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淼  贾莉 《现代商业》2007,(29):259-259
轿车的普及率低,直接后果是制约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导致内需不足、增长乏力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汽车拥有率低,特别是汽车进入家庭滞后,延缓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另一方面,汽车拥有率低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结构的改进,对城乡经济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汽车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轻型客车特别是轿车的趋势。轿车的增长则主要依赖于私人轿车需求的增长,未来10年中国汽车需求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私人轿车需求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毛淼  贾莉 《现代商业》2007,(35):259
轿车的普及率低,直接后果是制约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导致内需不足、增长乏力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汽车拥有率低,特别是汽车进入家庭滞后,延缓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另一方面,汽车拥有率低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结构的改进,对城乡经济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汽车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轻型客车特别是轿车的趋势.轿车的增长则主要依赖于私人轿车需求的增长,未来10年中国汽车需求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私人轿车需求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工业布局和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500万辆,连续3年每年跨上一个百万辆台阶,产销量3年翻了一番。汽车产品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我国汽车工业就生产能力而言,已经居于世界第3位,占世界汽车生产量的7.8%。2004年,我国累计进口汽车17.1万辆(含成套散件),同比增长了9.8%,比上年增幅下降了25%;进口量占同期汽车销售量的3.37%。其中,轿车累计进口10.45万辆,同比增长12.94%,比上年增幅下降35.6%。出口汽车13万辆,同比增长190%,与2003年相比增幅提高了94%。其中,轿车出口0.93万辆。一、布局与结构的现状(一)产业布局我国汽车工业布局主要在东部。20…  相似文献   

4.
林杰  宋凌云 《大经贸》2002,(3):88-89
近年来客车的生产与销售都是以30%多的幅度高速增长,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仅2001年全国大中型客车的产量就有5.96万辆,比上年增长了35.93%;销售 5.93万辆,比上年增长35.96%,然而中国客车坦途中也有坎坷。在国家"十五"计划提出要让轿车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这无疑为轿车的发展开通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5.
《财经界》2003,(8)
2002年是我国正式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国内汽车市场空前活跃,大批新车相继面世,汽车产量节节攀升,销售纪录不断刷新。我国汽车产业借助人世带来的机遇,利用国际汽车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实现了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之间以及国内各企业之间的大融合,汽车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大跨越。 1999~200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4.27%,高于同期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10.31个百分点。2002年生产汽车325.1万辆,比上年增长38.83%,其中轿车产量增长速度更快,年产量达到了109.2万辆,增长速度高达55.20%。现在,汽车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下降,但降幅比前两个月明显收窄,市场有所回暖。新能源汽车同比高速增长,产销表现尤为突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8.6%和85.4%。汽车产销降幅明显收窄3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  相似文献   

7.
刘晓明 《北方经贸》2000,(1):159-160
随着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署双边协议,我国轿车工业的未来由此将受到深远的影响.在协议中,对于汽车是这样规定的,到2006年7月1日整车关税由现在的80%-100%降为25%,零配件关税降为10%,到2005年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 加入WTO,整个中国汽车业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的汽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属幼稚产业.尤其是体制方面,至今尚未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和现代资本运作形式.在基础工业和零部件配套工业以及产品开发方面还显得薄弱.但WTO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完善自我的空间.下面进一步从目前我国轿车市场、汽车企业现状、汽车产业发展阶段和轿车上市公司股票的表现等诸多角度,来分析我国加入WTO对轿车(汽车)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树翀  MG 《环球供应链》2005,(9):98-101
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了500万部,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其中轿车的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由2000年的60万部,增长到2004年的230万部轿车在中国汽车产业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2004年.中国轿车产量已经占中国汽车总产量的46.8%而在2000年.这一比例为29.3%。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五一”长假的影响,5月份的汽车产销量与4月相比再次呈现明显下降,在三六类车型中,载货车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其次是轿车和客车。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上年同期相比,5月汽车产量比上年5月净增加10万辆,汽车产销仍然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中汽协发布今年1月汽车工业产销数据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汽车产销呈较快下降,乘用车降幅高于行业。新能源汽车依然持增长态势,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倍和1.4倍。产销总体概述1月,汽车生产236.52万辆,环比下降4.71%,同比下降12.05%;销售236.73万辆,环比下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汽车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中国汽车工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加入WTO后的五年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了3倍。2005年汽车年产量570万辆,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20万辆,一举跃进世界前三位。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1月份汽车产销形势良好,产量达到月度较高水平,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当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16万辆和40.58万辆,与上月比增长12.78%和11.44%,同比增长33.54%和35.78%。其中轿车产销19.50万辆和19.13万辆,与上月比增长17.15和12.43%。同比增长70.80%和67.25%,轿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轿车工业能否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轿车需求市场十分巨大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上几个大的台阶.高速的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各类交通运输的发展和轿车需求的增长,1980~1998年间,我国汽车消费年均增长10.4%,其中,轿车消费年均增长18%.  相似文献   

14.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受汽车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和投资回报高的诱惑,到2005年,全国有27个省(区、市)都在推进汽车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被业界称为"井喷"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我国生产汽车934.5万辆,约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13.2%,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然而,我国汽车产业普遍呈现一种"散、乱、小、差"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我国汽车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更为强大的竞争力,唯有大力推进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让部分汽车企业首先强大起来,培养一批质量,口碑过硬的品牌,才能带动国内汽车产业早日到达更高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姚林 《中国广告》2002,(7):36-39
汽车工业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又是跨国界的。因此,在中国的 WTO 元年,随着汽车关税的下调,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所受到的冲击比其他行业都来得快,来得猛烈。其中。影响最大,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轿车市场的变化。本文将对加入 WTO 后首季的轿车市场做一分析。2002年一季度轿车销售市场的迅速复苏带动轿车广告的快速增长汽车行业协会资料显示,2002年一季度国产轿车产量为194797辆,同比增长了21.81%:轿车销量为201286辆,同比增长了23.25%。今年一季度轿车市场产销两旺的精彩开局,为全年轿车市场的销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轿车市场经几度徘徊之后,终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轿车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我国轿车的自有品牌很少,我国轿车业的发展急需创立自主轿车品牌。本文分析了我国轿车自有品牌创立的重要性和观实困境,总结了目前轿车自有品牌创建的4种基本模式,最后对轿车自有品牌创建提出建议。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已开始进入了“汽车社会”,中国的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我国汽车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生产汽车的企业在不断的增加,汽车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到与世界接轨;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能力的增强,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在增加。世界汽车业良好的发展氛围和我国汽车市场的供需两旺,导致我国汽车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7.
4月份,汽车产销与上月相比虽然略有下降但和上年同期相比仍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4月份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写完成53.17万辆和49.79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6.28%和8.24%,同比分别增长34.29%和28.32%。其中:轿车本月产销分别完成24.33万辆和22.01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1.37%和2.72%,同比分别增长44.33%和38.17%。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态势较好,加入WTO的第一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保持一定幅度增长,农产品进口保持了相对稳定,进出口形势较好,进出口总额达3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出口1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进口12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没有发生进口剧增及其对农业的冲击,农产  相似文献   

19.
进入“十五”以来,活塞行业着实火了一把,这得益于汽车、农机、摩托车、工程机械的稳定增长对配附件产生了稳定需求。首先,是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2000年,我国的汽车产量为207万辆,其中,轿车产量60.7万辆。2005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已达570.7万辆。其中,轿车产量277万辆。在汽车工业高速增长的同时,附加值相对高的轿车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不到30%,2005年增长到50%左右。其次,传统农机增长强劲。如今的农机工业与2000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2005年,农机工业成为机械制造业中增长幅度最高的行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首次双方突破1000亿元大关。主要农机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产销16万台;农用车开始恢复性增长,产销接近190万辆;联合收割机产销超过7万台,同比增长达到50%。第三,摩托车继续保持了一个需求大盘,工程机械开始恢复性增长。2005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逼近1800万辆,同比小幅增长,但仍保持了世界第一摩托车生产大国的地位。2005年,工程机械保持了恢复性增长趋势,有关部门预测,装载机、挖掘机、叉车等主要产品的年需求量至少在16万台以上。应当指出的是,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的需求结构中,农村市场已成为行业增长的稳定因素,摩托车基本上以农村市场为主,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对汽车、工程机械产生了强劲需求,这是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有专家认为“十一五”是内燃机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有充分根据的。面对内燃机工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国际的经验是必然要求有一个配附件体系的支撑。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配附件行业企业数量很多,经济成份也很复杂,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生产、研发能力的配附件供应体系,与高速发展的内燃机工业形成了矛盾。活塞行业作为内燃机制造配附件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行业,能否承担起这个重任,对内燃机制造业的发展举足轻重。本期,我们通过访问山东曲阜金皇活塞有限公司宋文启总经理,来探讨活塞行业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同时,展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民族企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外许多大型轿车生产企业纷纷与我国合资,使我国商品车生产步入黄金期。据中汽协资料统计,中国汽车产销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1000万辆,轿车产量超过500万辆。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拥有公路轿运车6000余辆,公路轿车运输占全部份额(公、铁、水运)的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