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年以后,政府开始有意地运用国债政策作为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县,这是我国国债政策的一个质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本质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告别了以短缺为特征的供给约束型经济。今后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在过去供给约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农产品消费需求是指食物农产品的生活消费需求。由于消费是生产的归宿点和出发点,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与消费者的需求相适应,就必须了解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而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又受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所以只有分析研究影...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本文利用持久收入模型对河北省26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农民收入是影响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并对非收入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河北省农村消费与收入的现状,提出了增加农村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当前,农村居民消费仍占欠国居民总消费的一半左右,农村消费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消费不但受到农村人口、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变化的制约,还受农村收入分配因素的影响。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不但要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科学消费,还必须注重农村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农村收入分配状况。  相似文献   

5.
消费活动既是再生产过程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再生产过程的起点,居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起着经济循环的先导作用。因此,相对于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而言,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导向和拉动作用更加重要。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本文将运用投入产出矩阵方法分析我国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和各部门生产对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依存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有一系列深刻的经济原因。首先,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过程中,出现大批的下岗职工,他们成了城镇人口中的新贫民。这部分居民的收入绝对下降,从而,他们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绝对下降。其次,下岗分流不仅缩小了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7.
林艳辉 《农业经济》2013,(1):111-113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要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开拓农村市场。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必由之路。文章对制约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扩大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河南亦是如此。长期以来,河南农村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和过低的消费水平并存,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河南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河南省目前消费结构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制约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演化状况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处于 6 0 %左右的水平 ,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保持持续、高速状态的基本依托点。到目前为止 ,中国居民消费已经发生了两次转型。第一次从 1978年至 90年代中期 ,是由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引起的。具体表现在 :70年代末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创新解决了“吃”的问题 ;80年代初轻工业“六优先”发展政策解决了“穿”的问题 ;80年代中期家电普及解决了“用”的问题 ;90年代初期 ,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全球钨消费增长缓慢,美国、日本和欧盟钨消费趋于平稳,中国钨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通过分析全球钨消费历史和消费结构,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参考"S"形消费规律,对中国及全球钨需求进行定量预测。预测到2025年全球钨需求为11万吨,2021—2030年中国钨需求为94万吨。依据我国钨基础储量数据,判断当前我国和全球钨资源供应宽松。建议保持适度钨资源供给,提升行业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果消费水平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国外水果消费与城市化水平相关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我国水果消费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 ,并分析这种相关性的内在关联 ,最后提出加快城市化、促进我国水果消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湖南省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评价其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并据此评价了湖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情况,进而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城镇化总体发展不协调,主要来源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二元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分别对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宏观发展战略导向对各城镇用地指标分配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为政绩观念因素和投资驱动因素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基础,首先从价格、收入水平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食用型野生动物的市场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食用型野生动物产品的价格及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大众对其消费欲望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从商品价格、生产者预期、养殖技术、养殖成本、政府政策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分析了食用型野生动物的市场供给特征,研究表明养殖技术、养殖成本和政府政策是制约食用型野生动物产品供给最为重要的三大影响因素;从供需两个角度看,气候条件的变化、较好的生产者预期和对野生动物产品的偏好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食用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顺利发展;然后,运用AD-AS模型对食用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市场发展潜力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环鄱阳湖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着力于构建城市化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特征,借助均方差权值法和协调度模型研判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研究发现:(1)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均呈现递增的时序演变特征,土地城市化的演进速度更快;市域人口城市化差距逐渐扩大,离散程度逐渐缩小;土地城市化的空间分异和两极分化现象相当明显。(2)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两者的耦合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低级向高级、由磨合阶段向协调阶段递进式时序演变的规律;空间格局上表现出市域协调发展等级极化现象明显和城市化发展类型以土地城市化滞后型为主的特征。(3)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及两者与协调度之间,分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口城市化与协调度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针对区域内各城市所处的城市化协调发展阶段和状态,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和需求热点变动趋势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我国农村居民1985-1998年消费结构的实际变动趋势看,表现出结构变动不断升高的现象。在2001-2010年这10年中,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将由前一阶段的平面扩张缓变期进入升级换代的剧变期。“千元级”家电将成为农民消费新热点,但大规模的消费热潮难以形成。如果实行积极的城经秀一体化经济发展政策,拓展农民就业空间,扩大增加收入的途径,提高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将成为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西藏矿业对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矿业开发必然会伴随着矿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城镇化的进程。西藏矿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在理论上是巨大的,而且矿业发展与城镇化率应该具有正相关性。但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条件、发展历史和宗教,矿业对西藏城镇化的影响呈现出了一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8.
黄铁苗 《南方农村》2011,27(1):19-2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仍然偏低,若未来20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现在起到2030年,约有3亿农民转为市民,将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等。一方面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需求,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合理使用和保护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需求,可以从力促农民增收、坚持规划先行、合理政策引导、强化权益保障、加强教育培训、转变发展方式等多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问题是目前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之一.通过分析后认为,城镇化过程中粮食总体消费弹性区间呈收窄趋势,粮食刚性需求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在城镇地区相较于农村地区更为显著.其次,虽然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但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多,农产品供给难以保持与需求同步增长,一旦发生粮食减产,势必从多方面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20.
结构方程模型森林康养消费需求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进行设计问卷,结合实地调研与在线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现阶段中国居民森林康养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康养产业普及程度较浅,深度的森林康养内容认知与发展进展很浅薄;森林康养消费需求会促使居民的消费行为,而态度、知觉控制会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态度、规范与知觉控制之间影响显著。因此,应设计多层次森林康养产品,鼓励森林康养养老,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居民参与森林康养的客观能力,奠定消费战略的基础;研究康养理论,推行康养理念,设计康养服务产品;政企协力推进,构建政-企-森-居-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以便促进森林康养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