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经济学领域中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分支与学说,它阐述了公共产品、公共权力、公共选择等核心概念及理论。文章在我国公民参与的现实原因及背景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公民参与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公共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公共政策科学化、合法化的基础。公民参与方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是公民进入公共决策过程的重要条件,现实中公民参与方式的失效问题严重影响了公民参与的有序化进行。本文在分析具体实践中影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方式进行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公共政策科学化、合法化的基础。公民参与方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是公民进入公共决策过程的重要条件,现实中公民参与方式的失效问题严重影响了公民参与的有序化进行。本文在分析具体实践中影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方式进行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参与公共预算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公共预算中引入公民参与,必定会使公共预算体系更加民主、合理,保障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在当今社会多种元素异军突起的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预算将进一步深化发展,为实现民主科学的公共预算体系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作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一派,注重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对话协商,吸收传统的话语民主理论、社群主义和结构化理论的思想精髓,其倡导的话语民主、公共能量场和社群主义等观点对于公民参与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加强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必须发挥公共能量场的作用,开展真实对话,不断增强社会信任,推进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的发展要求政府社会管理多元化,纳入公民参与。公民对社会管理的广泛参与不仅增进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合法性基础,也对社会管理事务本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了完善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路径,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公民参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加快公民参与的制度创新,并逐步引导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
兴起于西方社会的公共治理理论对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国家治理”热的现象就是其影响的一种折射.但“国家治理”热并不能说明公共治理在中国是适用的.公共治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还存在着争议.对公共治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持否定观点的学者给出的理由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是公共治理所要解决的对象,中国没有发达的公民社会和公民理性参与的能力等实施公共治理的条件,以及中国政治权威对公共治理的排斥.事实上,中国已经出现了有利于实施公共治理的条件,公共治理在中国是具有适用性的,然而公共治理的实践范围和实践价值是有局限性的,它并不能成功地解决所有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参与公共预算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公共预算中引入公民参与,必定会使公共预算体系更加民主、合理,保障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在当今社会多种元素异军突起的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预算将进一步深化发展,为实现民主科学的公共预算体系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9.
精英决策模式是众多民主国家普遍适用的公共决策模式。随着“强势民主”、“公民治理”的兴起及信息技术的提高,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效决策模型解决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无序性、非公益性及非均衡性等问题,为我国公共决策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我国应坚持精英主导下的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体现了以公民满意作为公共部门绩效的终极标准的绩效管理发展趋势。"民主评议政府"这一模式不仅开辟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全新视角,也为现代公民参与的拓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实现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公民参与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公民参与的评估体系会逐渐成熟,必将在地方政府公共形象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民主监督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风险社会的理论视野,单一的官僚制政府治理带来不可避免的公共管理危机。公民参与式治理是有效应对政府治理失灵风险的一种治理工具,其实质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共治,也称之为复合治理。其基本价值是:参与式治理可以规避政府失效,达致和谐的政府治理;有利于实现宪政民主,最大限度地规避或化解社会风险,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实现社会善治。实现参与式治理的路径是:新型的转化性领导的出现、确立政府公务员的代表性公民角色、培育公民参与伦理、实现公民参与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对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考量需要与民主政治发展密切勾连展开.民主政治发展贯穿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二者互相促动,和谐共进.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目标是社会冲突的预防与化解,肯认与生成共识是其根基.冲突的化解与共识的凝练需要政府的回应.政府的有效回应需要公民与公民社会的监督与制约.这是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背景下,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价值和意义已获得学界较大共识,但是公民参与政策过程有哪些具体形式,它们又构成怎样的整体参与模式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阿恩斯坦的公民参与阶梯理论,建构九类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整体模式,提出公民参与政策过程模式选择策略,并通过两个典型案例研究讨论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社会概念反观中国社会的结构与转型,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的缺位。文章认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意味着在国家层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公民社会组织层面,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组织,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治理建立平等协商的对话沟通平台;在个体公民层面,则要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的公民意识,使每位公民具备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愿望和相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实现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它要求每个公民时时处处都选择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养成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道德品质。中国传统"伦理本位"的社会特征是中国公民缺乏公共精神的社会根源,因此发展公民社会以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是一较佳选择。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国情为基础,发展高质量的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以参与包容性、讨论平等性、制度权威性等鲜明特征,大大增强了公共决策的合法性,提高了公民参与公共协商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责任感,提升了社会整合水平.近年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出现了公民参与意识不高,协商真实性缺乏保障,协商制度亟待完善等问题.十八大报告站在协商民主的高度,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出了系统性回答.鲜明地指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有力地批判了近、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以工具理性思维模式为基础的“精英民主论”,为当代“大众参与民主论”发展提供了一种哲学话语和方法论基础。以交往理性建构的程序主义商谈民主观,其核心在于强调只有公民的有效参与,才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这种政治哲学思维对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实现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公民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与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公民参与对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科学性、合法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地方政府公民预算参与有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预算参与有效性的因素和预算参与机制选择促进参与目标实现两方面。本文在对上述研究进行较全面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从参与有效性理论模型中可借鉴因素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公民预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公民个人参与公共外交的时代已经到来。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新时代公民的一员,也不可避免地走在参与公共外交的征途之上,这就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谐传播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跨文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课堂上将语言与文化融合,如何破除英语课堂上母语与外来语二元对立的状态,帮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寻找到文化理解的途径。文章尝试借助"第三空间"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中进行跨文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公民个人参与公共外交的时代,也期望能够帮助高职英语一线教师打开跨文化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