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职工持股会与工会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职工持股制度在我国的逐渐推行,职工持股会已经普遍地在实行职工持股制度的公司与企业中广泛建立,职工持股会与工会之间是什么关系,职工持股会的建立对工会工作有何影响,职工持股制度的出现对工会干部的素质有什么新的要求等等。对于这些新的问题认真进行探讨,有利于职工持股制度的顺利推进与工会工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为解决实施《公司法》遇到的新问题,将出台地方性补充规定,主要涉及七大问题。一、围绕股东人数而产生的投资比例问题。《公司法》只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而未规定投资比例,上海市将规定公司中最大股东的投资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额的75%。自然入投资的,未分割共同财产的家庭成员不得共同投资设立有限公司。内部职工持股超过SO人,由市成立职工持股会,作为一方投资人对待。二、股东的主体资格问题。未经民政局登记的社团应补办登记手续,无编委正式编制的事业单位应经编委批准,否则不能作为股东投资。三、关于公司…  相似文献   

3.
美国职工持股计划及借鉴戴庆华职工持股计划又称职工持股制,是美国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首先倡导和提出的一种股份改造计划。它是指在股份公司内部设立职工持股委员会或职工持股基金会,公司以某种形式赋予职工全部或部分资金,帮助职工个人积累资金购买并持有本企业股...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职工持股制度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定侠过窄,相关激励配套机制不健全。应拓宽职工持股制度的适用范围,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持股激励配套机制,完善职工持股制度的法规建设,促进职工持股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工持股是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采用职工持股办法对企业进行改造,对于国有企业如何置换为职工持股企业,以及对职工持股企业收益分配等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则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候迎新 《新智慧》2006,(2):21-22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给流通股股东以取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一般有付现、送股、缩股三种方式,付现方式会影响非流通股股东的现金流量但不影响其持股比例,送股及缩股方式虽不影响非流通股股东的现金流量但减少丁其持股比例。不同的支付对价方式会对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和上市公司的会计要素产生不同的影响,笔对此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 职工持股实践中的信托需求与信托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看,职工持续股应该是劳资双方交易的演化产物,但是在我国职工持股实践中,由于有关部门规章或者地方规章将职工持股运行方式限定为具特殊投资信托性质的职工持股会制且限制职工持股的转让,交易,从而大大限缩了劳资双方交易的空间,阻碍了职工持股信托需求向匹配的信托设计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职工持股在我国公司制企业中已经被广泛采用,但缺乏统一立法规范,我国应该尽快制定统一的职工持股法,为职工持股的规范化运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4年度48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控股股东与资本结构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而考察控股股东的作用,究竟是隧道挖掘还是利益趋同。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公司治理、赢利能力、公司规模、特别处理以及行业的综合影响之后,资产负债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证据表明,资产负债率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呈“U”形曲线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5.9%时,证据支持隧道挖掘效应,控股股东会选择较少的负债,而把资金留在公司方便自己的掏空行为。反之,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5.9%时,证据支持利益趋同效应,它会选择较多的负债,充分利用负债的财务杠杆和税盾作用,用心经营公司。该“U”形曲线关系揭示了控股股东存在相机选择资本结构的行为,同时存在隧道挖掘效应和利益趋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后,股东A、B成立C公司,出资比例为49:51,B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2006年10月9日,为支持A就经营场所的租赁纠纷起诉D公司,A、B签订协议书1份,协议载明:C公司由A、B合股投资,现任法定代表人的B已于2006年元月29日退股,退股后的债权债务及诉讼产生的一切责任与B无关,由A承担。嗣后,A、B在与D公司的租赁纠纷中因诉权的行使发生股东权纠纷,双方交涉无果,A遂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A、B之间于2006年10月9日签署的协议书有效。请问A的诉讼请求是否有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3-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回归模型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及如何对公司财务舞弊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公司财务舞弊可能性间呈U形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控股股东是国有企业时,这一关系并不存在;当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控股股东或股价跌至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控股股东是否通过关联交易掠夺中小股东利益,文章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1年的数据分析与控股股东有关的因素对关联交易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控股股东的公司,其关联交易显著高于无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关联交易的数量和程度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成"∩"型关系;此外,其他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度越高,发生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低、金额越小;独立董事在董事中的比例越高,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低。  相似文献   

13.
使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境外股东在中国股市充当了一定“调节器”的角色,即:当股价波动剧烈时,境外股东增持可以降低波动;当股票交易不活跃时,境外股东增持又能活跃市场。同时,境外股东持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境外股东持股市盈率、资产负债率相对高和基金持股相对少而波动性较大的企业时,境外股东持股能降低股价波动、股票收益率波动和系统风险;反之则会增加股市风险。应引导境外股东战略持股市盈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高的股价波动较大的上市公司,从而充分发挥其“调节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个置换"背景下的职工持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市近一年来对国有企业实行的“两个置换”的改革 ,凸现了鲜明的思想解放的突破性意义 ,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两个置换”使企业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也使企业职工持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 ,这些特征集中反映在持股环境、股东、股权、持股管理等方面。有的特征具有积极意义 ,有的特征则含有消极成份 ,对它们加以探讨 ,有利于丰富职工持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和一家公司原来的两位股东签订了一份《合伙协议》,约定我以技术成果取得公司的股份,并在这份协议中约定了我们三位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分红比例。我按照协议的约定将我的技术投入到公司的生产之中,并为公司创造了很多利润。但是公司的工商登记中有关股东情况的内容至今没有变更,我多次要求公司变更工商登记,确认我股东的身份但都没有取得实际的进展。请问,我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工商登记确认股东的身份,是否会影响我股东的权利? ——读者:吴迪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7-2011年沪市上市的13家商业银行披露的45份年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股权特征里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角度与银行创新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性质与银行创新能力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创新能力呈负相关;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创新能力呈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银行创新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是否带来了治理结构的明显纳?关键在于分析其财务绩效的变化.本文以管父理层持股与管理层收购的共性为前提,以深、沪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合成数据截面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管理层持股及收购对公司各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非常微弱,其影响因子不到0.1%.从局部比较而言,实行管理层持股或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相对于公司利润的增长较强.  相似文献   

18.
郝立红 《新智慧》2004,(11A):29-30
交叉持股就是两个以上的公司,基于特定的目的相互持有对方所发行的股票,而形成企业法人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母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的主要目的是按照母公司的意愿来支配股价,稳定不正常的股价或防止不正常的股价操纵。在会计处理上,母子公司之间交叉持股面临的主要是利润分配以及有表决权资本的确定问题,即主要是解决合并净利润、少数股东净利润以及相对应的合并每股收益和少数股东每股权益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利益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涉及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东等多方利益。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由非流通股东控股;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小,持股分散;非流通股股东处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优势方,流通股股东属于弱势群体。流通股股东人数众多,是中国股市未来发展的脊梁,应该受到重点保护。保护的措施应该使流通股股东对公司拥有公司的知情权、话语权、表决权,全流通过程中应该向流通股股东让利,降低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使流通股东能在改革中获利.至少不亏本.  相似文献   

20.
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研究范式是建立在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基础上研究公司全体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问题的一种范式。该范式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管理者持股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88~2010年26篇实证文献的归纳,发现管理者持股与公司价值大致存在四种关系:(1)管理者持股影响公司价值,主要结论有倒U形相关、正相关、U形相关、N型相关和W型相关;(2)公司价值影响管理者持股,主要结论有正相关和负相关;(3)管理者持股与公司价值相互影响,主要结论是双驼峰曲线相关;(4)管理者持股与公司价值无关。控股股东、外部股东、管理者持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