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了2008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具体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改革促使上市公司总体平均股权资本成本下降;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是间接的,公司融资政策作为企业所得税改革影响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重要渠道,不仅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也发挥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7,(13)
企业所得税改革必定会对所得税税率以及征管部门的征收方式产生影响,此举会造成上市公司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本文基于统计学理论提出4个假设,同时,收集75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学实证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所得税改革之后,股东所得率与劳动所得率表现为上升趋势,而利息率与实际税负率表现为下降趋势。统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下降与股东所得率上升、劳动所得率上升、利息率降低显著相关,而与实际税负率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企业所得税分享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上交所上市的25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2003-2009年的公司财务数据,采用平行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公司成长性、盈利水平、非债务税盾和资产流动性对资本结构有显著的负影响,公司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比例和产品独特性对资本结构产生明显的正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发生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资本成本是决定融资方式和资本结构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掌握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这对我们深刻认识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分析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得出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以及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而为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自实施以来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上市公司2/3非流通股的流通举措是否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截至1996年12月31日已上市的沪市A股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4月29日为实质性股权分置改革分界点,分析比较股改前后三因子模型的市场拟合情况,并以此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效率改进的效果。实证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三因子模型在截距上全部无异于0,25组合均没有超额收益率,资本市场趋于有效;市场风险因子对股票组合收益率的解释度上升,规模SIZE及账市比BM值这二项公司层面因子对组合收益率的解释度也有所上升;相对于股改前,股改后的拟合系数R2上升幅度较大。这些结果都从实证角度支持了股权分置改革提升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对企业薪酬政策的影响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利用2007年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契机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限额扣除"政策取消后,企业高管薪酬、职工工资薪金显著增加,但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公司高管与普通职工工资之间的级差。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对企业所得税税收抵扣政策与薪酬政策关系的影响后发现,国有公司与非国有公司在税改影响下薪酬契约存在不同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丰富国内外学术文献的同时,也是对过去税法改革的一个总结,同时也为"十二五"规划下政府税收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平 《财政研究》2009,(4):73-75
近年来,理论界和实证界越来越重视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界大多采用的是回归分析的方法,包括混合截面回归、逐步回归和时间  相似文献   

9.
王好  文杰 《税务研究》2020,(7):102-109
新形势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离不开要素收入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分配。本文采用2002~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2003~2017年我国企业所得税对区域间资本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能够有效促进区域间资本收入流动;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引起资本收入区域流动性增加0.606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还能够提升资本收入流动对区域差距的调节效果。基于此,本文认为应通过加大间接税减税力度、拓宽企业所得税税源、加强税收征管能力等途径,提高企业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重,建设有利于要素收入流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结构。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亟待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实施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会显著抑制沪深港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且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董事会企业中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降低信息不对称是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潜在因素。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外部治理机制和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也为检验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提供了新视角,为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控股股东集团净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显著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实证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初始条件会影响到股权分置改革效果,改革的政策效果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权结构最不合理的公司中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应,以税改前后上市公司执行税率的不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借鉴国外衡量政策效应的主流计量研究方法——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方法,使用上市公司数据对此予以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税改前后上市公司执行税率的不同,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明显不同。因此,要有效调整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对这两类身份不同的企业制定有所区别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科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有效地将低了控股东集团净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显著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南场价值,并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实证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初始条件会影响到股权分置改革效果.改革的致策效果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权结构最不合理的公司中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普遍通过非公平关联交易、违规信息披露、市场操纵等方式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非法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等角度,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分别对股权分置改革时期、后股权分置时期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绩效进行实证检验,这为制定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9的面板数据.在考虑融资环境变化因素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增长机会对其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上市公司增长机会对其负债比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而在融资环境出现重大变化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自主融资决策能力的情况下.具有增长机会的上市公司增加了股权融资的比例;(2)融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前,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可能更多受到融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完全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16.
谢元生 《会计师》2010,(9):18-20
<正>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06—2008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股权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能显著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研究结果也表明相比实施基于股价的股权激励模式,实施基于业绩的股权激励模式具有更强的激励性,更能提高企业业绩。此外,研究没有找到股权激励度与企业业绩的显著性证据。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以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高管激励水平与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考察,对高管激励如何影响债务资本成本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都对债务资本成本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随着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强度的提高,债务资本成本会降低。同时高管激励具有降低债务资本成本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企业超额回报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将其作为因变量,以F-F三因素理论为基础,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加入行业因素,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例,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分别从总体和行业层面探讨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超额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企业超额回报会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率和行业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不同行业中,资本结构对超额回报的影响表现不同,其中制造业、信息技术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的行业资本结构对超额回报影响显著为正,制造业和文化传播业行业显著为负,其他行业影响不显著;另外从行业属性来看,竞争度较高的行业更易表现出这种显著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0.
应用2003—2015年间我国61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负债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动态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如下研究结论:(1)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对商业银行的平均融资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存款融资成本对资本充足率的变化缺乏敏感性,而批发融资成本对资本充足率则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资本充足率主要通过影响批发融资成本,来对商业银行平均融资成本造成影响。结论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启示意义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高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