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光农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又是一个对环境高度依赖的产业,任何的急功近利都会使其陷入毁灭之境,如何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好观光农业,中日两国在思路和做法上都有比较大的差别,了解这一差别,对我国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日两国的大学生就业现状为中心,比较了两国就业现状的差异,并分别阐述了其就业现状的成因,归纳总结了对我国改善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罗庆林 《理论观察》2006,16(2):41-42
中国、日本两国的现代化虽然在同样的背景下几乎同时启动,却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两国民族主义在排外、维护本国固有文化和建设民族国家三个层面上的明显差异,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万璐璐 《黑河学刊》2010,(10):67-67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对比研究,可以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关于色彩词,汉语、英语和日语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透过其文化象征意义的对比,可以提高中英日的相互表达能力,对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汉语和日语的省略方式是各自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语素来组合构成的。由于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其缩略方式也存在不同之处,汉语的一些略语在日语中不存在;汉日略语形式相同、意义有别;同一词汉日省略形式不同;日汉原形不同,省略形式相同,意义有别;日语中无汉语原形,而有其省略形式,意义有异同;日汉原形及略语均有细微差别,但意义相同可类推。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25周年。就当前日本经济和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情况和发展谈几点认识。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使日本的经济正在走向同亚洲合作的道路首先,由于亚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对进口需求的日趋扩大,使世界贸易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在gO年代以前,美、欧、日被看作是世界三大贸易中心。但是,从1990年以来,由于亚洲10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指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印度)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对进口需求的日趋扩大,使世界贸易形成了四大中心。根据有关国家商…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经济业已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不仅对两国都有很大益处,而且对恢复世界经济而言也是一种尽责任的做法。2012年的世界经济给人的感觉是走在危险桥梁如履薄冰的旅者。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美国的财政悬崖、日本的经济萧条,以及世界性经济景气低迷导致新兴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等等,出现了诸多危  相似文献   

8.
茹勉 《黑河学刊》2014,(11):83-85
在中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中,关于词义、用法以及褒贬色彩等的对比研究较多,而对某一特定领域里同形异义词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商务日语的中日同形异义词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先行资料的查阅、分析与研究,整理出86个中日同形异义词。这些词将在今后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作为重要的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9.
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在2001年,中日两国向对方出口最多的商品均是电机和电器产品,即海关HS分类85章商品,这使得用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来分析中日国际分工格局成为可能。本文讨论了产业内部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测算了中国对日本HS85章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比较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HS85商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作者认为,中日HS85章商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作者最后认为,只要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不变,中日产业内贸易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目前处于明显的不平衡状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当采取积极的方针和立场加以解决,用发展势头强劲的经贸合作关系带动政治关系发展,努力在WTO框架下实现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目标,争取到2008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为此,必须正视双方经贸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在WTO框架下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东亚大市场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共同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主的诞生与成长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较中国私营企业主与日本企业主,虽然在年龄分布、性别与文化构成等方面两国的私营企业主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创业时必须面对资金来源有限、市场拓展难、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困难上又具有共同性。表明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冲  刘斌 《老区建设》2010,(8):24-25
中小学校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汶川地震将中小学校舍的弱势暴露了出来。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中小学校舍的抗震效果和抗震体系的差异,提出了增强中小学校舍抗震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浩 《魅力中国》2011,(20):23-23,22
在当代中国大众传媒权利膨胀,逐渐化身为伸张正义、锄强扶弱的无冕之王时,媒介伦理渐渐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参考西方媒体文化的伦理价值取向,构建当代中国媒体文化的伦理价值精神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通过对中日媒体在地震报道中的比较对灾难报道中的媒介伦理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国民之间好感度低,相互之间也缺少了解。这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中日媒体宣传报道片面的因素,这无益于中日关系的发展。加强中日文化和人员交流与加强中日新闻媒体的理性报道与合作,则是改善两国国民感情,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叶樱  王旭萍 《魅力中国》2011,(14):325-325
姓名作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张名片,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其中姓氏作为姓名的重要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各自的特点。本文尝试着通过对同为汉文化圈的中日两国姓氏进行对比,来探讨两国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张树根  吴丹 《中国经贸》2011,(10):157-157
“和”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众所周知中国曾经是日本主要的文化输入国,在这个过程中“和”文化流传到了日本,同时在那里得到了吸收和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汉字“和”的起源开始,通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和”来透视其发展过程。之后以中日两国“和”文化的异同为出发点来探讨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17.
贺旭 《魅力中国》2014,(6):211-21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日本文化独特神秘,长于摄取。中日文化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汇集各种文化因子形成的,由此打造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历史传统的差异、生活和社会交际中的差异、民俗情趣的差异及交往方式的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让人们从中透视出中日文化的差异,以便取长补短,完善和发展良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多个城市发生了反日示威活动之后,中日两国领导人也开始互相指责,双方的言辞、口气在一度有所缓和之后,周二(4月12日)又突然强硬起来。  相似文献   

19.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方面的投入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国各地投资建厂,建办合资企业。而中日合资企业由于中国与日本两国所存在的文化背景差异、企业发展战略差异等问题,所以导致合资企业在培训管理方面也与普通的独资企业有所不同,不但有正面的影响,同时也有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是对中日企业之间的差异及原因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了这些差异对于合资公司管理培训方面的影响,以此来提出改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昌荣 《上海国资》2012,(11):22-23
2012年4月以来,中日两国发生领土和领海的争端,政治、外交关系明显恶化。日本政府9月11日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引起双方在钓鱼岛海域的严重对峙,并激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活动,中日经贸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