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特区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参照当代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模式,在基础比较薄弱的起点上建立起青一色、外向型的综合性经济特区,1991年五个经济特区固定资产累计达10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进出口额196.7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额的14.5%。引进项目1.5万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0亿美元。更具重要意义的是,经济特区在探索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我国构筑高效能政府宏观管理体制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践标志,始于1980年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四个经济特区。15年间,特区建设已完成初创、探索阶段并进入成型、发展阶段。经济特区适应了当代各国经济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大趋势,从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十五年间,五个经济特区(加上1989年设立的海南省经济特区)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活力、发展速度最快、市场经济程度最高的经济区域。今天的经济特区,在国内已被视作中国走向经济现代化的“示范区”和“试验场”,也成为国际社会观察当代中国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3.
鲁兵  徐冰 《经济前沿》2004,(1):37-40
文章认为,依靠政策和体制优势,海南曾创造了建省办特区的辉煌。但实需要对经济特区予以重新定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新的转折点。由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初期发展极具中国特色,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特区必须按照国际化的规范,即按照世界特殊经济区的通常模式重新规范我国经济特区的功能和作用,由“中国”经济特区向“世界”经济特区转型,这也是海南特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特区的重新规范朱崇实翁君奕(厦门大学)中国的经济特区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但是十七年来对经济特区的争议却始终没有停止过,虽然争议的内容有所变化,即从初期的“制度性质问题”,到当前的是否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的原则,以及“不利于缩小地区间的...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特区现象是中国独有吗? 第一个误区是经济特区现象“国有论”。即认为经济特区是中国一国所独有的现象,没有认识到经济特区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世界经济现象。中国的经济特区,相对于世界经  相似文献   

6.
D经济特区,是一片新艳的曙光。无数“开山牛”,用心灵和生命充注着她的光焰。铺奠着它的基石。15岁时光,令它成长为摩天伟岸。“摸着石头过河”,正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求索精神。中国经济特区的面前,不只有河,尚且有海。近年又出现开放区、开发区、保税区。建设不休,探索不止。  相似文献   

7.
作为改革先行者,经济特区在深化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对1979—2020年深圳、珠海、厦门、海南和汕头5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比较中国早期经济特区发展效率,对各具特色及时代特征的5个经济特区40年来差异化发展以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深化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新契机,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特区的基本含义是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在1981年中央所规定的《十条政策性意见》中就曾明确指出:它的“特”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特区试点 俄罗期对于建立经济特区(自由经济区)的问题一直在争论不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法律方面解决问题。但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纳霍德卡经济特区”和西部的“加里宁格勒经济特区”的试点工作已在争论中开展起来,这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的经济特区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已基本取消。特区不再“特”。由此,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1.
<正> 市场经济新体制条件下经济特区的出路问题,是处于改革新阶段的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对此略陈管见,并祈教正。 经济特区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后果 一般而言,所谓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境内划出的具有一定范围、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实行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吸引外商到该地投资办厂或从事其它业务活动,以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设备等,促进本地区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经济区域。它只有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方面起到上述促进和示范作用,才具有“特别”的价值和长期存在的意  相似文献   

12.
海南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决定于国情和省情。走绿色发展之路,体制机制更具根本性。坚持生态立省,实现从经济特区到生态经济特区的历史跨越,是海南在新世纪发展的最佳战略选择。生态经济特区,是指把特区观念、体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经济特区。"一省两地"是建设生态经济特区的产业战略,按照建设生态经济特区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坚守住三个前提。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5月,我国设置经济特区以来,特区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进入90年代后,特区开始面临一些新的共同性问题。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定和实施,使特区与内地之间在政策和体制上出现趋同化,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大量名不叫特区却实行特区某些优惠政策地区的兴起,更使特区不再独领对外开放最前沿之“风骚”。从国外看,我国正在全力申请  相似文献   

14.
王志民 《经济问题》1992,(10):13-14
经济特区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以来,在特区实行了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执行了“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方针,形成了特区在经济上建设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三资”企业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的特点。于是,一些人认为,特区是在搞资本主义。那么,中国经济特区的社会性质究  相似文献   

15.
“外资经济特区”基本模式为了拓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建立“外资经济特区”。所谓“外资经济特区”,是指在中国法律的保护下,以租赁的方式,通过国际间的公开招标,择优确定承租人,允许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团体和自然人,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内进行自由投资、自主经营,使该区域的经济活动同国际间的经济活动直接联系起来,并使之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A.“八·五”是经济特区发展最快的重要时期 本次特区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国经济特区16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重申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对特区工作“三不变”的方针,并且指出:“经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作为全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经济特区和其它特区一起,勇敢地担负起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示范窗口”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在我国东海之滨崛起并日益发展壮大。实践呼唤着理论。特区的深刻实践,激发了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兴趣,一些反映特区建设成就的著作陆续问世。陆迅等同志编著的《中国经济特区》,以其在同类书籍中所具有的特色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9.
象征台湾科技发展水准的台湾科技型经济特区,在台湾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升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利用科技型经济特区振兴经济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树立了典范。最近10年,台湾当局在加速发展科技的大战略下,配合“亚太营运中心”的建设,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我国经济特区规模宏大的吸收外资和筹措内资的计划,要求迅速建立完善的资金市场,但双重体制的摩擦则又制约了资金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资金市场,成为经济特区金融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