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作压力过大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压力在对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加强员工压力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员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隐性成本,成为企业管理有待解决的问题,受到了企业的更多关注.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员工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企业界和学术界已把员工压力管理作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将对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更好地生存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压力的来源,分析了员工压力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从几个不同方面来提高对员工压力的管理,使其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这些变化也给企业职工,尤其是国企职工,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对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那么,国企员工常常面临着哪些压力源?又有哪些解决压力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具体措施呢?本文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对近百名国企员工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得到了如下发现。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型人力资源。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性决定了其工作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创造性。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源压力。本文对知识型员工的压力来源、压力对知识型员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合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提出压力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汪海滨 《时代经贸》2013,(2):112-113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员工的核心部分,他们在在创造财富与价值的同时所带来的工作困扰问题对企业的影响也尤其严重。本文对结合一些压力理论,对知识型员工的压力状况进行分析讨论,找出知识型员工的压力源,并进一步提出企业对知识型员工压力的管理策略,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出压力及压力管理的概念,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消极压力对员工和企业的影响,分析企业员工的压力问题,找到形成员工消极压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员工压力管理的现状。最后,在本文提出的压力管理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员工压力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压力是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文科学领域的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工作压力方面的研究。在当今讲求人本主义管理的时代,管理者更注重工作压力与员工绩效的关系。饭店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服务的提供者和享受者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导致压力的产生。文章旨在通过对星级饭店员工压力源的分析,寻求合理解决工作压力的途径.对于服务行业员工压力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立秋琼 《时代经贸》2008,6(11):221-223
文章从员工压力现状及压力管理的概念和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员工压力的来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员工压力管理的途径和具体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和谐企业文化缓解员工工作压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员工的工作压力问题日趋严重,让员工健康而幸福地工作与生活已成为企业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本文通过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提炼出和谐企业文化的15个评价维度。基于工作压力来源以及压力应对层次理论,发现和谐企业文化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的路径图,并从管理实践层面阐述了和谐企业文化如何消除五大方面的工作压力源,最终达到缓解员工工作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我国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时期社会全面转型的巨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全面转型压力的增大,对今后我国的改革发展无疑是一个战略性的挑战。为此,必须以改革的突破来化解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期望理论,通过对211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深入探讨了挑战—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组织支持和结果预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绩效正相关,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绩效负相关,组织支持反向调节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预期增强了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削弱了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勾景秀 《经济论坛》2005,(14):42-43
毫无疑问,职业压力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使许多管理者忧心忡忡。任何一家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都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一问题;员工无论受雇于任何一家企业也必须要深入思考这一问题。那么,作为管理者,如何对压力进行管理?作为企业的员工,又如何才能够从容面对压力?  相似文献   

13.
立秋琼 《时代经贸》2008,6(7):221-223
文章从员工压力现状及压力管理的概念和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员工压力的来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员工压力管理的途径和具体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实施压力管理系统和EAP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开始面临着来自组织中人才的压力的挑战。对于现代企业,需要依靠不断创新和变革来提升竞争能力,而企业的各种变革,给企业人才——无论是最高层的管理者,还是最基层的员工——都带来了诸如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角色的迅速变换、信息接受量的膨胀、对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等要求。除此以外,对于非盈利性的服务性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医院、学校等等,现代工作和生活给这些组织中的人才也带来了各个方面压力。  相似文献   

15.
苏敏 《大陆桥视野》2014,(10):65-66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职场中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工作压力的来源及影响,提出企业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内容进行工作压力管理的关注点和具体措施。旨在通过工作压力管理促进企业员工个体和组织绩效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甘凯  赵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9):148-152
在Karasek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将员工学习细分为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以研发人员为样本,选取107份纵贯数据,实证检验了工作压力与员工学习之间的互惠关系。结果显示:两者存在互惠因果关系,且工作要求对学习与压力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在学习内化阶段,工作压力带来的差距感能激励员工学习并提升自身能力;在学习外化阶段,员工在习得知识和技能后将重新评估工作要求,认定自己有能力应对压力并采取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鹏  房彬 《铜陵学院学报》2006,5(1):116-117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生力军,是高校的未来和希望,由于种种原因,高校青年教师也面临着生活、工作、深造多方面的压力,过度的压力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为此,高校管理者应建立青年教师专项基金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等制度,积极帮助青年教师减轻压力。  相似文献   

18.
员工工作压力的形成员工工作压力的形成是员工个体特征与客观外部环境之间动态匹配与调整的过程.研究表明,员工工作压力的形成与作用包括工作压力诱因刺激、员工工作压力反应和工作压力症状形成等三个阶段.企业在进行工作压力管理时,要科学把握员工工作压力形成不同阶段的特征,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一是要全面降低员工工作压力诱因;二是要有效提升员工工作压力调节与控制能力;三是要积极引入员工援助计划环节员工工作压力症状.  相似文献   

19.
《现代财经》2016,(8):91-101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野,探索职业压力传递下知觉主管支持、心理资本同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主管支持和心理资本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以福建、天津和上海等省市企业330份主管和员工配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新常态经济的特定环境下,知觉主管支持和心理资本是解释创新行为的有效变量;主管支持可以通过职业压力造就员工创新行为;员工职业压力在心理资本同创新行为之间亦发挥中介效应。此外,知觉主管支持和心理资本对员工职业压力产生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7,(6)
近年来,随着人们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银行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银行利润也呈不同程度的下跌。以效率为驱动的银行纷纷节约成本,开拓市场,以增强内生驱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银行业不得不加大力度,开足马力推进各项业务的经营转型,以缩短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与自身发展的差距,寻找利润新的增长点,确保在今后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争得一块蛋糕。但是,转型必定带来一定的"阵痛",对于适应于惯性工作的员工必定会带来很大的转变,"下达任务、赶超排名、优胜劣汰"机制得到普遍应用,从思想上、素质上、能力上等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很多员工会不适应压力模式下的工作,呈现负能量增多,幸福指数下降。文章结合本单位基层农商行的实际情况,从员工调查,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对本行乃至银行同业的转型策略进行了剖析,认为压力模式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促进作用,并对员工管理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员工动态管理的方法,降低压力力度,增强员工承压水平,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