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财经》2000,(6):27-27
在位于北京白石桥的国家图书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天,早出晚归,找出一堆书籍后大量复印。如果你把他们和在图书馆苦读钻研的学子混为一谈,那你就错了。他们是目前活跃在北京各高校的“编书族”。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高等教育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的载体,在开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一项核心工作,通过依托现代数据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综合水平,引领现代高校图书馆发展。在具体操作实践中,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整改,依托移动互联网就是一条积极路径,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综合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的一个会所,每月的一个午餐聚会,都能看到这样一群熟悉的面孔,他们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王辉耀、田溯宁、丁健、吴鹰、杨澜、邓中翰、刘江南、张朝阳、王波明、朱云来、李彦宏、汤敏……这些回国发展的“海归”精英们经常共同围坐在一个十几米的餐桌旁并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还有聊天。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即将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董事长王栋……这34位十八大代表的另一个身份是,  相似文献   

5.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我们所处的时代: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进行着不同的变化又或者说是角色上的转换——从“官员”到“保姆”、从“公务员”到“推销员”、从“城市管理者”到“城市经营者”。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他们就是来自于襄樊高新区的招商人员。  相似文献   

6.
余香     
不久前,一本溢着香味的杂志别册,承载了一群好人的故事.于是,我们有了机会阅读这群好人——他们也是一群余香在手的普通人. 余香在他们手里,玫瑰却早赠他人. 他们其实就是你我的邻居——相逢那一刻,也许我们和他们互不相识.下雨了,他们轻声招呼“来,进屋避一下”;负重前行,他们走上来“我帮你拿一点”…… 我们回馈的谢意,跟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一起,被剪辑成定格的画面. 故事书里的故事,没准就在一个小小的面馆里.遍布重庆城的面馆,每天都有很多故事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优惠的投资政策,有廉价的劳动力,请到我们这里来投资”。在中国召开的许多国际投资讨论会、招商会以及各种洽谈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自我推销方式。然而,当外商看过资料并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后,他们迫切关注这样一个更现买的问题:我们需要的管理人才你们有没有?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生命绚美如花,而健康则是生命之花长青的保证。拥有它时,我们应该格外珍惜,然而假如你在生活中不慎染上了这样或那样的小病,你也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在我的身边总有着这样一些以恢复他人健康为己任,为攻克病魔,减除病人的痛苦而呕心沥血的人们,他们是人类生命之树长青的保护神,李来明先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十几年的中医经历,使他对患者的病苦同情至深。今年年初北京寿春堂制药厂推出的以治疗便秘这种多发病为主、兼具多种保健作用的“长青茶”,就是李先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与中医原理奉献给广  相似文献   

9.
这是大连市一位中学教师寄来的一篇文章。透过这位教师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当前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越来越喜欢命令他人,因为自幼他们就是这样命令父母和爷爷奶奶的。他们的词典里没有“不应该”、“替别人想”、“顾全大局”这样的词汇。一句话,部分被寄予厚望的学生在长辈的过分宠爱和西方商业文化的影响下,脑子里充满了功利和俗气,并且脾气乖戾……这样的他们,长大后还能充当国家的栋梁吗?这是个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针对这位教师指出的现象,本刊组织了一组讨论文章,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观点中,寻求到教育这些问题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在首都机场的出口处,或在某五星级酒店召开的国际会议现场,一位手拿话筒的记者趋前采访一位毫无防备的外国人。问题常常是:“哈哕,你好!请问你对北京有什么印象?”答案是在意料之中的,外国人会夸奖一番北京惊人的建设成就。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总会想,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已经不需要用这种诱导的赞扬来支撑自己的自豪。  相似文献   

11.
席晓南 《黑河学刊》2009,(1):128-129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大学生们没有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丰富宝贵的文献资源,其关键原因是他们的信息素养不高。调查显示大学生们求知欲望强烈,应培养他们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教会他们如何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搜索、筛选、分析和整合自己所需的信息等。  相似文献   

12.
正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语言不通、路标不熟,甚至无法理解人们善意或礼貌的表达,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婴孩,脆弱、无助且不知所措。这就是我们初到中国时的感受。我们不会讲中文,对中国文化一窍不通,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新奇而陌生。中国人怎么可以用一只手从一数到十?他们如何将那些复杂的汉字一一区分开来?清晨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人聚在公园里?为什么中国老师花在工作上的时间那么长……但当我们投入教学工作之后,面对一群群可爱的学生,便立刻爱上了中国和她的人民。课堂上,我们是外籍专家,但是课后,我们也成了学生,一群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学生。我们经常感慨,中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互联网电视?“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上网的电视,但并非接上网线就可所向披靡地浏览网页,你只能看到电视厂家推送的有限内容。”电视机生产企业会这样跟你解释,这听起来有点古怪,但事实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一定意义上讲,是企业家的历史,从这一特殊的视角审视这样一部社会发展史,可以让我们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财富精英”这一群体。“2007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的评选,迎来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追求和使命感,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天之骄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悉尼考察途中,导游给我们介绍澳洲的情况时,说了这样一席话:“你们信不信,许多澳洲人也经常当乞丐呢!”看到我们不以为然,导游认真了:“真的,澳洲人每周七天,前两天是皇帝,后三天是乞丐:不是他们没钱,这是澳洲人一种生活习惯的表述。这种说法在澳洲挺流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小孩要学走路?为什么小孩要学说话?原因是他们确实要这样做。看到哥哥走过房间,他们心里会想:“嘿,能这样真不错!”也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创新,去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这就是学习。 然而,学习这回事,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必须去学习”和“真的想学习”,因此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大多数人在学校里会去学习,因为我们必须学习。在学校里,老师告诉我们该学些什么,我们就必须去学,因为稍不遵从就会有麻烦。这种威胁式的学习方法的确很奏效,可是这种学习动机的效果是很有限的。但是,在“学习型组织”(LO)的架构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对人带来创造和活力的一面。 人会学习,正如花草会生长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学习就是提升创新的能  相似文献   

17.
《民营视界》2005,(9):15-15
人们经常可以听到“顾客永远是正确的”这句话,但美国零售商诺德斯特龙公司并不这样看。他们在选择交流对象,也就是客户时,有自己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要让顾客认识你的产品,你就必须把产品的优点展示在顾客面前,让顾客亲自体会到你的产品是如何的好。“先尝后买,方知好歹”,这句古老的生意格言的精髓是:要让顾客认识你的产品,你就必须把产品的优点展示在顾客面前,让顾客亲自体会到你的产品如何好。任何新产品,即使是先进产品,要想被消费者接纳,首先必须取得消费者的了解和信任。因此,“新产品演示”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达到促销的目的,而且可以就新产品打入市场的前景作一个比较准确的预测与估计,以便及时制订与修改产品策略,适应市场需求。我们在商场的小家电专柜前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相似文献   

19.
他们是京城不请自来的“流民”,一律没有北京户口。京城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生活与事业中漂泊的驿站。准确地说,他们之所以离不开北京,主要并不在于谋生。他们之中有原来的厅、局级干部,有研究员、教授,有博士、硕士,有外企高级职员,有经理、艺人、商人、工程师、自由职业者等等。他们全是政府行政部门认可的“知识分子”。但在北京,他们是纯粹的“边缘人”:没有当地的身份证;没有自己的住房,经常处于搬家状态;也无法正常办理诸如公交月票、手机入网、子女就读这样的生活琐事。他们具备“白领”一族的主要内涵,却很少有人自称“白领”。在北京有多少这样的“漂白领”,有  相似文献   

20.
焦晗 《黑河学刊》2006,(2):102-103,107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单位,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工程师、技术人员、广大教师及学生,而他们是最善于接收、领悟新生事物,最先得益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群体,可以说现代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莘莘学子,网络和计算机占据了大学生们生活学习的很大一部分。传统意义下的图书馆不再是他们索取知识信息的中心。所以说,图书馆在网络时代中,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网络技术给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我们可以说,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大机遇,是来自网络技术。面对网络时代对图书馆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图书馆的明天会奋起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