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走城镇化道路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本文梳理了城镇化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得出对青岛城镇化道路的启示,即要处理好“一个适应”和“四大关系”:城镇化发展必须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速度相适应.以及要处理好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内层次和规模、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另一方面又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但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流动费用与流动成本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造成劳动力流动自然性与人为性损耗,并制约城乡经济发展,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农村人口的流动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中,只有政府、市场、企业和农村劳动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流动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4.
饶晶 《黑河学刊》2008,(5):140-142
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虽然家庭养老的功能有所弱化,但它依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和现实选择,长期内不但不会被取代,而且还会因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在农村工业化进程表现出新的生命力。农村家庭养老的传承与发展可从法律保护、政府支持、宗族监督、文化约束等方面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焦点。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不能有效转移和安置,既是一种资源浪费,又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那么.就要通过政府积极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增加政府投入,打造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平台等多种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民流动实际上是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要素的再配置。缓解我国农村目前巨大的人口剩余压力,应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期俄国加速城市化经济建设,利用农业资本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政策全面展开。政府实施了很多推动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致使50年代俄国农村人口出现了大量迁往城市。在此背景下俄国人口流动的规模扩大,且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现今俄国农村人口流失、劳动力缺乏和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不合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少有两层意思,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吸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农村的人,财、物不断流入城市,农村处于自然衰败之中。农村衰败过快,挤出人口太多,而城市又无力吸纳.就会出现严重问题。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平衡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与农村衰败挤出农村人口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陆训  武忠群 《乡镇经济》2002,(11):17-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突显出来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口约3.2亿,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5亿。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又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全省农村劳动力2700万人口中,剩余劳动力约1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0%。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目前亟待破解的难题。安徽省近年的一些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委的肯定。这里就“创业之星”回乡创业如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政策做一研究。一、创业之星的五大功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突出,农业效益低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大量减少农村人口,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民市民化取得很大成效,但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看,我国城镇化进程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究其原因,固然有城乡分隔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进城后面临的就业歧视等方面的原因,但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城市的适应能力不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