门槛结果来看,经济规模较大,劳动要素丰裕或与中国投资合作信任度高的国家,通过改善投资便利化环境,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促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指标并测算出2015年"一带一路"50个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沿线各国间创意产品贸易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总体较低,并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差异分布;某些国家在贸易便利化不同细分指标上的建设现状并不均衡;贸易便利化对创意产品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且稳健,贸易便利化每提高1%可以带来创意产品贸易出口额1.7059%的增长;其中,金融与信息服务对创意产品贸易的影响程度最高,边境管理和交通运输次之,政府规制最低。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合作正在成为新时期全球经济共同繁荣的重要推力,因此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备受关注.以2009-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市场为研究主体,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沿线国家金融市场动态关系变化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区域化程度的加深,各国经济往来不断深入.投资作为各国贸易和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在降低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投资便利化可以打破超级大国经济政策封锁,推动世界经济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经济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与技术发展、营商环境等各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建立投资便利化指数,以此对沿线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投资便利化影响投资的程度,从而为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支撑作用增强。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起一套指标体系,测算出"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分析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除进行总量分析外,本文还分别从要素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用途结构和二元边际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类,详细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各类出口产品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提升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极大促进我国出口贸易流量的提升,并优化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与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其中以口岸与物流效率和海关与边境管理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促进作用显著,表明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并揭示了该网络的空间关联结构及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日益紧密,网络密度波动幅度较小,说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比较稳定,贸易合作具有较大潜力.第二,中国是"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中心节点国家,处于该网络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位置.第三,贸易网络中半边缘国家数量有所增加,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在逐步发挥作用,贸易关联逐步增强.第四,贸易网络存在四个凝聚子群,其成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缘因素的影响,中国在所属凝聚子群内部与"东盟"、西亚等国贸易联系较为密切.为此,本文提出了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提升贸易网络关联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0~2014年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均值下降了5%以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的实证分析表明,整体上贸易开放抑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制度环境分组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资本密集型国家、资源密集型国家、制度环境良好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影响,但是对于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劳动密集型国家、制度环境不佳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向中国贸易开放能够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特别是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积极影响较强。上述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便利化程度及特征,进而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投资便利化程度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GDP以及投资便利化总指标在吸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进一步考察分区域和分指标效应,发现不同区域投资便利化的效应不同,其中技术的促进作用在所有区域都很显著。中东欧国家除了技术因素效应明显外,其微观营商环境的便利性也对吸引我国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南亚国家除了技术效应外,双边产业园区的建立也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将177个国家以收入水平高低为标准,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方法分为五组,运用引力模型和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结合2014年各国双边出口的截面数据,估计了贸易便利化与出口额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判断后发优势的存在的可能性。结果发现:①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于所有国家出口均有积极影响;②影响大小因国家国民收入的高低而有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低收入组国家、中低收入组国家、中高收入组国家、高收入OECD组国家,从而验证后发优势理论对贸易便利化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活跃的金融部门,对绿色TFP的提升有关键作用。然而,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的载体,如何通过金融发展的传导效应影响绿色TFP,现有研究往往语焉不详。本文理论分析了城市化对绿色TFP的直接作用及通过金融发展的间接传导效应,并借助"一带一路"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化对绿色TFP有着先抑制后促进的直接影响。通过金融发展中的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规模的间接传导效应,城市化进一步恶化了绿色TFP的增长。门槛效应表明,城市化在以资本市场衡量的较高金融结构下,对绿色TFP有正向的传导效应,而金融效率、金融规模则不存在这一促进机制。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是破解当前城市化自身对绿色TFP负向影响的核心。另一方面,随着金融部门的日益重要,应把发展资本市场作为优化改善金融结构、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投资规模、投资效率和投资潜力是高质量投资的核心内容,在推进"一带一路"倡仪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基于2011~2017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OFDI数据,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投资规模的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国对外投资效率和发掘投资潜力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也为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产业合作明确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就投资规模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总量越大时,将显著吸引中国对该类东道国的OFDI,但中国与"一带一路"东道国距离以及东道国自身的经济自由度越高,反而会降低对中国OFDI的吸引力;就投资效率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顺梯度OFDI效率没有明显提升,但逆梯度OFDI效率有稳定上升;就投资潜力而言,中国需要挖掘对东亚、中亚、南亚以及东盟地区投资的新增长点和投资新契机,目前中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投资相对薄弱,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征用风险和汇率波动是影响一国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其影响效果会因国家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采用“一带一路”沿线61个样本国1984—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征用风险和汇率波动对FDI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总体而言,一国征用风险和汇率波动的上升确实会导致其FDI的下降,且用不同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征用风险衡量指标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产权保护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高收入国家FDI的增加,但对低收入国家没有显著影响;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汇率波动都对FDI 具有负向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不断提高产权保护质量,并积极签署双(多)边贸易投资合作协定,以有效降低征用风险;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并积极应对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5.
降低增加值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使用增加值出口碳排放强度表征增加值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首先基于Eora 26数据库,测度了2000—2015年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的环境成本,然后使用结构分解法和回归分析识别出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碳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内在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的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且碳排放强度存在国别差异与行业差异;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主要是由直接碳排放系数的变动引起的;离岸外包程度、国际市场占有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投入服务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显著降低中国各行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的碳排放强度。最后,本文提出推动重点行业的深度减排、推动企业进行离岸外包、推动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和推动企业进行价值链升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法,比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会抑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低端环节进行投资存在被"替代"风险;东道国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仅在已承接较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存在,且第二产业的诱发力最强,中国企业进入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和较小的投资风险;"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为显著,但"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要素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周玮  方勇  张二震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15-18,69
经典的贸易条件理论,是建立在国际间生产要素不流动的假设之下的,因此,贸易条件理论能够揭示各国间的贸易利益分配。但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日益融合,要素国际间不流动的前提已经消失。在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无法正确反映贸易利益的分配和得益的变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交叉渗透使得各国在总体利益扩大的同时,模糊了贸易利益和投资利益的界限。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参与利益分配的基础由产品分工发展成为要素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机制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