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商务和政府管理提供服务,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提供最终消费的服务,具体可以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中间投入性,二是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三是知识传递特性,四是产业空间分布集聚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初步预测,浙江服务业年均增速将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稳步提升,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成为今后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的概念于196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提出,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是一种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又称“制造服务”(Producer servire),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提供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服务,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是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覆盖面同生活消费服务一样广阔,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和产品维修、运输、通信、广告、物流、仓储、房地产、人事、行政、保安和物业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5.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亦称“生产型服务业”或“生产者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是按照基本功能对服务业进行的分类。生产性服务在理论内涵上是指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因而也可称为“中间投入服务”或“配套服务”,它能够满足制造业、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即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发达国家约70%的GDP由服务业创造.而生产性服务业在总体服务业规模中的比重也超过了70%。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进行经验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低于俄罗斯,印度和巴西;我国国民经济的服务投入率偏低,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大,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小;中国与印度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的产业关联系数较大,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性行业.  相似文献   

8.
发展服务业需要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客观上要求服务业有一个大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服务性支出将是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尽管增长较快,但因基数小、比重低,促进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空间十分巨大。按2005年将城镇居民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到30%测算,2002~2005年将年均增加消费需求约19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0.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中间投人服务业”,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非消费性服务”的企业,也就是提供市场化的中间服务,主要包括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创意(设计)产业、商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会计服务等行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就业比重和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指标,比较分析了京津沪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现状和行业发展情况,并得出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满足中间需求而非最终直接消费需要的行业,它向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从产业的组织形式看,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知识信息经济背景下,总部经济是一种存在于大都市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产性服务业,本文将以总部经济为例,研究和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生产性服务业重要性的逐步提升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投入制造业的比重不断增长;二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部门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深.形成共同发展的互补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尤其是制造业扩张将会引致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06,(7):93-95
现代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一季度.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势良好,增速分别为l5.2%.13.1%、l8.5%和l3.1%,均高于第三产业11.9%的平均增长水平。这些行业占GDP的比重为28.8%.比2004年提高2.7个百分点.是带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的重要行业。  相似文献   

14.
1-3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8%,占GDP比重达到40.6%,但发展不够稳定,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引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提供中间需求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技术研发、商务服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基于此,本文试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及其发展机制中寻求启示,分析宁渡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加快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惠珍 《上海经济》2015,(Z1):35-42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由此世界经济出现了从“工业化”向“服务化”转变。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的主导性产业,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有关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近年来,服务业在中国GDP中所占比重呈现缓慢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十一五”  相似文献   

17.
确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5%: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以上;以知识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全市服务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2007年江苏、浙江、上海及全国的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程度、生产性服务业中装备制造业的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程度。研究结果发现:上海装备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所有细分行业的增加值率都比较低。上海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都比较高,上海装备制造业对批发与零售、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的中间需求也都比较高;另外,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装备制造业投入比较低。上海装备制造业中除了金属制品业与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外,其他行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也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19.
赵春明  刘珊珊  李震 《亚太经济》2023,(收录汇总):109-122
将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引入企业生产函数,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降低国内服务中间投入价格两条渠道,形成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且影响效应在不同企业特征、行业类型、企业所处地理区位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拓展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推动行业内高附加值企业进入市场,淘汰低附加值企业使其退出市场,并有效推动企业出口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河北生产性服务业与京津进行比较,占GDP比重较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吸纳就业能力较弱、产业集中度较低、规模优势不明显及新兴服务业态培育慢。河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与制造业的需求、京津冀产业格局及制度创新密切相关。应从强化协同发展理念、培育协同发展环境及完善政策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