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电信经营“垄断时期”的结束应以竞争的引入为标志,在西方各国、英国、美国电信业引入竞争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西方各国电信业都已引入竞争,从总体上看,各国电信的完全垄断时代已经结束,但是,就电信的某一部分而言,“垄断时期”远未结束,直到目前,在美国这种电信竞争开展最为充分的国家,本地电话竞争仍未开展起来,本地电话仍属垄断性行业,因此,一些“垄断时期”对本地电话网的资费政策,仍在使用。  相似文献   

2.
据信息产业部官员称 ,电信资费不能全由政府说了算。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张明德表示 ,由政府管制的电信资费应由政府定价转为政府指导价 ,实行价格上下限管制 ,今后随着市场规范化 ,改为价格上限管制。张明德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称 ,电信资费形式应逐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特别要注意成本的合理性。业内人士认为张明德的这番表态很可能说明有关主管部门已经把现行的电信资费政策列入电信改革的时间表。电信资费可能浮动@梁倍  相似文献   

3.
电信资费问题之所以成为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消费者长期内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支付了过高的成本,定价透明度不高或面临各种各样的消费陷阱。尽管从发展的趋势看,电信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但仍存在竞争不充分、电信体制不合理和管制上的缺陷,严重不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和电信业发展的趋势。近期内改革中国高度垄断、低效率的电信体制,  相似文献   

4.
冯庆汇 《理财周刊》2005,(10):22-23
电信资费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信息产业部的一纸通知改变了过去电信不能随意降价的历史,新的降价风潮可能到来。从10月1日起,信产部对涉及长途电话、手机国内漫游话费、固话本地通话将进行资费上限管理,以鼓励竞争,使电信资费形成市场定价。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电信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六家电信企业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然而,电信产业还未达到完全竞争,有些领域仍处于垄断的状态。因此,政府有必要对电信产业中的某些领域进行必要的管制。价格管制是政府管制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电信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出发,对不同的定价方式和价格管制模型及其适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目前电信产品定价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电信资费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通过在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调整完善电信资费政策,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一些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基础业务服务收费等明显问题已基本解决,收费标准逐步降低。但随着电信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电信资费问题已由直接违规转为间接违规,由显性转为隐性,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性问题,用户对此意见较大。为此,笔者结合基层电信资费监督检查工作实践,谈谈一些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信业的资费管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信业作为传统的自然垄断产业,其资费通常是以平均成本为基础制定的,具体方式是采用完全成本分摊法对各业务的共同成本进行分摊,在单独成本和共同成本总和的平均成本之上加一定的资产回报率来形成电信资费。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对电信资费的管制主要分为资费水平和资费结构两个次类。一、我国电信业资费管制的历史演变1980年之前,政府部门(原邮电部)直接垄断经营电信业,形成行政性垄断体制。国家对电话资费实施严格的价格管制,资费采用全国统一定价,对大多数居民用户经常使用的基本电信业务(市内电话)等采取低资费政策,对普通居民用量不大的国…  相似文献   

8.
一.政策管制方面 上世纪90年代末,技术的发展使有线电视与电信互相进入了对方业务领域,并在竞争中冲破了政策限制,快速走向融合。欧美各国的电信法允许广电业与电信业互相渗透,这已是业界公认的方向。广电和电信发展的现状,迫使美国政府在1996年放弃了原有的政策限制,实施重大改革,将电信与媒体统一立法。美国采用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制度即融合了电信与广电的监管(该部门统一管理美国国内通讯运营业,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及其他的如铁路石油化工等部门的专用网,地位相当于我国的信息产业部)。  相似文献   

9.
曾经由中国电信一家独占的电信市场,现在正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吉通、中国铁通等电信企业努力地分割着,电信业的垄断坚冰已经打破,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信息产业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的通知》。对部分已经形成充分竞争的电信业务实行企业自主定价后,过去形成的电信价格铁幕开始被打破,价格竞争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0.
吴秋 《商业时代》2007,(26):94-95
非对称管制是电信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时,政府所采取的一种管制手段,其作用是限制不正当竞争,促进公平竞争。随着电信业竞争格局的逐步形成,市场上已经不再存在占据支配地位的企业。此时,非对称管制的负面效应—抑制效率就逐渐显现,因此有必要根据产业格局的变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张冬生 《中国物价》2005,(11):55-58,68
为了解国外电信资费管制的最新动态及对第三代移动电话(3G)资费管制的思路,2005年6月27日至7月9日.信息产业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澳大利亚、韩国电信资费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团走访了两国电信管制机构、主要电信运营商,围绕资费管制,特别是3G业务的发展和资费管制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世界电信产业管制体制改革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羽 《商业研究》2003,(20):58-61
以自由化、市场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世界电信产业改革浪潮席卷全球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通过放松管制、打破垄断与鼓励创新 ,寻求实现与维持本国电信产业有效竞争的途径 ,并通过完善电信立法推动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 ,世界主要电信公司也通过兼并重组提高综合竞争力 ,加快业务间的交叉融合 ,谋求新的竞争优势。它们的许多成熟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电信产业管制体制改革的深入 ,完善电信产业的结构 ,以实现有效竞争和提高电信产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激励性管制与我国的电信资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电信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尽管改革已经有了较大的成就,但在电信管制特别是资费管制方面,当前的现状和世界电信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制约了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实施价格管制的福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某些行业(如电信、航空等)自身特点的决定,自然垄断不可避免会存在。而垄断又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政府如何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对自然垄断行业实施管制,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利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比自然垄断行业在自主定价、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三种情况下社会福利状况的变化,认为,政府指导价是一种更好的政府价格管制方式,建议我国政府在借鉴国外价格管制思路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实际探索适合我国的价格管制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程  朱盈盈 《现代商业》2007,(30):195-196
中国电信业市场规模庞大、潜力无限,但同时面临行业垄断和行业主管部门垄断保护等问题。随着世界经济浪潮的冲击,国际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国电信业目前尚处于传统垄断阶段,这对其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对中国电信业垄断产生的原因以及垄断对国家、企业及消费者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打破垄断以促进中国电信业健康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分析了我国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的客观必然性,探讨民营化改革的主要途径,最后讨论我国电信产业民营化改革后的主要政府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17.
谢康利 《商界》2011,(8):131-133
当民企想进入资源被垄断、政策被管制的领域时,相比市场化竞争,在垄断领域求生存是一项真正的技术活。  相似文献   

18.
印度贸易政策的演进与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独立后的五十年里,贸易政策经历了由管制向自由的转变,这一转变将印度从缓慢的增长带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从印度贸易政策的演进路径中,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发展贸易的一般思路,同时也可以看到贸易自由化的演变是印度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这样的演变与另外三种必然的转折联系在一起;从高度保护到开放竞争;从独立建设工业到与外资合作建设工业;从半管制到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存在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这是价格监管部门首次就中国电信运营商涉嫌价格垄断的价格违法行为展开调查。近期,诸如"电信收费违规问题多"、"资费套餐雾里看花"、"手机流量莫名吞噬"等有关电信资费的质疑声频频见诸于各类新闻媒体。为此,宁夏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从关注民生、注重实践的角度出发,抽调检查人员组成电信资费调研课题组,对宁夏电信  相似文献   

20.
刘红宇 《中国工商》2001,(5):162-163
大凡法律管制缺失的地方,其秩序多靠行政命令调整,所以,原本以商品为内涵的电信服务一直表现为服务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管制与被管制关系,电信黑洞、畸高资费等也就不足为怪而且沉疴不浅了。一个“电信条例”甚至平部“电信法”就想扭转电信市场的乾坤,终归心有余而力 不足。电信业从1997年开始,民众对之骂声逐步四起,据说以前没骂不足是因为以前不该骂,而是不知识骂。那么电信错在哪里?根本原因就在于官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