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是我国政府问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是调节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差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载体。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问题不在于其规模之大,  相似文献   

2.
谭泰乾 《商业时代》2012,(11):93-94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财政供给不均。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政府间转移支付具有纵向财政平衡、横向财政平衡、地方支出结构和水平调节三大基本功能。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应妥当选择转移支付方式,充分发挥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功能和效应,建立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纵横交错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赵艳萍  吴子国 《商业时代》2012,(13):136-137
近年来,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别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河北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具体为以下六个方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构建科学的公共服务理念;制定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和实施细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体制的对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建立科学的公共服务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河北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煜晓 《中国市场》2009,(22):62-62
财政体制机制是引导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指挥棒"。当前,在应对金融危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还必须辅之以调整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通过完善省与市县财政体制,发挥财政体制对科学发展的引导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包括:公共服务型政府仍未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尚不完善;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转移支付制度调整均等化力度不明显。由于我国财政能力有限,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步到位”不太现实,应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把人文关怀和经济可行结合起来。同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建立服务型政府以及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个公民在同一标准上实现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依然是农村以二元结构为主,尤其在医疗保障、养老、失业保险方面,与城市的差距很大,这种差距表现为纵向和横向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西部民族地区显现得更为突出。要想尽早实现公共服务在民族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间趋于均等化,当务之急是要完善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城乡公共服务问差距的分析,指出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将阻滞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的实现,进而提出如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相关改革建议,从而促进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目前财政在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责任或事权的基础上,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路径,完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健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姚樊  李凯 《现代商业》2014,(30):121-122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未能实现均等化,这不仅有违社会公平,也使城乡地区在经济上更加不平等,成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严重威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值得我们对影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障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探讨了城乡户籍制度的不公平、财政分配制度的不平等、政府管理制度的不科学、民间融资的不均衡和法制保障制度的不协调制约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并为解决这些制约障碍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财政转移支付是调节中央与地方、不同地方之间财政支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财政部门的界定,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而专项转移支付则具有各自特定的用途。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分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一些公共服务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公民生活的需要,且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问题较突出.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完善财政体系、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等政策建议,能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拟合城乡差距,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是统筹城乡差距、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当前,河南省城乡公共服务存在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总量不足、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悬殊、教科文卫分配严重失衡、城乡社会保障不均等等诸多问题.为体现我国公平正义,政府应通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及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模式、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等措施,逐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这一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财政转移支付是调节中央与地方、不同地方之间财政支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财政部门的界定,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而专项转移支付则具有各自特定的用途。  相似文献   

13.
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目前,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及公共服务分配失衡的现实,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国际经验表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是财政均衡化,而财政均衡化则需要通过转移支付来调解。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我国大致可以分两步走:在短期内要调整现行财税体制,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均等化水平和财政能力;从长期来看,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实现均等化目标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方面第一次提出了"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在以后的多次党和国家的会议上又被多次提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奋斗的一个目标。主要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分析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以期各级地方政府能不断提高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客观认识我国的中央政府财权集中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财权包括税政权、非税收入确定权和收入所有权三方面内容。财权集中度体现的是政府间财权划分格局。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属于财权相对分散的国家。具体表现是财政收入中央集中率偏低和非税收入高度分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新旧财政体制并存、预算不完整、公共产品供求矛盾尖锐。综合考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政府支出责任扩大趋势、控制财政风险等因素,我国理应提高中央财权集中度.似应逐步实现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60%的目标值。  相似文献   

17.
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具有十分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地方公共投入发展水平,在精准扶贫及分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地方财政在获得中央大力扶持后对本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效应如何?本文以江西省为例,探讨中央转移支付与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低下,征税积极性的下降是导致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典型的快马加鞭型财政分配体制下,地方政府实际在鼓励地区差异的扩大,其省内转移支付均等化的效应并不乐观,应着重整体的共同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少数县区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我国城乡在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政府治理理念的错位是导致非均等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相关体制,转变政府治理理念等措施,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欠发达、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等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方式的多元化。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只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种调节性手段,仅从此着手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公共服务供给和成本分担机制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性制度规范,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加强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监管以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只有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以基础性制度规范的改革作为基本切入点,同时将调节性制度规范的调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顺利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20.
由于认识差异、体制障碍以及改革程度的不同,各地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展不一,区域间、城乡间缺乏协调统筹,致使工作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是整个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社会管理的"大盘"单打独斗,不仅要有20字方针为纲领和原则,还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作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一体化的大框架下,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从制度、组织和机制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地统一制定可操作性规划,全面推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