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宝菁 《发展》2010,(3):109-109
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诗意的审美教学。追求语文的诗意.就是追求语文的创造、发展学生充满活力的个性、飞扬潜能无限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任绿叶 《魅力中国》2014,(5):209-209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语言基础,教好语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然而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不佳的现象,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如何教好语文,让学生爱上语文是教师值得思考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激动起学生最大的兴趣和潜力,才是语文教师教好语文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作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经验及感受,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3.
张艳红 《魅力中国》2011,(12):289-289
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要适应教师岗位,促进社会和谐,教师加强道德修养和爱心就尤为重要了。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用爱心让学生心灵放飞,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实践中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和心灵进行修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4.
正了解一座城市,文艺是最诗意的方式;爱上一座城市,文艺是最浪漫的理由。幸福不仅在远方,而是在一座文艺的城市里诗意地生活。宁波,这座有着七千年辉煌的文化名城,正是这样一座城市。她以文艺的形式,阐释着幸福之城的涵义,描绘着诗意生活的美景。文化,凝聚城市力量;艺术,点亮百姓梦想。让每一个人在文艺之城诗意地生活,这正是市民文化艺术节致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兰文理 《新西部(上)》2009,(8):186-186,183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龚琴 《中国西部》2014,(16):76-77
<正>有一则短信这样说:心善自然美丽,心真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净自然庄严。是的,作为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小学班主任,必然要向着心灵的善、真、慈、净不断趋近,进而带领着孩子,甚至影响着家长们向着美好的远方诗意前行。孩子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是快乐的,我一直想让他们在快乐中不断成长。所以,有了我给孩子们的最后一课,那一课的主题是——让我们学会不断成长。我的第二届学生毕业那天,下着倾盆大  相似文献   

7.
这段时间,我在教学中这种感受与日俱增:课堂气氛太沉闷,有时沉寂得像一潭死水.语文课虽然作为三主科之一,但它的地位在学生的心目中还不如小科重要,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不再沉寂?我彭导教师应在背课上下功夫,让语文课堂美起来,把课堂变为师生展示才情的地方,,变为心灵与心灵交流的地方,但究竟如何让语文课堂美起来,结合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书名:《诗意语文论》作者:冯铁山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该书在合理借鉴中国历史上"诗教"成果的基础上,依托民族特定的语言形式和美感形态,力图挖掘语文归真、求善、至美的诗意,以言语实践为本体,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陶冶诗情、启迪诗思、感悟诗理、典雅汉语。全书既有论证逻辑严密的学理剖析,又有作者研究二十年之久的研究成果支撑,  相似文献   

9.
一个普通的电话号码, 却温暖了多少烦恼人的寂寞心灵;一个身患残疾的平凡人,六年如一日地倾听、抚慰着那些受伤的心灵。六年里,刘剑英的热线接通了 2000多个陌生人的电话, 他耐心倾听、悉心抚慰、热情开导,让忧伤的人重拾生活信心,逐渐开朗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10.
杨宝安 《魅力中国》2010,(32):112-112,104
《沉思录》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是他和心灵的对话集。本文进入作者那个安宁恬静的内心世界,对书中的意志自由、生命和心灵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听着人鱼公主的故事入睡,玩着米老鼠的玩具欢笑,看着唐老鸭的动画片长大,孩子们对于迪士尼的爱难以言表,在幼小的心灵里,那是让人做梦都会微笑的乐园,是孩子们的天堂。即使长大又怎样,对迪士尼的幻想仍旧不变。  相似文献   

12.
王琳 《魅力中国》2014,(15):218-218
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学语言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关系。在网络时代下,网络语言和流行俚语浸入语文课堂,应该适当取舍,保持语文课堂的诗意,让语文的课堂真的具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13.
丁晓红 《魅力中国》2010,(28):104-104
中学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的使命。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又是民族文化之精粹。  相似文献   

14.
欧苡 《中国西部》2014,(21):72-74
<正>1996年,李希贵校长让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初中四年级的侄女参加了高三上学期的语文期末考试,他们分别获得了82分与85分的成绩,而高三年级(含两个复读班)的平均分是84.5分。李希贵至今还保存着那两份试卷。后来,他又让儿子在初三的时候参加了一次高考,语文成绩是122分。"他们自己的阅读涵养、积累和感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李希贵说。这  相似文献   

15.
熊英 《西部大开发》2011,(10):40-40
让孩子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为情感健全、勇敢自信的人,让孩子看到真实的社会,清楚地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使它们能够面对挫折,走过挫折,成为坚强的人、乐观豁达的人,让他们心灵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16.
杨建萍 《发展》2009,(8):109-109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格的魅力。许多时候语文教师除了读懂教材、备好课外,几乎不再去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语文是文化之根、艺术之基,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巧,还有方法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情感与人格。那么,如何成为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呢?  相似文献   

17.
大夫子 《今日重庆》2009,(12):108-108
水泥裹挟着钢筋越升越高,沥青如洪流倾泻不断拓宽街道。就在城市欢呼着胜利时.我们的心灵却在浮华之下愈加逼仄。是谁绑架了健康和快乐?烦恼忧愁何以在盛世歌声中越积越多?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能为一个地方而流泪,那是一生的幸事. 柴达木总是触动我的心灵.从青丝长发到两鬓斑白,从身在柴达木到移居都市,不知有多少次,是柴达木让我泪水盈盈!  相似文献   

19.
冯玉芳 《魅力中国》2010,(30):63-63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像诗一样美,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美的享受,学习到语文中的美。这样,学生定然会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乐干学习语文,从而达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路遥的作品中,田晓霞身上闪烁着母性美的光芒,不仅让作者的梦想在现实的社会中插上翱翔的翅膀,更让我们感受到一颗流溢着真情的心灵的震颤和激动。这种形象可以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情节"和"白日梦"的投射。笔者将从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一形象,由此说明小说在对这个女性形象的描绘中体现着作者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对理想女性、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