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2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转移个人账户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这三种制度均存在个人账户。在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根据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核定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合理确定计发月数就成为核定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保障基金精算平衡的重要参数。现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文)规定退休人员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为120个月;现行采用的是《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劳动力流动频繁,随着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问题日益突出。今年1月开始实施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以下简称“转移办法”)规定,转移个人账户资金和1998年以来单位缴费基数的12%,  相似文献   

4.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10,(3):46-47
养老保险可跨省转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施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20号)规定,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也有类似规定。从上述规定看,政策上是不主张超龄人员一次性补费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养老保险负担地区差异及其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1997年26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后经2005年38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9年66号文件(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补充,其设计日趋完善,为保障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养老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基本养老保险中记录参保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费和单位缴费部分划人职工个人的账户,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是计算参保人员退休金的重要依据。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筹集模式由现收现付制度转向部分积累制。  相似文献   

8.
《金融博览》2009,(5):17-17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并将两个办法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9.
养老保险转移 平衡利益是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行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地方统筹,于是就有了各统筹区域间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和《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以在不同统筹区域间转移,但从这几年的实践看,这种转移并不顺畅,而且在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几乎成为不可能。大批劳动者深受此害,苦不堪言。一些行将“挪窝”的朋友闻知此情,感到异地就业成本提高、风险增加,曾经有过的流动念头因此打消。尤其是农民工这个群体,其流动性极强,由于社会保险关系不能顺利转续,许多人无奈选择退保,期待已久的保障又与自己分手,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 我国在1997年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以后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实行资金部分积累制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制度中基本养老保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其给付标准为当地职工上一年平均工资的20%,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实行现收现付制,同时老职工的养老金也由社会统筹基金解决;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标准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实行完全积累制。  相似文献   

11.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引发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颁发,标志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制度建设已经确立。企业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七年的运行,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截止2004年,全国已有1亿5千万人(含3800万离退休人员)纳入统一制度的覆盖范围。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制度内的人员流动、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尝试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的对策。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突出问…  相似文献   

12.
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规定提到,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同时,进~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大多数社会保障项目都引入了个人账户或家庭账户,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截至2010年底,95%以上的城乡居民都拥有至少一种个人账户,各种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在4万多亿元,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空账实记的1万多亿元。2011年各种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增加4000多万元,以后备年增幅会更大。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09,(5):16-17
2008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2009年2月4日,相关专家透露,公务员养老金制度改革方案也在讨论起草之中。2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险法草案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截止之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共收到建议68027条。在此前后,有关社会保险的消息频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同时向公众征求意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今年开始试点”等等。“猛料”如此不断,丰盛犹如年夜饭,让大众在经济寒潮中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社保年”。  相似文献   

16.
被征地农民宜参加新农保——以湖北省为例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养老现状 目前,湖北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可以归纳为五类。一是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如宜都市,规定被企业招用人员,直接由所在企业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可在个人缴费窗口续保缴费,同时享受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2010,(3):64-64
主持人: 我是安徽人,现在江苏常熟一家企业打工。从网上看到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文件,该文件规定,“参保人员转移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后,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 187号)规定,参保人员流动就业,同时在两地以上存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在办理转移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本人协商确定保留其中一个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同期其他...  相似文献   

19.
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保试点的扩大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工交替参加城乡养老后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新农保和城镇养老制度体系分析,以及城乡养老关系转移接续现状研究,提出了采取"折算年限"、"补差"或"分段计算"方法解决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并就具体实施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粥少僧多为哪般——养老金缺口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茂松 《理财》2004,(3):12-14
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随着这种制度的建立和不断的发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缺口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