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国有些地区的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与农业生产合作、基层供销合作组织,为了进一步体现三种合作互相分工而又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逐步对农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作用,试订了业务的结合合同。这种业务结合合同的形式,大体有:‘存贷合同’‘三角合同’‘三结合合同’‘多角合同’‘三连环合同’等,名称虽不一样,内容也有繁有简,但从各地执行这种业务结合合同的效果来看,一般的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一年五月,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上,决定开展农村信用合作是农村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年多来,华东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发展,已获得初步成绩。截至一九五二年十月底止,全区共有信用合作社八十三处,信用互助组一千五百零六个,供销合作社的信用部有三个,社员与组员共有九万二千五百余人,积聚了股金十七亿七千余万元,今后应更进一步把信用互助合作工作作为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新的内容,稳步前进地推广开来,组织和调剂更多的资金,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一、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今冬明春,全国信用合作社计划由原有的五万个(据九月份统计)发展到十五万个,做到全国百分之五十至七十的乡都有社,使参加各种信用组织的农户由原来的二千多万户扩大到七千多万户。这个计划是适应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提出的。信用合作是农村合作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互相分工、互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帮助贫困农民擺脱高利贷剝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最近召开了一次信用合作座谈会议,总结了几年来信用合作工作的经验,并对今后的方针任务作了初步的安排。无疑地经过这次会议,将使我国农村信用合作事业向前推进一步,将对扶助农村生产和促进农业互助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在实现对农业经济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件重大事情。信用合作是农业合作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就可以把千千万万分散的个體农民,从生产、供销和信贷三个主要方面逐步的组织起来,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四年来各地银行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农村信用合作工作已取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合作工作,是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实行社会改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农村信用合作事业有了迅速蓬勃的发展。1952年,我国农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结束,各地开始试办的信用合作社已有2,271个。1953年,我国开始第—个五年建设计划,为了配合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积极领导稳步的进的发展方针下,信用合作工作就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到1953年底各地建立的信用合作社已达9,400多个,比1952年底增加了将近4倍。 1964年,我国信用合作社结束了重点试办阶段,转入普遍发展。这一年在农村  相似文献   

6.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自身信用程度和信用环境问题造成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难和贷款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还很不稳定。本文主要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角度分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融纵横》2010,(6):52-54
本文以安徽省阜阳市为案例,从农村经济主体需求及金融信贷供给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档案的优势,进而提出以改善农村信用和融资环境为目标的农户信用档案建设,也应逐步实现由个体农户信用档案向依托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各类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档案的转变,并以此为平台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信用是从属于商品经济的。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地要求扩大资金融通,而银行、信用社现有资金力量又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允许多种信用形式并存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四化”建设的要求。使我国的农村信用制度发展成为在国家领导下的多层次的信用形式,其中包括健全和扩大农业银行信用,办好农村合作信用,有领导有步骤地引导农村民间信用和农村商业信用,做到互不冲击,协调发展,共同为振兴农业聚积资金,支持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信用合作,是对小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部分,自从去冬开始总路线宣传教育,粮食统购统销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在农村展开了全面的社会主义改进以来,农村信用合作运动在党的大力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下,逐步走向广泛发展。据第三季度统计,全国已有信用社七万一千多个,信用互助组五万三千个,供销社的信用部二千五百个。参加的农户约有二千二百余万户。有些信用合作发展、较好的县,现在已经接近乡乡有社了。根据各地的情况来看,今年新发展的信用社,有七○--八○%是办的较好的,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中起的作用较大,取得了群众的拥护;另有二○--三○%的社,业务还没有开展,经营管理制度也不健全,但只要能够加强领导,把现存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加以解决,就能逐步巩固和提高。所以,总的说来,今年信用合作运动的发展,一般是健康的,并且已经获得了  相似文献   

10.
所谓多层次、开放型的农村信用体系,是对少层次、封闭式的农村信用体系区别而言.它是与目前农村经济处在“两个转变”过程中,商品生产向大规模发展,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体制的出现,商品货币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引起了信用关系发生变化,根据这些深刻变化而相应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村信用体系.目前的农村信用体系,是以银行信用为主导,合作信用为助手,民间信用还处于没有正式的合法地位,整个农村信用呈现出结构单一,融通有限,控制较严的封闭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业已发生深刻变革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现行农村信用体系,基本上是两个层次:即银行信用和合作信用.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虽然机构普遍,网点延伸,但是由于它们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经营运筹和管理办法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计划控制较严,市场调节不足,这与农村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户已由过去单一消费单位变为生产、消费的两重性的经济实体,农村市场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的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很不适应,因而无法促进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的基本情况是:农业生产的恢复阶段基本上已告结束,今后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组织起来,增加农业生产设备,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村阶级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百分之六○——八○的股民逐步中农化,另方面农村的阶级重新分化日益显著了。新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也发展了,农村自由借贷已经逐渐展开(新土改区还是秘密的),高利贷现象已经较普遍地发生,同时信用合作的新借贷关系也开始发展了。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以及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和发生着新旧方向的斗争。一方面是雇工剥削,商业剥削和高利贷剥削(三者常是密切结合,一身数任的);另方面是劳动互助、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国家银行农村金融工作的任务就在于帮助生产、供销、信用三个环节全面合作化,与高利贷作斗争,扶助农业生产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自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简称三信)建设以来,有力的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在今年总行信用合作座谈会以後,继续有了新的发展。据最近不完整的统计,第二季度内新建的信用合作社有一万四千多个,信用小组一万六千多个。连同原有数字,全国信用合作组织已达八万七千多个,计信用合作社四万二千个,信用部三千三百多个,信用小组四万二千多个。原有的各种信用合作组织,在股金及成员方面都有很大增加,存放款业务也有进一步开展。所以能够取得比较显著成绩的原因,除了各级党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广西农村信用形式讨论会一九八四年八月十日至十四日在合浦县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区各中、市支行的代表42人,广东湛江中支也派人前来出席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各地对农村信用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的,据统计,全区共组织189人,对3562户和单位进行了调查,取得了大量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会议共收到调查报告和论文39篇.到会同志以中央今年一号文件为指针,围绕农村信用体制的改革,对当前农村信用形式的状况、性质、特点、作用、趋势和决策,开展了比较深入地讨论,交换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会议开得比较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壹、当前农村信用形式的状况信用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农村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农村信用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可归纳为:由信用结构和形式比较单一、资金融通的封闭状态向结构多层、形式多样,资金融通的开放状态转化.过去,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单一,商品生产受到限制,价值规律受到排斥,市场调节遭到否定,无视条件成熟与否,过早地强调向产品生产和产品分配过渡.强调信用必须集中于银行,否认或忽视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在农村商品生产中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逐步建立了多成分、多形式、多层  相似文献   

15.
余胜国  张忠 《西南金融》2005,(10):61-61
成都市的新都区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于1984年,有12个信用社(部),46个营业网点。近几年,确立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坚持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扶持,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城镇和城市化建设,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支持新都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国、意大利农村信用体系的特点法国、意大利信用十分发达。意大利全国有各类银行一千多家,一万多个分支机构,从业人员二十多万人,平均每五千人有一个银行机构,每二百多人中就有一个银行工作人员。法国仅农业银行机构就有一万多个,职工六万多人。按法国城乡划分,有一半人口约二千七百万人住在村镇,算作农村人口,平均每二千多人就有一个农业银行机构。一般商业银行在农村城镇也设立机构,办理农业信贷。发达的信用是建立在农村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法国、意大利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高,生产和消费水平都比较高,农村比较富裕。农村中小企  相似文献   

17.
李新耀 《征信》2016,(1):63-65
梅州市已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综合创新试验区并被列为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从机制保障、系统建设、信用成果应用等方面大胆实践,农村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取得突破,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博览》2006,(11):60-60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主要解决发放农贷和巩固信用合作社问题。会议确定1955年农村金融工作的任务是:第一,充分运用国家和信用社组织的信用力量,广泛地动员农村闲散资金服务于以发展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第二,积极扶持国营农业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巩固与发展,帮助贫困农民和有困难的中农解决发展生产中的资金困难,并逐步引导其走上互助合作道路;第三,大力巩固现有的信用合作组织,积极开展业务,限制农村高利贷剥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955年10月4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六中全会,着重讨论在全国范围…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和改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密切相关。是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维护社会稳定、城乡繁荣的重要保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开展农户信用评价,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进而推动信用县的创建,引导更多涉农金融机构支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融资成本高的难题,对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及融资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维 《金融研究》1958,(4):52-58
(一)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开始试办于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根据地。1953年在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后,以群众运动的规模在全国范内普遍发展起来。它从属于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总要求,从属于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社会义主改造。是过渡时期农村中两条道路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农村借贷关系方面实行革命的转变。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社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