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略谈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其制约因素李习华《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明确指出,“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无疑为中央银行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一再出现的、愈演思烈的通货膨胀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问题、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逻辑出发,阐述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不显著的症结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构存在阻滞,其实质是货币政策行动不能有效地从金融领域传递至实质经济领域。面对通货紧缩这一新情况、新问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有效地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则适度放松金融监管、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正常的货款功能应是基本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中央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前瞻性,继续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保持金融对经济的必要支持力度,支持巩固目前经济回升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特别是物价走势,适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和信贷供给,保持人民币币值和汇率稳定,在继续扩大国内需求和抑制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新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金融若干热点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关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讨论越来越多。我国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所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有人认为,这一目标有些单一,还应当包括增加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央银行以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为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政策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分离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五个方面探讨了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赵俊源 《经济师》1998,(4):48-48
正确理解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赵俊源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95年颁布的《人民银行法》对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了如下规定: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据此有人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单一的稳定币值的目标。理...  相似文献   

7.
略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就是货币政策具有真实效应,能够对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货币政策能够在保持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启动内需、遏制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显著,经济区域化差异的直接表现为各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区域金融经济发展差异影响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导,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此通过分析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突出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多目标约束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以法律的形式正式规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与国内买方市场的接踵而来,使得治理通货紧缩成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最迫切的任务,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在事实上受到来自中央政府多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措施,说明了2009年金融运行情况和特征,分析了2010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提出了货币政策建议。本文认为,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环境宽松,有力地支持了经济企稳回升。2010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需要在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因此需要在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均衡增长,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太 《现代财经》2002,22(4):10-13
近十几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周期性波动十分明显,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性,避免宏观经济运行周期性波的加剧,应该实行稳 货币政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关键是保持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性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12.
论货币政策目标及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四大货币政策目标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选择和组合。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应是保持币值稳定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单货币政策目标,货币供应量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但货币政策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该文通过探讨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分析其在我国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中央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前瞻性,继续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保持金融对经济的必要支持力度,支持巩固目前经济回升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特别是物价走势,适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和信贷供给,保持人民币币值和汇率稳定,在继续扩大国内需求和抑制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新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5.
刘仁林 《经济师》2002,(11):209-210
文章提出从巩固县域经济中货币政策决策支持系统 ,加强社会信用环境整治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介机构 ,转变商业银行信贷营销观念与保持信用社地方金融特色 ,扩大票据市场交易范围 ,鼓励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促进县域经济中货币政策效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徐燕 《经济师》2010,(1):57-58
2009年以来,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全球金融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也将更为严峻。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国内需求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发展。文章对目前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贷款有效需求不足,且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失衡,而不是货币供应不足,因此我国提出了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收缩货币供应,而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包含: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  相似文献   

18.
杜莉  于辉 《经济纵横》2004,(1):53-55
欧洲央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实施中在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央行责任弱化、决策过程忽略整体利益、货币政策战略目标互相冲突等政策机制的内在缺陷 ;同时 ,也存在货币政策难以达到统一、有效的目标、欧元区成员国相对独立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协调等外在制约。因此 ,欧洲中央银行需通过强化非正式的责任义务、保持决策的公开性、建立经济与政治各领域新的制衡机制、处罚机制、调整货币政策战略、统一协调财政政策等措施来改进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日益蔓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央提出了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文章论述了从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成因.而国家为了保持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通过对货币环境的影响,创造条件和落实积极货币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2):F0003-F0003
今年央行仍然会继续“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具体措施却有了变化。近日,央行召开的2014年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而去年的表述则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央行对货币政策表述的改变,是为应对今年国内经济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